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无国界 当青年科学家与全球智慧“双向奔赴”

10月24日至26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临港举行。多位国内外院士与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前沿科研洞见。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注意到,青年科学家已成为论坛中一股活跃的力量。他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合作中汇聚智慧,展现出蓬勃的学术活力。在这里,科学无国界,青年科学家与全球智慧实现“双向奔赴”。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22 10-24 22:18
06'14''

IMF:大幅提高2025亚太地区和中国增速预期

10月24日,IMF发布了《2025亚太地区经济展望》。预计亚太地区2025年经济增速达到4.5%,比四月预测提高0.6个百分点,预测2025中国经济增速为4.8%,比四月预测提高0.8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 Thomas Helbling 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指出,关税冲击小于预期,经济活动前置,国内政策缓冲都是导致地区经济显示更强韧性的原因。不过,IMF 预计 2026 年该地区增速将放缓至 4.1%,警惕关税的负面影响随时间累积。同时,中长期亚太地区需直面生产率增速减弱和老龄化以及内需疲软等多重挑战。他称赞中国去年九月开始的对经济再平衡的努力,并希望正在制定的十五五规划能在结构性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更多发力。

6 369 10-24 10:00
03'05''

策源地、强磁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突破万亿大关在即,连续举办五年的盛会链动超强“全球朋友圈”|一探

近日,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重磅启幕。作为汇聚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相关方的高能级平台,这场连续举办五年的盛会,不仅是展示前沿技术与成果的盛会,更是观察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的窗口。大会期间,多项实质性成果宣布落地,来自全球的产学研大咖所构成的超强“朋友圈”见证了这一高光时刻。

8 101 10-15 17:34
07'19''

独家专访宇道生物沈倩诚:自研AI驱动小分子药物具有“全球同类最佳药物”潜力,已开启临床试验|上海药圈新拐点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AI+”大树已然养成,树枝渐渐伸展,眼下只需静待叶茂花开。 近年来,在上海这一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的创新策源地,多家AI制药龙头迅速崛起,他们引发的产业“核爆力”正不断增强。为此,第一财经“上海药圈新拐点”系列第二期,独家专访三家在上海长期发展的AI制药龙头,听他们讲述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在上海共生共息、交相辉映的故事。

257 10-03 11:49
00'56''

德国科学院院士罗兰德•艾尔斯:中国对医疗人工智能贡献巨大,DeepSeek是一个最佳证明

近日,以“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均达历届之最,共有来自美国、德国、瑞士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机构的550余位嘉宾参与。

100 09-21 17:23
13'13''

百亿私募独家揭秘投资策略:多次精准切换,反复踏准节奏,投资方法论只有6个字|投资人说

杜浩然 复胜资产总经理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英国杜伦大学金融投资硕士。曾任国元证券投资管理总部投资助理;上海艾方资产交易总监、投资经理、副总裁。所在机构曾获2024年度证券时报金长江奖•稳健发展私募基金公司、2024年度上证报“金阳光•五年卓越私募公司奖”、中国基金报第九届中国证券私募基金英华示范案例“综合实力50强示范机构”等业内奖项。

406 09-13 12:02
00'29''

百亿主观私募罕见发声:目前市场还没过热,四季度积极布局“成长性分红”

近日A股市场指数持续走强,沪指站稳3800点,两融余额也创下历史新高。但由于热点轮动较快,许多投资者都没能跑赢指数。对此,复胜资产总经理杜浩然认为,跑赢指数并不容易。但眼下整体估值水平还没有到过热的阶段,相对来说仍是一个适合入场、寻找优质标的的阶段。他认为,四季度可以积极布局“成长性分红”的机会。

48 09-12 16:26
01'14''

上海“竖店”要来了?负责人透露:有望9月开放 打造“体验式拍摄”文旅新业态|一探

有着“竖店”之称的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古装微短剧拍摄基地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第一财经记者实地体验发现,该基地除面向专业剧组外,还将首次对公众开放,提供从服装、道具到拍摄和成片制作的全流程沉浸式体验,让普通人也能亲身参与微短剧创作,过一把“主角瘾”。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基地预计最快于9月中旬正式对外开放。该项目将链接快速增长的微短剧市场与文旅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市民文化体验的边界。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342 08-27 19:29
07'16''

独家专访映恩生物创始人朱忠远:用5年打造一个“现象级IPO”,上海是创业的风水宝地|上海药圈新拐点

爆款、上市、融资、出海,这是今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四大关键词。这些动作绝非一朝一夕的博弈,而是历经过去数年的资本“寒潮”、行业波动和周期冷暖后,自我倒逼、奋力突围、穿越周期的结果。把镜头拉回上海。去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9800亿元。今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万亿大关。行业迎来拐点,企业何尝不是。

244 07-30 10:23
05'30''

产销失衡、信息不公开、传统售车模式积累风险,“零公里二手车” 乱象如何破局?|一探

近期,第一财经记者经过系列走访发现,“零公里二手车” 市场背后暗藏多重行业困境:经销商单台利润仅几千元,资源商因市场价格战面临亏损风险。大量“零公里二手车”流入市场的根源指向汽车市场产销失衡。

92 07-23 18:26
03'59''

从割肉到重仓,从分歧到下场,消费新贵引发的资本市场认知迭代|一探•寻找“心”消费

泡泡玛特的股价曾在2021年一路下跌,到2022年10月,它的市值较巅峰时期一度缩水超过90%,直接导致张坤等知名基金经理“割肉”离场。但谁又能想到,在2024-2025年间,这家公司的股价最高涨了15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经有207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同时,蜜雪冰城、老铺黄金、毛戈平等消费新贵也成为基金经理热捧的香饽饽。

137 06-27 10:46
03'08''

陆家嘴金融沙龙:解码新消费模式与资本如何双向赋能

今年以来,在各地刺激政策的加持下,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愈发凸显。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消费场景的不断拓展,新消费模式如社交电商、无人零售、体验式消费等不断涌现,为资本市场带来了广阔的投资机遇。6月14日,陆家嘴金融沙龙举办第十五期活动。本次沙龙以“新消费,新模式:扩大内需视角下的消费产业投资”为主题,邀请产业界、金融界、投资界的专家,深度探讨新消费产业如何通过模式创新与资本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挖掘内需市场的潜力与价值。

126 06-14 17:56
03'20''

独家采访康方生物:曾打败“药王”K药的中国新药闯关全球市场,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或将到来|一探

近日,康方生物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新药AK112的海外试验受到全球瞩目,该药曾在头对头试验中击败全球销售“药王”K药,眼下计划在美递交上市申请,其海外授权首付款约5亿美元。为此,康方生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采访中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创新药已获全球认可。

150 06-13 16:55
03'58''

筑巢引凤!4站地铁沿线集聚约20家百亿量化私募,上海金融集聚效应持续拉满|一探

从上海地铁四号线世纪大道站坐到大连路站,只需要途经三站,一共耗时9分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就是这9分钟的地铁沿线,眼下已经集聚了数十家金融机构。其中,有约20家是规模达到百亿的量化私募,上海的金融集聚效应正持续“拉满”。

5 342 05-27 14:44
04'06''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上海打造独具活力的AI生态

在全球技术演进的转折点上,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而在推动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的变革中,上海并不满足于单点技术上的突破,而是选择打造独具活力的AI生态,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模塑空间多家AI创企,来看看“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的模速空间,究竟蕴含什么样的“模”力。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5 95 04-30 21:05
02'36''

横越15载的世博对话:舞剧《朱鹮》续写中日友谊 世博会博物馆再现上海记忆|一探

4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开园首日,以巨型中华书简为造型的中国馆成为全球观众争相打卡的焦点。而在这座镌刻着百句诗词的展馆外,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演出团队飞赴现场,与15年前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的《拯救朱鹮》表演展开跨时空对话。此外,上海元素也在世博会中亮相,本次世博会博物馆打造的数字人文展项不仅展出历届世博会记忆,还将上海世博会15年的变迁浓缩于互动展项,以文化传承与数字创新,向世界递出新时代的上海名片。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9 719 04-13 22:09
00'51''

年轻人不愿进厂,工厂转型买工业机器人丨一线调研

141 03-24 15:55
00'47''

致敬中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成本降30%-40%,小工厂也用得起丨一线调研

110 03-24 15:49
04'57''

年轻人不愿进厂?老板看上了机器人,1年就回本!丨一线调研

138 03-24 14:48
14'32''

投资宇树科技,做过科学家,他如何“玩转”机器人投资|投资人说

光速光合合伙人 朱嘉 拥有12年硬科技风险投资经验和7年科技行业相关经验。关注硬科技、新能源和AI基础建设等领域的投资机会。投资项目包括南芯科技(SH:688484)、慧智微(SH:688512)、錼创(TW:6854)、宇树、沐曦、JBD显耀、瞻芯、赛丽、芯驰、灵明光子、珈钠、逸动、SmartX等。 2024年投中“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TOP100”、2022-2024年集微网“中国年度最佳投资人”;2022年清科投资界“F40中国青年投资人”。

534 03-22 10:33
  • 孔凡天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