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冲击可能影响低碳转型。因此,需要探索如何通过提高需求侧用电效率等方式对冲AI的电力需求增长。
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源网荷”协调困难、用户侧供需互动需求加大、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等多方面挑战。
数智技术在电力需求侧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智能用电,优化用电模式,催生用电新业态,从而提升用电效率。
仍需厘清绿电绿证市场发展的不足之处,出台支持政策深化绿电绿证市场改革,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需要在适应能源电力消费增长的前提下,通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努力解决消纳问题的同时,加强对需求侧的管理,缓解用电过快增长给保供和低碳转型带来的压力。
储能在绿色转型中的核心部分,通过缓解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储能促进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为建立绿色低碳的能源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煤电与新能源联营在资源优化配置上效果有限,主要原因在于煤电企业和新能源企业在商业模式、长期战略以及对于市场变化的适应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目标分化。
在推进“双碳”工作的进程中,积极推动电能替代是处理好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关系、实现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及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手段。
随着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完善,亟须探索以容量供需为基础的容量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为容量定价,并实现容量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任务,面临着规制作用有限、价格信号失效和碳泄漏风险三个问题,难以充分发挥促进企业绿色生产率提高的作用。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转型项目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