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沈联涛:探寻新时代的“北京共识”

第一财经 2018-01-21 20:39:32

作者:后歆桐    责编:黄宾

将现有的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模式复制到新兴市场会引发更大的全球危机。不能照搬欧美模式,而要用结构性和系统性的角度看待风险和不确定性。

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过去10年,但导致金融危机的全球经济失衡和期限错配、外汇错配、杠杆错配三大错配的阴霾,依旧盘旋于世界各国之上,并未得到根治。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谋求自身经济发展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学习西方模式,以累积债务的方式促进发展。

而这些情况,在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院特聘杰出研究员沈联涛看来,都是不可持续的。他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采访时指出,需要从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大格局中审视金融。在他看来,全球目前正经历全球再平衡、人口结构的变化、金融化和债务积压加剧、颠覆性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气候变暖和国家治理危机六大趋势。要应对这些趋势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需要构建一个生态系统,而不能将金融割裂开来看待。

基于此,他提出,不论是中国还是全球,目前都需要中西合璧、知行合一、科文合一,于现代化的迷雾中探寻新时代的“北京共识”。但沈联涛解释称,这一共识不同于此前的华盛顿共识,并非要为全球提供一个固定的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更偏向于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

全球经济失衡和三大错配

沈联涛表示,全球的核心问题在于全球经济失衡,体现在期限错配、外汇错配、杠杆错配三大错配上。这些问题在金融危机后也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他指出,全球经济失衡缘于美元长期处于全球最重要储备货币的地位给美国带来的“特里芬难题”,即一方面,美元作为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储备货币,由于全球的增长和流动性需求高于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自身需求,必须保持美国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逆差,让美元在全球流动;而另一方面,美国自身也有发展经济的需求,从而采取过度发钞、积累债务的模式,也因此,债务包袱越来越沉重。美国是全球最大债务国,积累的全球总债务已达59.7万亿美元。

他并介绍称,过去长时间以来,世界均处于美国称霸的单极世界格局中,适度缓释了这一问题。但伴随中国、印度、东南亚国家等的崛起,世界从单极格局逐渐演变成多极格局,美国的霸权地位和对规则的制定权越来越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美国出于自身债务问题压力的考量,还意图打破此前“请客吃饭”的状态,通过滥发货币将危机转嫁到世界其他国家身上,令贸易顺差国家埋单,不符合作为世界霸主所需要的责任意识,逐渐失信于全球。

“这种利用过度集中的杠杆进行过度消费的模式,在生态、金融和政治上都是不可持续的。”沈联涛称。

果不其然,由于未能管理好其金融体制,美国的金融机构、银行过度杠杆化,并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而在处理金融危机时,全球多国央行、财政部为了保护金融机构,将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转移到了央行和财政部手中,导致央行过度杠杆化,国债过度杠杆化。

因此,事实上,金融危机后,三个错配中的杠杆错配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金融机构获得了所有收益,却让社会承担了成本,也导致了国内层面的失信和道德危机。

沈联涛表示,全球的核心问题是劣币驱逐良币:央行大量印钞,导致全球通胀,体现在房产、股市、债市的价格中。如今,央行已经看到大量印钞、量化宽松(QE)是不可持续的,但撤出并不容易。

“因为利率是条曲线,理论上,短期利率应该低于长期利率,而如今,美国1月期的国债和10年期的国债利率几乎偏平。因为日本、中国等盈余国家,美国国债利率一上涨就去买美债。全球利率完全扭曲了。”沈联涛称。

他并警示称,2007年至今,全球累积了10万亿美元计价的外汇债,多数都是新兴市场的负债,如果美元利率上升,新兴市场国家外汇错配的情况就更严重,其风险就偏高了。“新兴市场借美元投资在本土的房地产、股市里,但美元利率一旦上升,由于其信贷质量好于新兴市场,热钱就会流回美国,导致新兴市场本土利率上升,房地产、股市、债市下跌,就出现外汇危机。”

他总结说,“我们现在处于杠杆错配,即股本和债务偏高,因此,利率一上升,就导致外汇错配,还会带来流动性危机,即没有美元流动性去还美债,进而,本土货币贬值压力。”

以资产负债表来看,在资产方面,因为零利率政策,存在房地产泡沫、债券泡沫和股市泡沫;在负债方面,存款、债券、共同基金基本靠央行担保。如果利率一上升,资产就贬值,负债还是靠政府顶住的,这是不可持续的。

加上金融科技的颠覆性发展,如果在手机上都可以炒比特币,把银行货币隔夜转向比特币,那么全球货币秩序不是完全打乱了吗?

中国不应走过度杠杆化的老路

而更令沈联涛担心的则是,将现有的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模式复制到新兴市场会引发更大的全球危机。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要靠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和更为包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他指出,不能照搬欧美模式,而要用结构性和系统性的角度看待风险和不确定性。

以中国为例,中国增长虽放缓,但依旧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每年依旧能保持6.8%左右的GDP增长。加之中国并非一个消费型国家,中国的储蓄率很高。那么,作为一个贸易长期顺差的盈余国家,又怎么会发生过度借贷的情况呢?

沈联涛指出,“关键在于税务的激励机制支持债务,而不支持股本。加上老百姓认为股本风险高,而倾向银行存款。”

他介绍,美元是全球占主导地位的储蓄货币,可以依靠借债发展,因此,长期支持借贷。而中国出于金融深化的考虑,也用借债思维。例如,买房免利息,银行坏账由政府补贴拨备,但买股票面临双重纳税。此外,也很难筹备股本,IPO发行有限。股票亏损也没有政府兜底,要自行承担损失。

他称,中国的债务股本比的错配比较严重,因为股权资本市场并未完善到为杠杆化的企业注入股权资本。在央行流量加存量社会融资中,股本占比不到一成。剩余九成中,银行借贷占六成,债务占三成。

“但我们其实没有理由过度借贷。”他称,在不确定性的时代,只有高股本能够承担高风险,越依靠债务,越不可持续、越脆弱。但这转型还需一个过程,逐步培养投资者。中国香港的股民是经过几次大起大落的风波才达到今天的成熟度的。每个生态系统的长期可持续性完全靠它自身的承受能力。股市就是比债市有着更大的波动性。

基于以上分析,沈联涛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要将股市和全球架构、国内需求匹配起来。如若不然,会进一步加剧失衡。而这一改革与汇率、利率、战略、思维都有关。这是建立一个完善、均衡的生态系统。

在利率和汇率政策方面,沈联涛表示,利率是关键,利率是汇率的矛。利率失衡,就没有办法制定合理的汇率政策。而在美国利率偏低基本接近零的情况下,中国也无法加息,否则热钱涌入过多,人民币过度升值,不利于经济。

但他指出,中国的机会来了,中国的利率已经逐渐开始市场化了。“目前,中国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已达4%,而通胀是2%,说明中国的利率曲线已经开始合理了。有利于引导风险规避者投资于长期债券市场。”他称,“市场是最民主的,但这一民主要靠政府的公正去维持。事实上,没有绝对对的做法,也没有绝对错的做法。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错误的方法。在一个全球扭曲的环境下,寻出一个稳步的步骤,还是要找自己的道路。”

对于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沈联涛判断,美联储加息进程不会很快。“特朗普选鲍威尔接任美联储主席,也正是因为出于政治考虑,偏好鸽派。”

但他也坦言,加息与否变数很多,地缘政治事件、移民等各种问题都可能会导致美国加息政策骤变。全球其他很多政策也存在这一问题,“当今很多问题都不是渐变而是骤变的。”

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沈联涛认为,要巩固人民币的稳步走出去态势,必须和欧盟央行联盟、稳定非美元外汇制度。此外,欧盟支持金融交易税,如果中国、印度等有外汇管理体制的国家支持欧盟,将有利于全球外汇价格稳定性。

“现代性迷雾”亟须“北京共识”

沈联涛表示,理解了全球失衡和中国过度杠杆的原因,就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出现的核心都是因为中国是一个规则遵循者(rule-taker),而不是规则制定者(rule-maker)。但现在出现的新问题是,美国要废除此前自己制定的规则,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型。

“全球的‘玩家’有三类:不签约不守规矩;签约但不守规矩;以及签约并守规矩。如果大家都签、都遵守,就不成问题。而如今,如果美国不签约也不遵守规矩,不确定性就加剧了。”沈联涛称,按照中国古代的思维,国家最重要的是“信”。现在美国失去了诚信,就导致大众不相信精英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他看来,全球目前正处于六大转型趋势组成的“现代化迷雾”中,具体包括:地缘政治权力的游戏变数;社会不均;高科技颠覆性旋风;气候变暖慢性天灾;人口移民。这些重大趋势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各种影响。

“如何悟出这个雾,需要想清这六大趋势的互相关联性。”他称,西方采用的是亚里士多德式的直线型逻辑,加之西方的社会科学发展比科学领域的发展滞后,使得西方那套不再适用,仿佛用20世纪的眼睛看21世纪的问题。推及西方经济学,其问题在于根据完美的模型,去推出完美的答案,但这个答案不一定是对的,还可能导致新的问题。这是直线分割思维看不到自己的盲点。

针对这一情况,沈联涛指出,全球的问题都在于,金融体系是个生态体系,也同时生存于全球生态(实体经济)系统之中。而我们当下考虑金融政策,往往用华尔街、伦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他们靠超越金融化来吃饭,当然会推动金融创新,像比特币,来保持他们的利益。金融-实体系统失衡就是从这样的利益思维开始的。这就使我们遗忘了如何扶持、发展生态。全球面临的是一个生态建设或者生态重建问题。

“过去,发展中国家在追寻发展时,都是抱着一种参加奥运的心态,即模仿学习奥运最高水平队的选手。我们忘了金融体制是一个生态体系,有小学、中学、大学,大学还分普通大学和顶级大学。我们的思维一直是只看顶级大学,但没有小学、中学的人才培养,如何能够达到顶级大学的水平?如何能够稳步全面成功呢?”他称,过往纽约、伦敦前进的方向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导致金融生态系统中存在各种问题。

他表示,从生态的角度看待全球经济问题,全球已渐渐意识到西方模式的问题,下一步,中国应该基于围棋式的全局逻辑思维,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纳入生态体系构建中,给出一套自己的方案,即新时代的“北京共识”。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给出一套固定的完美的模型,“北京共识”不是一个模型,而是一种思维。

他举例称,全球至今只有5万家上市公司,而全球有几亿家中小企业。中国每年最多有900多家企业能够IPO。股市变成了精英的股市,而不是普通大众的股市,扭曲了整个股市的生态环境。

“也因此,现在最关键最难的问题在于,给中小企业上去的机会。有了生态的概念,加之有了民主平衡可持续的思维,就看到我们现在要扶持、教育投资者、金融中介和上市公司。这需要一个过程。”他称。

他还认为,不能简单地孤立看待金融问题,而是要综合政治经济问题、气候问题、科技问题,去看待整体生态。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中国面临建立中国内地和全球的“信”的挑战。“一带一路”也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帮助“邻居”建设基础建设,达成双赢。沈联涛认为,中国战略上需要和欧盟联手来处理全球各类问题,均衡约束不合理的埋单,来达到全球稳定。

此外,基于解决金融系统重建和穿越“现代化迷雾”都需要重塑政府的“信”的问题,沈联涛并不认同比特币等数字货币。

他认为,数字货币没有固有的内在价值,价值来自用户感知,任何人都不对其负责,并带有高度波动性和价值损失风险,具体包括:欺诈风险,即如果数字钱包密码被盗,消费者可能遭受损失;操作风险,即网络节点之间的记账分歧;法律风险,即欺诈/伪造事件中的责任分配;结算风险,即管理数字货币的流动性。

“我们需要中西融合、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科文合一,在现代化迷雾中探寻出一条自己的路。”沈联涛总结称。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

去年,人工智能生成式语言模型ChatGPT问世,今年视频生成模型Sora出现,这些新技术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产生了新的影响,推动了大模型、智能芯片等关键环节的突破。

03-13 18:45

《来点财经范儿》三月特别策划,探寻热爱城市的理由

“热爱城市的理由”系列共四集,主题分别为:《便利店:城市“最亮的那盏灯”》《地铁“任我行”》《口袋公园:不止于休憩地》《园区进化中》,3月4日起陆续上线播出。

03-06 07:55

欧盟就第十三轮对俄制裁达成共识

预计欧盟将于本月24日正式批准对俄罗斯的第十三轮制裁方案。

02-21 17:41

大咖七日谈︱李文龙:探寻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中国传统的“三驾马车”遇到了现实的巨大阻力。如何基于“三驾马车”寻找与确定中国经济新动能成为当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焦点问题。

02-15 07:11

数实融合:开启新质生产力新时代

在探讨数字化时代下生产力的创新与发展时,不可忽视的是“数实融合”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与影响力。这个概念深刻地揭示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如何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变革。数实融合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结合,它更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和业务模式的全面革新,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时代。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数实融合的内涵与发展现状,分析其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路径,以及展望其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潜在影响和广阔前景。

02-07 00:1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