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港股历史新高后,看港交所的“新生意”

第一财经APP 2018-01-17 18:04:29

作者:李隽    责编:杜卿卿

坐享“垄断性生意”,却并未“小富即安”是港交所的最大魅力所在,同股不同权和H股全流通,刺激港股突破历史新高;如何控制上市公司质量,是港交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018年全球股市开门红,2017年表现最佳的港股市场继续高歌猛进,1月17日收盘终于创出历史新高,成交额不断扩大,已经连续多日超过1500亿港元,这其中最大受益者之一,是作为恒生指数重要成分股的香港交易所(00388.HK)。港交所的股价也在向历史新高进发当中,逼近300港元大关。

坐享独家垄断性生意却并未故步自封而“小富即安”,这对投资者来说,是港交所的最大魅力所在。2014年随着沪港通的全面开通,港交所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2018年,港交所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从开始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赴港上市,到H股即将迎来全流通,港交所的交易量可望继续上升,中国经济的稳步健康增长也成为了港交所坚实的后盾。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港股市场也并非完全让人放心,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让不少在港股市场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近年来港股多起财务造假事件,让人对港股市场也产生一定的担忧,尤其是如何确保IPO新公司的质量,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极大争议;相比于国内监管部门严格的审核,港交所对多数公司的上市都是采取“开绿灯”的取态,这也的确让部分劣质企业有机可乘。

“同股不同权”推升港交所

2017年12月15日,香港市场迎来了20多年以来最大改革,港交所宣布,正式拓宽现行上市制度,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在主板上市。2018年内至今12个交易日,交投量均处于千亿元以上,日均成交额逼近1500亿港元。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在过去播下包括互联互通等的种子,自去年起已对交投逐步起作用。

南华金融集团策略分析师岑智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投资者憧憬同股不同权的安全能够推出,H股全流通的推进,都对港交所有明显利好影响,这也利好港交所股价。”

据媒体报道,李小加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计划在农历新年后尽快就有关计划进行细则谘询,并期望与新经济公司接触,了解他们对细则要求的意见,期望由此使得到细则资讯更“有的放矢”,更准确完整地反映市场需求,现时也有不少公司向港交所查询,但不便透露公司数目。他希望,细则咨询出来后,争取于6月底开始接纳三类企业上市,即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及海外公司来港作第二上市。

2014年阿里巴巴考虑在港上市时,就提出希望保留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这首度激发“改制”热议。李小加也撰写多篇文章探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当时表示,希望即使上市后,创始团队仍可紧握公司掌控权,为此希望维持合伙人治理制度。不过,当时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等坚持“所有股东应得到平等对待”,最终阿里巴巴转到美国上市,使得香港错失当时“史上最大IPO”,港股也无法实现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00700.HK)“比翼双飞”的局面。

高盛股票资本市场部中国区主管王亚军曾经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称,香港在2018年集资额有望达到400亿美元,是2009年以来的第二高,且很多公司都是来自TMT行业。

H股新增流通量将大增?

2017年全年交易结束后,中国证监会在周末的例行发布会上,公布了H全流通试点的重磅消息。据证监会发言人常德鹏介绍,证监会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开展H股公司全流通试点工作,试点企业不超过3家。全流通试点参与的企业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可自主决定流通数量和比例。

光大海外分析师秦波称,截至2017年12月29日,港股主板上市公司共有1821家,全部H股上市公司250家,其中98家已完成境内A股或B股发行,余下152家尚未全流通。从此次H股全流通试点的政策力度和节奏来看,监管机构既充分开通路径,又审慎掌握了力度,试点推广,鼓励优质企业先行,逐步展开,推动港股市场发行制度的重大完善。

秦波称,部分央企未上市流通股市值均超千亿港元。流通市值和权重差异导致了相关标的与其对标企业(多数为大市值龙头)间明显地存在估值折让,而这一估值折让的消失将是该政策带来的显著利好。部分企业也将因整体流通市值抬升而获得重新“认定”,内资股部分若得以流通,则将从恒生中型企业跳升至大型企业行列,有效提升资金配置需求。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H股全流通首批试点只有三家,这表明管理层推行相关政策的时候,还是会比较谨慎和保守,一定是挑选非常有代表性而且有业绩支撑的企业,估计是要针对只有H股而没有A股上市平台的公司,应该以大型国企可能性比较大。预计相关政策会大大提升港股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对交易量的提升帮助很大。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环球市场业务主管黄伟鸿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H股全流通对港股有正面影响,但仍需要时间等待细节落实,市场资金才会进入;预计到2018年底,相比去年底恒生指数有10%左右的升幅。

除同股不同权外,港交所也希望年内能推出A股衍生产品。李小加称,MSCI于今年6月起将纳入A股,年内为推出A股衍生产品的好时机,“市场有巨大需求,我们希望天时、地利、人和,都能够令我们在2018年这个好的年份做A股衍生产品。”

部分新股质量堪忧

涉嫌财务造假而长期停牌的博士蛙(01698.HK)、诺奇(01353.HK)、辉山乳业(06863.HK)等多家公司,让持股的投资者百般无奈,复牌时间遥遥无期;而米格国际(01247.HK)上市后至今股价暴跌九成,雅仕维(01993.HK)暴跌六成,让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些公司并非个别案例,港股市场上中小企业新股质量参差不齐,早已经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深圳某券商投行业务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内地IPO的速度越来越快,监管部门在新股发行的速度上,已经逐步走向市场化;虽然最近被否企业较多,但也说明了监管部门的谨慎。然而素质足够好的企业,还是更多愿意在流动性更好、估值更高的A股上市,这也造成了近年来赴港上市的企业素质并不高,浑水摸鱼的企业太多。最近港股的持续牛市创出历史新高,主要都是十几年前就已经上市的多家蓝筹股带动,中小盘股并没有受到太多资金青睐。

赴港上市的中小企业,其素质一直让投资者担忧。对此李小加曾经发表的文章中称:“尽管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低素质的上市公司,对香港市场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但它们无论在数量、市值还是交易量上,都只占整个市场的极小部分。”“从商业角度看,上市公司的质素关系到香港交易所的最大利益,只有优秀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为交易所带来更多的交易量,作为市场的营运者,香港交易所没有理由放松上市审批,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损害香港市场的长期利益。”李小加称。

中金公司分析师王瑶平表示,从本质上来说,港交所所做的是独家的垄断性生意。让人振奋的是,港交所没有固步自封小富即安,而是积极推动中国和国际资产的互联互通,成为业务独特、质地优良的投资标的。以2005年建设银行上市和2014年沪港通开通为标志,港交所和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相应的交易量和估值也可不断上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