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金融白领在扶贫一线:大梁山里的玉米脱贫故事

第一财经APP 2018-05-23 20:22:30

作者:宋易康    责编:林洁琛

通过玉米种植加工和易地搬迁,坎子山村的脱贫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果。村里2017年脱贫33户、115人,脱贫人数是2016年的逾两倍。

当前精准扶贫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大批驻村干部包括金融机构白领,告别繁华都市,割舍对家庭的挂牵,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整日穿梭在田野山间,奋斗在扶贫一线,把希望带给了贫困地区的人们。

任超便是其中一员。2016年初,中国太保寿险十堰中支公司与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结对扶贫,从此拉开了坎子山村的脱贫攻坚战。作为该公司员工,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任超,不顾自己身患糖尿病、岳母住院治疗等困难,主动请缨,担任十堰市驻坎子山村扶贫工作队员。他备足了药品和生活必需品,踏上了驻村的征程。

第一财经记者见到任超时,58岁的他已在坎子山村扎根一年多,且升任驻村第一书记。任超的脸上早已晒得通红,俨然成了地地道道的坎子山村人,他总喜欢以“我们村”作为话语的开头。

地处陕鄂交界大梁山中的坎子山村,从十堰市驱车要两个小时高速和两个小时山路。深山交通不便,干旱缺水。虽然村里修了水窖,但冬天水管结冰,村民还是不得不花一上午的时间到最近的县城搬水。如何帮助环境恶劣的村子走出贫困,是任超心中的头等大事。

“起死回生”的玉米

“头顶金银山,脚踏米粮川,玉米杆子能挑水,洋芋堆成山。”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坎子山村流传的一句顺口溜。那时该村是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然而如今曾经的优势消失殆尽,因为不通路,当地土特产只能眼睁睁看着烂掉,“贫困”成了坎子山村的代名词。

据了解,除了交通不便、干旱缺水外,坎子山村还是十堰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也是最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全村平均海拔1540米,最高处牛头岭海拔1799米。区区15平方公里面积,只有耕地1318亩,而山场却有24000余亩。辖内有5个村民小组,152户521人,其中回族87户248人,回族人口占全村的48%。

来到坎子山村后,任超迅速开始了走访村民、建档建册、查漏补缺的工作。半个月内,他走遍了公司对接的17户贫困户。“家里几口人、是否养了牛和羊、房子怎么样、劳力强不强、有无读书郎、有无病怏怏、种了几亩地、有些啥家当、家庭收入怎么样……”任超手里经常拿着一本红色的民情日记,对每一个贫困户家中的情况,对记者如数家珍。

在完成调研后,任超总算发现了一个突破点——玉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坎子山村,冬天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农作物只有玉米、土豆和包菜能成活,别的都不行。最要命的是,村子缺水情况十分严重,每年只有8月份到10月份的雨季,村民才能攒一些雨水,用来维持一年的生活。

不过与华北平原地区一年两季的玉米不同,坎子山村的玉米一年一季,日照充足,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该村种出的玉米颗粒大、金黄饱满。“高山玉米生长时间长,口感更好。”任超对记者表示。

去年任超向中国太保寿险湖北分公司汇报了村里的实际情况。为了解决村民销售难、种植玉米不值钱的难题,省公司推出了“玉米订单”包销50万根玉米的项目,将之作为2017年20件实事之一。“我们在全省有四万多名营销员,大家的力量是无穷的。”任超说。

原本一根鲜玉米只能卖0.2元,太保寿险的采购价按照高于市场价的每根0.6元收购,预计村民种一亩玉米地可以赚2400元。

鲜玉米的整个销售环节通过坎子山村合作社统一完成,成本包括向农民的收购价0.6元,加上采摘、收储、包装、物流等各项支出,每根鲜玉米最终定价2元。“如果按照50万根的规模计算,除了农民增收、合作社赚钱外,还能预计结余十万元,我们的计划是将结余一次性投入坎子山村,用于玉米加工再扩大生产。”任超介绍。

合作社还为新产品设计了洋气的包装,并起名“魏书记”鲜玉米。魏书记是坎子山村的老村支书魏登殿,他也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被村民称为当代“愚公”,是湖北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基层干部杰出代表。

太保的包销为坎子山村玉米种植解决了销路问题,公司还帮助村里新建了玉米加工厂

合作社为新产品设计了包装并起名“魏书记”鲜玉米

一条可持续的扶贫路似乎找到了。山上的积雪融化了,玉米种植地的地膜也都覆盖上了,任超欣喜地看到坎子山村发生的变化。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常年干旱的坎子山村去年却在玉米即将收成时迎来绵绵秋雨,玉米歉收了,原计划包销50万根,最终实际只采收30万根。“虽然产量下降了,但与村里此前种植其他作物相比,农民们实际收入比原来还是有了成倍的增长。”任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建档立卡贫困户冯龙会按照订单安排,种了12亩玉米。鲜玉米卖出了2.5万元,比前年收入翻了2倍多,一下子摘掉戴了几十年的穷帽子,他对记者咧开嘴笑个不停。

任超发现,鲜玉米的采摘受到气候条件和坎子山村地理条件的双重限制,首先,鲜玉米必须成熟一个,采摘一个,太小过早采摘或者太老过迟采摘都不行;其次,由于山路崎岖,必须派人挨个山头采摘,运到村委会,采摘成本极高。

吸取去年的经验教训,任超又酝酿出新的致富计划。目前,由太保捐赠10万元帮助村里新建了玉米加工厂,将鲜玉米加工成玉米碴,由此替代鲜玉米销售。

记者跟随任超来到新建的玉米加工厂发现,设备一应俱全,可以将鲜玉米直接磨成玉米碴并装入真空的包装袋中。新产品“坎子山玉米碴”包装精致,封面还印有“源自高山深山,口感清香甘甜”的字样。

任超指出,对于坎子山村而言,产业扶贫是有效又长久的扶贫方式,既能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又能解决村集体底子薄的问题。

去年脱贫人口逾前年两倍

在靠玉米种植加工寻得可持续扶贫的突破路径之外,易地搬迁也是村里的一桩大事儿。部分村民的老房子分散在深山中,由于不可能为每家每户单独修路,所以易地搬迁成为改善交通出行的唯一办法,且这些村民长期饱受饮水难题,加之老房子破旧,一些已经存在安全隐患,急需搬迁。

任超刚到坎子山村时,村里41户村民易地搬迁已经有了方案,但要落实依旧困难重重,迟迟未有动工。

任超发现,由于坎子山村山路崎岖不平,可用于建房的宅基地资源稀缺,易地搬迁新址就涉及占用两户村民土地的问题。经过任超反复与他们协商,两户村民最终同意将土地置换出来。

尽管如此,想妥善安置这41户搬迁村民,将他们统一搬入原计划修建的连排搬迁房,新地还是不够用。

任超发现,这41户中一些家庭子女常年外出打工,一些家庭只有二三口人。如果统一搬入搬迁房,除了不能保证人人都能住上之外,还会使得家里人少的村民花费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任超建议,为户内人口少的村民单独建设一室一厅的“小户型”保障房。这一方案最终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同。

易地搬迁房与10套保障房同时兴建,终于解决了坎子山村土地不够用的难题。但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按照湖北省规定,易地搬迁不能增加农民额外负担,不允许额外收费。即便如此,对于一些较为贫困的村民而言,1万元也成了大难题。

这些村民找亲朋好友凑一些钱,村里再找开发商延期支付一些费用,然而还是不够。最后,任超找到太保寿险与部分村民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对扶贫搬迁给予资金支持。

例如,中国太保寿险十堰中支公司总经理胡长青与建档立卡户、村里清真寺的阿訇马成荣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除了为他确定脱贫路径,还想方设法进行物资帮扶。去年7月,胡长青自掏腰包拿出1万元交到马成荣手里,帮助他们全家从山顶搬下来。

而就在去年初春,因贫困而看不到希望的马家媳妇丢下两个孩子,离家出走了。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任超也对阿訇家非常关心,经常上门看望老小,指导他家养牛养羊,并坚定他找回媳妇的信心。在任超看来,维护贫困家庭的和谐美满,同样是扶贫工作队的责任。

在全家人搬进易地搬迁房后,今年马成荣的媳妇小姚终于回来了。她说:“家里太穷,阿訇又挣不了多少钱,我是出去打工挣钱了。”

钱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一些村民根深蒂固的祖宅思想仍给搬迁工作带来不小阻力。任超发现,一些村民虽然住在深山,交通、饮水不便,但耕地就在房前屋后,劳作十分方便。此外,整个家族祖祖辈辈都住在那里,但按照当地规定,一旦易地搬迁,老宅基地是要退还的。部分村民显得很为难。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任超等驻村干部便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上门跟村民做思想工作,讲明易地搬迁对生活的改善,以及住在深山里的安全隐患。一些村民终于被说服。截至目前,41户中仅有3户尚未搬迁。

安全隐患不是空穴来风。就在易地搬迁的最后关头,去年一场大火让坎子山村贫困户熊婆婆家“雪上加霜”。当时,家中不慎着火后,看着熊熊火苗夹着滚滚浓烟从屋里蹿出时,熊婆婆手足无措,幸好任超带领伙伴们及时赶到,背出了腿脚不便的她。

尽管老房子被烧掉一半,但熊婆婆依然坚持要住。面对老人的“任性”要求,任超和村民们合力帮她修葺了老房,还送来了安全方便的不锈钢灶,做饭、烤火两不误。

在坎子山村,像熊婆婆与阿訇这样与太保结对的贫困户共有17户,这些人都成为驻村干部的重点帮扶对象。

致贫返贫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认真分析并“对症下药”,而脱贫的关键则在于帮助贫困户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并通过技术培训、产业扶持等方式帮助他们,确保脱贫的精准和长效。

通过玉米扶贫和易地搬迁,在任超的努力下,坎子山村的脱贫工作去年取得了较大成果。村里2014年建档立卡时有贫困户95户、269人。2016年脱贫19户、53人;2017年脱贫33户、115人。目前除了4名贫困人口已经离世外,还有97人未脱贫。

“到2020年,我们一定要完成脱贫攻坚战任务。”任超扶着驻村工作队刚刚为易地搬迁的村民们竖起的不锈钢晾衣架说。

与老支书合作无间

驻村干部还需与当地村干部形成合力,方能事半功倍。任超与坎子山村党支部老书记魏登殿的配合,就在村里成为村民口中的佳话。

坎子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任超(左二)与老支书魏登殿(左三)的配合,在村里成为佳话

魏登殿从1975年担任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至今,被称为当代“愚公”、已经连续当选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多年来始终吃苦耐劳、锲而不舍、无私奉献。

驻村干部和当地村干部有所不同。前者蹲点驻村,调研分析,收集村民困难,帮助村里出点子,并依托背后的资源优势,为发展村级经济、帮助村民摆脱贫困起到了积极作用。后者则长期扎根,对于村里情况更为熟稔。

这些有驻村工作队的贫困村,一般来说,会由一名驻村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党组织名义上的“一把手”,而村里还设党支部,有党支部书记。

魏登殿告诉记者,驻村第一书记任超十分接地气,和老百姓相处融洽,特别是能够做到“五得”:“懂得,受得,吃得,走得,做得。”而任超则告诉记者,自己在与这位老书记的合作中,基本能达成共识,一年来没有大的分歧,配合得十分融洽。

当初坎子山村在决定种玉米脱贫致富后,选种过程就体现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密切配合。

已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任超通过拜访农科院专家了解到,坎子山村属于高山地区,一款“恩单105”玉米品种更适合该村种植。但村干部和乡领导认为,市场上更受欢迎的甜玉米可能销路更好。任超经过反复咨询,发现当地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种植甜玉米,绝不能拿村民做实验。最终,任超说服了他们,决定种植“恩单105”。

任超告诉记者,驻村干部与村干部平日都是在一起战斗,相互密切配合,选种后为教授村民正确的播种方法,他与魏登殿排了时间表,挨家挨户地指导村民播种,那几日几乎睡在田间地头。

“魏登殿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而驻村干部通常学历高、眼界广,可以出谋划策,一年来我们配合得十分融洽。”任超说。

除了在决策上出谋划策和帮助村民在脱贫过程中少走弯路外,任超表示,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更多要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积极思考怎样更好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同时协调驻村工作队队员以及背后单位的力量,将扶贫任务落到实处。

目前,驻村工作队由几家帮扶机构联合组成,每个人都是与定点帮扶公司联系的桥梁。正是在他们与村干部的通力合作与帮扶下,在坎子山村委会旁,一块空地正在盘整地面,据悉,这里9月份就会新建起一所小学,从而解决村里娃娃们要来回翻几小时山路去上学的难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