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伴随着高层的密集调研,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从经济体量上看,长江经济带联动了中国最具活动和潜力和一些省份;而在地缘优势上,它又串起了整个“一路两带”;在中国经济寻找新动力的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的产业拉动效应亦为市场所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赴长江经济带沿线多城,在比较优势、政策红利、投资机遇、产业转移等方面分析各自的特点。

建设长江经济带 让长江流域舞起来

长江经济带概念股表现

【上海】自贸区成果将惠及长江经济带

  • 大幅提高通关效率 升级黄金水道

    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海关总署已经推进了多项制度创新。这一系列改革的最直观效果,就是通关效率的大幅提升。一旦自贸区的监管创新在长江经济带复制推广,也就意味着黄金水道的通关能力将大幅提升。

  • 有序推进产业转移 推动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

    长江流域是我国区域梯次发展最为明显的地区,自东向西汇集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也因此,推进产业梯度转移,推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腾笼换鸟”,产业外移外迁,将是长江经济带的一个重要议题。

  • 自贸区是一个平台 帮助中西部企业走向海外

    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其资本运作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管理优势、知名度,都能够很好地帮助中西部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带动中西部的产业升级。

【江西】昌九一体、龙头昂起

加速对接三个三角洲 打造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大格局

在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升级中,南昌显然是最好的一个桥头堡。南昌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江西毗邻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南昌是唯一一个跟三个最具经济活力的三角洲毗邻的城市,也是产业梯度转移的最好接纳地。

【重庆】“两带”交汇点左右开弓

【武汉】“壮腰”长江经济带

工业是武汉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有产业才有城市发展

只有实体经济起飞了,金融、酒店、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才可能发展。而从国内城市发展轨迹来看,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工业一定强,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首先都是靠工业崛起,无一例外。武汉要跨越发展,必须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

  • 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淘汰落后产能

    建设长江经济带应环保先行。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及时保护长江,10年内长江就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今天的武汉,正在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

  • 航运大规模投入 利用先天优势做好水文章

    武汉航运如此大规模投入,在湖北省近年来极为少见。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省水运3年投资达189亿元,相当于“十一五”时期的1.5倍,有信心力争2015年形成以高等级航道圈为基础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水运大通道。

【湖南】“江湖”战略豁然开朗

  • “湖南向南!”是一种现实选择

    向来善于抓取政策红利的湖南省,不久前接连收获两个大“礼包”,一是被纳入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另外则是其一直力推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也获得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

  • “江湖”双双进入国家发展“新棋局”

    尽管多年来湖南将眼光投向南方,辗转寻求出海口,但作为内陆地区,其真正与海“相邻”的,只有洞庭湖地区与长江相近,经长江入海。随着上海自贸区建立,湖南更希望借由这条水路,拉近与全球市场的距离。

  • 湖南发展呈南北“两翼”齐飞的态势

    就目前来看,湖南经济协作向南特色明显,每年50%的货物吞吐量从南部海关进出,50%以上的内联引资来自珠三角,而“向北”与长江流域、长三角区域的合作还不够。湖南省一直想改变这一局面。

     

【南京】寻求再定位

走稳港口经济和城市规划的平衡木

龙头是上海,龙中是武汉,龙尾是重庆。长江经济带迅猛升温之时,位于“龙颈”的南京如何体现竞争力?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京的未来在于发挥好目前的比较优势。

  • 南京并非“航运中心” 应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定位?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对江苏来说,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但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以南京为例,它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潜在的比较劣势。不利的情况可能会是经济资源穿城而过,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对南京的虹吸效应反而加大。

  • 要把长江流域看成是一条经济带而不是一条运输带

    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刘志彪此前在一个论坛上表示,要把长江流域看成是一条经济带而不是一条运输带,更多转向对人口、城市、产业、交通基础设施及信息一体化以及连绵城市群的建设。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