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视频
 
 解码华润集团产业帝国 ——山西百亿资产收购案引起的反思
 

编者按:3年前的一场百亿资产收购案,在今天仍然疑云未散,并且,目前中纪委和国资委均对这一事件有所关注。刹那间,这家横跨7大产业板块、拥有10多家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也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回首华润集团过去的三十年,"并购"成为了该集团发展的关键词。在各板块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举措下,如今的华润集团系俨然成为一个产业帝国。然而,当贪吃蛇吃饱后遭遇消化不良,公司就会对昔日外延式扩张作出思考。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华润置地前任董事长王印曾强调,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两个翅膀,一个是实业,一个是金融,两者不可偏废。如今,步入产融结合的华润集团,还会延续曾经的高举高打战略吗,未来将如何"盘活"这艘大船?

 

华润"帝国":并购式增长难以为继
从宁高宁时代开始的"疯狂并购"

宁高宁从1987年进入华润集团,一待就是18年。值得提及的是,从1990年起,宁高宁就一直在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创业任职,这个历程恰能体现其资本运营思路和并购策略。

有业界人士分析称,宁高宁时代的整合思路之一,是以并购手段完成垂直整合,迅速形成规模,从而借助华润集团的资本实力完成对陌生行业的逆袭。"并购目标选择主要是能不能达到整合的目的,一般的重组、一般地参与协作发展,不是我们的主要方向。"按照宁高宁的目标,所涉足行业,华润集团必须能进入前三名。

在宁高宁的主持下,1992年至1997年的华润创业,共进行了14项主要并购,先后进入香港地产、冷库和货仓、码头、压缩机、饮品、内地地产、日化、食品、基建、银行、水泥等11个行业,其中大部分项目从华润集团并购而来。

到了宋林时代,华润集团壮大资产的主要招数仍然是并购。"以往我们以收购亏损企业尽快扭亏为主,今后的方向是强强联合,我们会与大企业谈并购。"宋林曾如是总结。

目前,华润集团有19家一级利润中心,实体企业2300多家。截至2012年末,华润集团总资产9393亿港元,实现销售收入4046亿港元。

华润集团面临管理复杂化的困难局面

华润集团通过疯狂扩张建立起庞大的产业帝国,但旗下各个业务板块也因地域上分布广、产业跨度大、业务关联度低,开始面临母子公司管理复杂化的困难局面。

按照宋林的想法,未来华润集团希望在七个领域有所作为。这些领域被概括为"6+1":消费品、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和金融。具体是,通过产融结合,实现这些产业相互协同发展。"把分布在各个企业的客户资源协同化变成具有商业价值的资源,最重要的就是依靠金融平台。"

"我们继续以'微笑曲线'为原则加大并购整合力度,推动集团整体业务增长;商业模式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向海外投资和并购迈出了重要的步伐。"这是宋林在去年底对华润集团的构想。但如今,随着山西百亿并购案的持续发酵,宋林未来能否继续这一构想,如今已成未知数。

并购式增长难以为继

华润集团的发展壮大,基本是靠外延增长,即通过收购、兼并、新建,实现获取市场资源为目的的增长。然而,经过多年的"贪吃",如今的华润集团似乎遇到了发展瓶颈,即以往屡试不爽的外延式并购,陷入摊子太大、业务关联低、整体效率不高的尴尬境地。这也迫使华润集团向产融结合方向发展以寻求突破。【详细】

华润医药版图靠提价保利润非长久之计
华润医药吞进的五大平台

在现有的华润医药板块中,通过兼并完成的医药商业、中药、保健品、品牌处方药和医疗器械五大业务领域各有所长,涵盖华润三九、东阿阿胶、华润双鹤和华润万东4家优质上市公司,已上市部分市值约611亿。

2012年4月,新成立的华润医疗成为华润医药版图中最新鲜的一块。在华润医药的架构中,以目前三九脑科医院为平台的华润医疗,将成为与华润医药部分并列的一块。换而言之,华润对医疗部分业务的信息和未来的投资将超越现有的四家上市公司。

东阿阿胶遭遇"资源稀缺"

近年来,阿胶行业的产能遭遇了非理性增长。仅去年一年就有同仁堂、太极集团等数家中医药行业龙头企业涉足阿胶行业,这些企业的强势进入让阿胶产能遭遇爆发式增长般的迅速扩大。

而作为原料来源的毛驴存栏数,自1990年达到峰值的1100余万头之后,每年都在以10%的速度衰减,如今仅有峰值的一半多,即使加上进口驴皮,阿胶行业仍将有大量产能无法得到满足。

报告显示,与迅速扩张的行业产能相比,就算是占有全国75%销售额的东阿阿胶在过去的几年几乎都保持着5%的产量衰减。主要限制因素仍然是原料的供应问题。

7月13日,东阿阿胶公告称,基于公司及阿胶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等因素,自公告之日起,阿胶出厂价上调25%,零售价做相应的调整。这一自2010年以来的第9次提价,也将阿胶块(500克)零售终端价格直接推到了1200元的超高价区间。

片仔癀与东阿阿胶的相同"遭遇"

在原料受限、创新产品销售乏力的情况下,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今,片仔癀5次提价,内销价由180元/粒涨至320元/粒,上涨78%;外销价由20.5美元/粒涨至42美元/粒,上涨105%,被誉为"药中茅台"的片仔癀跻身百元股行列。

靠提价保利润非长久之计

巨柏投资公司投资经理王斌认为,之前在华润医药入主后,东阿阿胶经历了提价增厚业绩,引发股价和市值大幅上涨的阶段,目前来看,片仔癀正在重复这一过程。但他表示,片仔癀利润提升主要倚仗产品连续提价,但这种方式难以持续,而产能扩张受限,多元化不给力,都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掣肘。 【详细】

华润系零售业务"粗放并购"后需要细嚼慢咽
并非与生俱来的零售业务

与能源等板块不同,华润系的零售、消费业务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最近十多年通过并购迅速积累起来的。

资料显示,2004年,华润创业共有5次收购行动,一次新建酒厂投资;2005年,华润万家收购天津月坛集团和浙江宁波慈溪市慈客隆超市集团;2007年,华润股份收购天津家世界全部股权;2009年,华润万家收购无锡永安超市;2011年,华润创业收购江西区域龙头洪客隆超市全部股权,其间,华润系还收购太平洋咖啡、雪花啤酒等。

疯狂并购区域"龙头"

通过收购和自营,华润万家旗下有华润万家、苏果、欢乐颂、中艺、华润堂、Ole'、blt、Pacific Coffee等品牌,渗透全国31个省市地区,100多个城市,其去年实现销售941亿元,全国店数4425家。

如何对地方融资体系进行硬约束?报告提出可以通过立法规定市政债余额的上限和用途,要求地方政府公布资产负债表,明确中央地方支出责任以及强化信息披露,加强审计等手段来帮助提升对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

"粗放并购"面临的盈利压力

通过收购各个区域优势零售企业、迅速占领地方市场,并成为全国零售巨头,是华润系"彪悍"作风,但对众多被并购资产的整合,华润系却是"粗放模式",这令不少被并购企业甚为烦恼,并面临盈利压力。

依靠强势并购手段,在规模上成为啤酒行业老大的华润雪花啤酒就面临盈利问题的考验。

华润创业一季报显示,华润雪花一季度营业额65.48亿港元,净利润2300万港元,同比分别增加13.3%及下降30.3%。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三大啤酒巨头,只有华润雪花净利润同比下滑。

啤酒行业资深营销专家方刚指出,雪花业绩提升过分依赖于收购,在品牌、营销团队等进攻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过去一年,行业没有并购的情况下,雪花净利增速放缓说明了这个问题。【详细】

华润并购方式构建"房地产航母"梦想落空
地产业务并购之路屡屡受挫
相对于其他产业的迅速扩张而言,华润集团希望同样以并购方式来构建其庞大的"房地产航母"的梦想却最终落空。

无论是控股老的华远地产,还是入股万科,华润集团房地产业务的并购之路堪称屡屡受挫,不得不扶持自己的子公司华润置地。

与宁高宁时代侧重于规模扩张不同,华润集团的地产业务在宋林时代更多地转向产业融合与协同,由外延式扩张走向内涵式发展。

并购华远与万科折戟

1996年,宁高宁主导了华润并购华远地产,成为华远大股东。以此为基础,持有华远地产约70%股权的华润北京置地成功在港上市,即现在的华润置地。但仅仅在6年之后双方突然分手,主要原因是双方的战略分歧无法弥合,华润准备收购万科,但是华远无法接受收购万科后的角色定位。

当时,任志强转让其在北京华远房地产公司约18%股权,并收回"华远"的名称、标志等全部品牌,重新建立"新华远房地产公司",另立门户。导致华润与华远地产分立的另一个原因是万科。2000年华润的野心是将其时中国房地产界南北两大领头羊万科及华远合并,组建中国房地产航母企业。但作为中国地产南北的老大,万科和华远一样不期望屈膝人下。

王石和任志强两位地产大佬,当时因为各自公司在华润集团的地位和角色问题,而相互产生分歧,万科也最终放弃了合并方案。

"输血"地产板块

华润集团旗下的地产业务远不止上述三家公司,其下属还有华润物业、华创物业、泰国长春置地,以及华润深圳公司的商业地产公司等在做地产业务,既有住宅,也有商业地产,甚至还有产业地产等。

地产业务混乱让华润颇为头疼。在宋林的主导下,华润置地重新确定了发展定位和新的商业模式,即"住宅+商业物业+服务的综合性房地产公司"。

目前,华润置地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商业地产架构,明确了三种商业开发模式,即"都市综合体,住宅+区域商业中心和住宅+欢乐颂"。截止到目前,华润置地已进入中国内地39个城市,正在发展项目超过70个。华润置地从一个小公司跻身至行业第二梯队,这与华润集团的背后支撑可谓关系密切。 【详细】

宋林的华润往事
坚决不予回应关于山西收购案的具体情况

从华润集团基层做到掌舵者的宋林,在经历甚至操刀无数并购项目后,可能不会想到会因为一起煤炭资产的并购案,而被实名举报故意放水,致使数十亿元国有资产流失。

被媒体记者实名举报后,宋林一度传出行踪不明。不过他日前在港对媒体表示,目前人在香港办公室,仍在正常办公,并称他会在合适的时候出来会见媒体。 不过,他仍然不肯回应关于收购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资产的具体情况。

宋林的履历

宋林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后就进入华润,从扛着测量仪测油库开始,历任香港华润石化经理、高级经理、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企发部总经理及华润投资开发公司董事长。

此后,他在华润系香港6家上市公司中执掌过4家的帅印,2004年起,接替宁高宁担任华润集团总经理。2008年5月起,担任华润集团董事长,兼任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主席等。

宋林提出的"微笑曲线"

目前在华润集团的业务组合中,既有电力、水泥、燃气等资源控制类产业,又有零售、啤酒、医药、金融、地产等终端消费驱动型产业,这样的产业组合,也可以用宋林在2005年提出的"微笑曲线"做注解。宋林认为,华润集团未来主要就要朝这两方面走,尽量减少中间类工业产品加工业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