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一系列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走出“U型”曲线,2025年“止跌回稳”成为政策重点。
9月房地产政策端仍有发力空间,一方面是“930”等关键政策节点将至,近期市场也有存量房贷利率将迎来进一步调整等的传闻,另一方面,当前新房、二手房市场活跃度下降,成交动力不足,市场信心需提振。
这次上海新政充分考虑了刚需和改善的购房需求,真正实现了差异化、分区域调整,在全国范围内也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考虑到网签数据具有一定的延后性,随着认购逐步转化为成交,一线城市后续成交短期或将呈现出脉冲式上涨的特征。
政策短期内对楼市信心恢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风向标城市跟进,对改善市场预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之前建设的人才房项目相继入市,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出现人才房的“井喷”,或对部分刚需市场带来短期影响。
大V有话说 | 只有出险房企的债务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行业信心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恢复,市场也才具备复苏的基础。
大V有话说 | 更重要的还是企业要修复自身的造血功能,有序偿还到期债务,恢复企业的正常运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于那些压力城市而言,地方调控政策将进一步松绑,将以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释放为切入点,进一步解除购房限制、加大财税激励。
房地产市场也有了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销售转暖、投资端降幅明显收窄。
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将保持在13亿平方米左右,行业步入无增长时代。
只有加强产品力打造、持续关注产品升级迭代,才能在日趋加剧的行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可以期许的是,随着融资功能逐渐恢复,出险房企仍将有序出清,最终房企供给侧改革将划上“休止符”。
近年来,新房市场持续向改善型需求转变,刚需产品明显缩水。CRIC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194个重点监测城市普通住宅三房和四房的成交比例达80%,面积段也出现了上升,其中140-180平方米成交上升最为明显。重点监测城市二手住宅成交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二房成交比重继续增长,目前已渐渐成为承接刚需主力。2020年至今,新房市场三房稳居成交主力位置,四房成交比重也在持续增长。CRIC数据显示,194个重点监测城市普通住宅成交户型分布中,三房的成交占比皆是最高的,其次是四房,二房户型成交占目前已经跌至14.05%。
在2022年至今不断发布的纾困政策下,今年五一房企营销积极性明显复苏,营销活动数量、规模以及折扣力度较之前都有提升,不少房企借机刺激购房。但从力度上来看,今年五一期间房企营销力度明显增强。
2022年一季度已有60余城发布了超百次的房地产相关政策,4月份以来又有17城松绑了楼市政策,包括上海临港、南京市溧水区、安徽淮北等区域都大幅松绑或取消了限购政策。2022年一季度,房地产企业仍延续去年频繁出售资产的趋势,在出售方企业类型中,地产行业出售额占比总成交额61%,高居首位。
从2022年已经成交涉租赁用地的5城中可以看出,合肥对新建租赁住房用地的供应量最高约6.52万方,青岛次之约6.30万方,随后是厦门和福州,分别约为4.89万方和4.08万方,北京仅供应1.77万方。
2022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 其中“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及“完善住房领域金融服务”两项对房地产行业利好明显。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易居企业集团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