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规模下降不可怕,中国海外投资更理性

第一财经APP 2018-04-09 22:28:22

作者:张婧熠    责编:苏蔓薏

是什么导致中国海外投资规模近三成的下滑?这一趋势还将如何演变?海外市场对中国投资者当前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017年,中国非金融类海外直接投资规模为1200亿美元,同比下降29.4%。这一指标的下滑引来市场的关注。是什么导致中国海外投资规模近三成的下滑?这一趋势还将如何演变?海外市场对中国投资者当前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博鳌论坛第一财经电视专场“海外投资:回归审慎和理性”

4月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屠光绍对此表示,规模下滑背后,呈现了中国投资者更加理性、投资产业结构更健康的趋势,过去非理性的行为正在减少。他还强调,当前中国海外投资的体量依然很大,需求依然旺盛;管制与政策收紧并不背离开放的趋势,也不会对理性的海外投资形成限制。“市场的事情归市场,政府是从保证金融稳定和有效管理上采取必要措施。”

这一观点也获得多位外国企业和机构高管的认同。但中国海外投资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面对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资本不仅要走出来、更要融进去。“未来十年会更加注重软实力,输出中国文化与输出中国资本同样重要。”FMG集团副董事长Mark BARNABA称。

海外投资更趋理性

在经历了2016年的井喷后,中国海外投资规模在去年出现了明显下降。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6236家境外企业,新增了累计1200.8亿美元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而在2016年,中国非金融类海外投资规模高达170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海外投资在去年同比下降29.4%。

“尽管数字大幅下降,但请注意,2017年我国海外投资规模依然有120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对外投资还有很大的需求,投资体量依然很大。”在博鳌论坛“海外投资:回归审慎和理性”分论坛上,屠光绍对海外投资这一变化较为乐观。

屠光绍表示,在过去海外投资迅速飙升时,非理性投资的行为也开始露头,主要表现在投资战略不清晰、不明确,与中国企业自身主业缺乏协同,亦有投资方式不有效等现象。此外,投前、投后管理中也存在很多不健全。大量对外投资的同时,没有达到投资目的的案例陆续出现。

而伴随海外投资热潮的回落,这一现象得到遏制和缓解。屠光绍表示,海外投资规模的大幅下降“可能是好事”,说明中国对外投资的主体变得更加理性。此外,从2017年对外投资结构来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开始聚焦于主业,投资的领域和产业分布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中国海外投资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现在更健康、更理性。”

市场需求并没有萎缩、投资结构更加健康,这一观点也获得了海外人士的认可。泰丰资本CEO Andrew GECZY还提醒道,2000年中国海外直接投资规模只有10亿美元,此后增长明显,世界多个区域和国家也因此成为受益者。

规模的回落也曾引起争议,尤其是对于一系列海外投资政策的讨论。但在与会人士看来,政策并不会限制市场化的海外投资,更不会影响开放的步伐。

屠光绍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容发生新的变化;开放的内涵不局限在某一个层面,而是向更大幅度、更纵深的领域拓展。中国对外投资是开放的重要内容,这也意味着,中国将通过对外投资来更紧密地融入全球经济。在2012年时,多部委已经通过简化行政流程、推动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对外投资。但从宏观的管理来看,开放同时也要保证金融的稳定,包括经济发展的稳定。

“不能简单地认为,管制和政策调整与对外开放相对立。市场的事情归市场,政府是从保证金融稳定和有效管理上采取必要措施。”屠光绍强调。

野村证券株式会社名誉顾问、前会长氏家纯一也表示,中国海外投资在过去出现了迅猛增长,这期间出现不理性的投资行为非常正常,从资本外流、汇率影响等角度进行审慎和理性的监管,也是非常必要的。

氏家纯一更以日本的情况对比称,日本对外投资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曾经历过高峰时期,出现过资本外流、不理性投资抬头等现象。但在过去几年里,日本对外投资慢慢收缩并趋于理性,逐渐回归到技术研发等核心领域。这反而带来对外投资的又一次提升,当前规模甚至高于80年代末时的水平。其还预计,未来中国海外投资依然会继续蓬勃发展,这也会进一步改善全球供应链。

保护主义行不通

坚持开放的步调,中国海外投资主体更理性,投资结构更健康;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

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抬头,是当前迫在眉睫的挑战。Andrew GECZY就表示,面对外来资本的直接投资,部分国家对航空、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行业格外重视,也极为注重拥有知识产权的行业及企业的保护。这会加大海外投资的难度。另外,也会有部分海外企业被收购后影响当地就业的现象,这也会加剧保护主义意识。其认为,各国对关键的基础设施、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很正常,但保护主义并不是一个长期趋势。“对中国企业来说,如何打造大型国际企业,这对于企业创新和管理上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问题。”

屠光绍对此强调,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会出现国家之间利益和贸易不平衡等现象,也会出现影响自身长期发展的矛盾,这是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正确的应对是,正视和检讨这些问题,磋商解决,但绝对不能退到原点。

“全球出现逆全球化、保护主义,背后具有深刻的根源。打个比喻,往前走了十步,现在可能需要退到第九步来做一下调整。但退回是为了更好地再走十步,绝对不能退到原点。”屠光绍还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中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原则,即共商、共建、共享。

屠光绍强调,贸易摩擦会在全球产生持续的长期影响。未来,中国企业不仅要投资,更要会投资。中国企业要学会国际的规则,适应投资所在地的文化和传统,建立起互利共赢的理念和方式,坚持这种理念去指导对外投资。

Mark BARNABA也表示,历史经验表明,通过设置关税、保护主义等人为壁垒,会减缓经济的增长,不能带来双赢的局面;只有更加开放,才能快速发展。从当前全球发展情况来看,自由贸易协定会带来投资的增加、资本回报的提升,这已得到验证。但与此同时,其规模仅仅是海外投资所呈现的冰山一角。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与他国建立贸易和金融合作机制的同时,也需要输出文化、影响力等“软实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天津市副市长答一财:推进金融开放等新一批制度创新落地

天津将加快出台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方案

04-03 12:46

黄益平: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产业政策的角度,支持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前端,放在创新的部分,而不是将更多的资源放在生产端。

03-29 15:53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旗舰报告 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增速将达4.5%左右丨财经头条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拉开帷幕。博鳌亚洲论坛传统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与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报告认为,尽管面临各种外部经济挑战,2024年亚洲经济仍将维持较高增速。报告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增速有望在2023年4.3%的基础上小幅提升,达到4.5%左右。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亚洲市场规模巨大,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强劲。关注全球性议题,包括世界经济、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和国际合作。此外,徐洪才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对外开放。

03-28 10:57

长线外资竞相布局中国资本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7日,今年以来已经有16家机构向证监会提交了申请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许可的材料。凯德商用产业有限公司、一翎资本私人有限公司、国家共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澳大利亚)、英国养老保障基金委员会等4家外资机构的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已获批。其中,英国另一家养老金巨头——英国养老保障基金委员会于2月18日向证监会递交了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申请,该申请于2月28日获批。 在中国资本市场加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获批合格境外投资者资质的海外投资机构明显增加。证监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共有81家机构获批合格境外投资者业务资格,范围覆盖全球1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

03-28 10:56

博鳌共话ESG信披:从选修课到必修课,亟待标准统一

企业ESG信息披露实际上是一家公司的资产,也是机会。

03-27 22:0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