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市场已趋于稳定,2025年在售产品维持在200款左右。
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国家医保谈判首次采用"双目录"模式,前3天进行基本医保目录谈判,后2天启动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其中CAR-T药物等创新药品成为关注焦点。
数坤科技已启动IPO准备工作,并认为当前市场提供了有利的窗口期。
培养好的人,为什么留不住?带着这个疑问,《健闻咨询》和几位定向医学生聊了聊。
诺辉健康(06606.HK)因港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决定正式退市。
明基医院第三次赴港IPO失败,尽管其年营收超26亿元、利润超1亿元,在民营医疗行业中表现优异。
前诺辉健康员工徐晓确认公司负责人对做空报告表现出慌张和害怕。
京东健康的“护士到家”业务正转向B端市场以寻求盈利。
长寿门诊的风已经在中国刮了两年,但发展规模仍有限。
今年下半年,东北地区一家三级专科医院的医保科主任陷入了对现金流的焦虑。
相比金恩林对医药领域的熟稔,曹冬的个人履历和背景更偏向财务专业。
过去两个月里,医疗信息化行业接连发生数起大规模并购。
9月2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与首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的复评结果,标志着本年度“双目录”调整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9月11日上午,A股、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市场震荡源于特朗普政府研议限制中国新药与临床数据的行政命令草案。
多方矛盾对冲下,如何寻求最优解,成为短视频平台、医疗类KOL以及背后的MCN机构共同面临的一场大考。
如今,不管是用于急诊胸痛患者辅助诊断的iAorta,还是被装载进ICU的启元重症大模型,都开始尝试进入临床诊疗最核心的环节——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救治。
一年前,中国的高端医疗圈因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拟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政策激起了一片水花。
2023年中国药品零售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2.1%,标志着药店行业依赖政策和人口红利的粗放增长时代正式结束。
38岁的黄芳在硕士毕业论文接连两次被打回后心态崩溃,她作为三甲医院超声科医生,原本计划通过取得硕士学位申请副高职称,却因科研能力不足面临晋升困境。
近年来,在网络购物等政策的影响下,处方药在院外零售市场的规模占比逐年提升。

医疗行业跨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