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无声的人事风暴正席卷房地产行业。
未来2~3年,房企退市的趋势或仍将持续。
债务重组还在艰难推进,新情况又出现了。
京城豪宅合作纠纷事件,各方终于“握手言和”。
楼市持续深度调整,房企合作开发模式暴露出潜在风险。
宣布拟私有化退市后,这家央企开发商出现高层变动。
地方国资卖房的情况并非个例。
因整体渗透率仍待提升,装配式建筑仍存在不少优化空间。
具体执行看中介品牌和房源的实际情况。
自2023年以来,融创中国的债务重组几经波折。
一线城市中的北京楼市,这个“金九银十”已低调收尾。
基建龙头们正走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虽然房企销售总规模在缩水,十月单月业绩还是微幅回升。
A股上市房企前三季度业绩数据出炉。
一边是规模回落,一边是“高溢价地”,十月土拍市场冷热互现。
2025年最后一个季度,房企冲刺力度加大。
这家“低调”的央企终是走向退市之路。
二手房价格持续调整,让部分刚需购房者选择“上车”。
各地住建部门集体动了起来,集中整治这一“乱象”。
早期建设的住宅相继进入“中年”维修期。

第一财经记者,关注房地产领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