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美国中小银行危机远未终结,金融政策教训何在?

3月以来,美国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相继关闭。这直接导致了其他上市中小银行股价的大幅下跌,再叠加近期以来,美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存款持续流失,市场对美国银行业风险的担忧极速上升。

05-25 15:23

曾刚:美国银行业风险继续发酵,美联储进退维谷

同日,摩根大通宣布从FDIC手中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绝大部分资产(包括约1730亿美元的贷款和约300亿美元证券)和约一半的核心负债(约920亿美元存款,其中包括300亿美元的大额银行存款),其他负债(如第一共和银行的公司债或优先股)则被排除在外。 第一共和银行的资产规模与早前破产的硅谷银行相接近,2020年,两家机构在美国银行业中分别排名第14和第15。从资产负债结构来看,第一共和银行的经营风格似乎比硅谷银行更加谨慎。

05-12 16:30

曾刚:2022年度银行业运行

2022年全年,商业银行总资产仍保持较快增长,但净利润增速出现一定幅度回调,总体风险抵补能力仍较为稳健。2022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0%。12月末商业银行总体累计实现净利润23030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增长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中农商银行净利润下降2.3%,也一定程度上拖累了2022年商业银行整体利润增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2.98万亿元,同比增速回到了4.8%,总体还是继续保持低增长态势。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覆盖率为147.4%,较去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62.85%,同比上升3个BP,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04-18 15:57

曾刚:释放技术、数据要素潜力 提升科创金融能级

过去一段时间中,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我国科创金融在产品体系、业务模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形成较为完整、丰富的生态体系。到2022年末,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进一步增长到4869亿元,同比增幅达到57.16%。

02-27 16:42

曾刚:推进巴塞尔协议III实施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我国银行业应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新资本监管规制。《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进入到新阶段,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为巴塞尔协议Ⅲ(以下简称“巴Ⅲ”)实施提供了指引。可以预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准备好、实施好、应用好新资本监管规制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2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我国银行业应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新资本监管规制。可以预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准备好、实施好、应用好新资本监管规制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巴I到巴Ⅲ的变革,直接体现了国际银行业监管规则和监管理念的转变,巴Ⅲ是在系统总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出台的,并受到了G20峰会上相关国家元首的一致认可,达成了稳步推进巴Ⅲ实施的国际共识。

02-22 11:52

曾刚: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各具特点。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着多层次、有差异的金融服务需求,必然需要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与之相对应。从供给端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多元化的服务机构体系,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金融组织(如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一些类金融机构(如小贷公司等)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需求端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涉及到支付、信贷、储蓄、保险和理财等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类型。

02-16 18:28

曾刚:穿越红线,迎向未知——读《21世纪货币政策》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21世纪货币政策》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经济学专著之一。该书以现代中央银行的政策框架为基础展开,按时间线索,将上世纪大通胀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的演进逻辑进行了细致、清晰的阐释,并对新冠疫情以后美联储的政策创新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央银行阶段(即货币本位彻底摆脱与黄金的关联,中央银行信用正式成为货币创造基础),或许只能从上世纪70年代算起。伯南克对美国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建设及其存在的缺陷,以及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区别与协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

02-16 18:28

曾刚:金融伦理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而数字技术本身作为一个中性概念,其在与普惠金融融合的过程中带来正向效应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诸如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信息泄露、数字鸿沟、垄断等伦理问题。此外,在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结合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其关联领域和风险存在一定未知数,法律和监管可能出现滞后。、

01-18 15:52

曾刚:2023年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会议立足长期视角,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聚焦短期经济压力加大、预期转弱的具体挑战,明确指出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01-17 15:39

银行业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能力必不可少

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支持乡村振兴、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五大方面,另外绿色发展、共同富裕实际上也与金融有密密不可分的关系。

01-11 20:26

曾刚:财富管理行业规模将持续增长,未来需注重投资者“陪伴”

从过去的发展来看,财富管理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公募基金,再到银行理财,过去的十几年中规模增长非常快,并且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愿意向财富管理行业发展。

01-06 14:58

曾刚:金融服务实体需防风险提效率

金融的核心本源是要服务实体经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近期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背景下,金融机构如何服务好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发展目标,以及开展好2023年经济重点工作,成为金融行业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仍然是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仍然是非常突出关注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能非常明确地感受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要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当中体现的是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结构优化放在了前面。

01-04 18:28

打造财富管理新生态,数字化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几年,由于机构之间在核心能力、人力资源以及科技投入能力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资管新规转型期结束后,各子行业的分化将会进一步加强,市场集中度继续上升将是比较确定的趋势,中小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重心需要聚焦到细分市场的专业化服务。由于客户群体风险偏好、核心能力以及监管环境方面的差异,在财富管理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机构差异化定位也将日趋明显。

2022-12-22 18:20

曾刚: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情况分析及建议

各试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参与该项业务,试点工作呈现全面铺开、重点突破的现状。根据银登中心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共有99个零售类批量转让资产包挂牌,债权金额合计181.62亿元,其中本金合计58.74亿元,涉及债务人32100 户、资产72413笔。二、发展的动力 《通知》为商业银行打开了零售类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渠道,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存在两方面的动力。零售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包括核销、收益权转让、资产证券化或批量转让等方式。

2022-11-08 15:41

曾刚: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与挑战

数据就是数字化基础,五要素当中把数据和技术分开了,这是两个不同的要素。今天讲数字化,数字普惠金融为什么可以在金融领域当中应用,因为数据要素的挖掘和使用对普惠金融有了赋能,赋能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客户识别和画像;二是产品的创设,基于数据,可以很好的获知客户的偏好、需求,及时感知;三是赋能内部的管理,基于数据化的基础,更好的提高金融机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金融传统模式,就是产品找客户,线下普惠金融的时候银行扫街,前提是有了产品,扫街找到客户,把产品卖给他,这是传统的金融模式。

2022-09-27 18:11

曾刚:筑牢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的监管思路下,2019年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发展;2020年9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宣布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准入管理,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和准入条件,并确立了基本的监管框架。日前,针对金控监管的重点领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金控公司的监管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2022-09-26 17:15

曾刚:困与破,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的代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期限长。针对上述金融需求的特征,现有的供给体系还存在许多缺陷,不能完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总体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金融机构缺乏。具体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关于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科技银行、科技支行、社区银行的建立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有针对性的专业化融资服务机构。

2022-08-24 18:16

曾刚:工行、建行之后,招行也宣布收紧贵金属业务,释放了什么信号?

对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红星资本局分析称,银行此举,一方面是因为贵金属市场波动比较大,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也是根据相关规定,强化规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7月15日,工商银行在官网发布《关于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开仓交易的通告》称,为顺应市场形势变化,自北京时间2022年8月15日8:00起,该行将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开仓交易,客户已设置且未成交的开仓挂单将自动失效,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2022-08-19 19:16

曾刚:专业公正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是保护投资人的重要基石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近日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评级研讨会上表示,长远来看,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和公募基金的发展,在产品愈加丰富、品质日趋多元、结构更加复杂的趋势下,立足于买方市场的第三方评级机构的存在显得愈发重要且必要。他认为,专业、公正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是保护投资人的重要基石,目前市场上正常存续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9000余只。从这一角度来看,在银行理财等其他资管行业,适度引入评级机构的市场的监督,也是完善相关行业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2022-08-16 17:14

曾刚:产业振兴是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重点

可以说,乡村产业振兴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广阔天地。因此,未来银行业一方面可以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创新信贷方式和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考虑结合保险等其他金融服务,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值得关注的是,农村普惠金融不仅仅是满足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其消费、理财、保险等需求同样需要受到重视。一直以来,我国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过程中,更多地强调信贷这一基础金融服务,主要解决分散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而对于消费、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关注度较少。

2022-08-11 17:15
  • 曾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