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36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第一财经APP 2018-03-01 19:43:29

作者:祝嫣然    责编:刘展超

2017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国务院3月1日对外公布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表,36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构成了一份政府言必信、行必果的优异答卷。

回顾2017年,我国不仅完成了经济增速目标,更是实现了增长平稳、就业扩大、物价平稳、结构优化等多重目标,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韧性和包容性明显增强。

展望2018年,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效果更加侧重补足民生短板、促进分配公平和提升社会保障,改革开放挺进新纵深,国企混改、金融市场改革有望实现关键突破。

新动能加速推动经济增长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GDP为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GDP总量也迈上了新台阶,首次超过80万亿元,达到82.7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15%左右,比5年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增量折合1.2万亿美元,相当于2016年澳大利亚的经济总量。

2017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进程中,持续发挥着“压舱石”和“助推器”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工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对世界实体经济恢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的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新动能正在加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17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9%、40.5%和51.6%;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17年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4.9%、36.3%和58.8%,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2.5和4.0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动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动能培育初见成效是经济增速回升的重要原因。新技术对旧动能相关领域的改造、融合与提升日益加快,创新驱动在微观领域得到更多的验证,以网络消费、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投资涌入,经济活跃度较高。

以物流行业为例,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例如,菜鸟网络推出大数据智能算法来分配订单路由,实现包裹跟网点的精准匹配准确率达98% 以上,分拣效率提高50%以上。

民生事业实现新改善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涨幅比2016年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由2016年下降1.4%,转为上涨6.3%,结束了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下降态势。总体上看,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恢复性上涨,但涨势趋稳。

2017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同比增加37万人,创历史新高。2017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都超额完成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国就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就业形势好于过去年份,得益于宏观经济指标趋稳的利好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管服改革,使得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2017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有力支撑了就业和创新发展。

2017年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比上年实际增长7.3%,实际增速比GDP和人均GDP增长分别快0.4和1.0个百分点。

在交建领域投资方面,全国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10亿元,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万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8.5万公里,圆满完成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的任务要求。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盛来运撰文分析,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多领域改革望突破

2018年,中国进入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中国经济步入新时代,供给侧改革红利将不断释放,改革开放挺进新纵深,国企混改、金融市场改革有望实现关键突破,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撰文分析,2018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重心将呈现三重换挡:第一,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红利有望渐次释放,并通过国企混改和国际产能合作持续增强;第二,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产崛起和消费升级支撑的新经济将成为增长新引擎;第三,从总量增速转向民生福利,经济增长效果更加侧重补足民生短板、促进分配公平和提升社会保障。

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为实现高质量发展,2018年需创造条件推动解决新时代基本矛盾,必须在国企、财税、金融、土地、住房等领域加快推动改革步伐。

程实表示,2018年,国企混改的落地将处于改革全局的中心位置,有望开启提速攻坚模式。国企混改有能力冲破利益藩篱、处置历史遗留负担。下一阶段唯有推动国企混改的实质性突破,重塑微观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传统经济的供给效率,稳定持续地降低企业杠杆水平和债务风险。国企混改的推进,亦将纾解要素市场和产业链条的结构性扭曲,为下游新经济的发展松绑减负。

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防控金融风险是维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战略性大事。一方面要未雨绸缪,对于超出经济发展需要的杠杆水平、脱离监管之外的金融创新及时进行合理引导,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要给予“新金融”一定的创新空间,鼓励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金融创新,避免监管过度所可能形成的供给约束。

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是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1月15日表示,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多主体供应将改变过去几十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逻辑。房地产长效机制已经在租售并举、房住不炒等环节开始快速落地,预计2018年后续将有更多制度性政策发布。另外,房地产税等调控政策也将在2018年加速落地。

张大伟认为,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处理好住房消费和投资、房地产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另外,必须降低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回归居住属性。从政策预期看,下一步应加快住房、土地供应、房地产税收、租赁等制度,以长效机制引导市场稳预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