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水平开放的生产性服务业,应该“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
预计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发了中国企业全球化评估体系,结合数据分析与对标志性全球化企业案例的研究,发布《跨越山海 | 2022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希望能够记述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历程,为中国企业未来的全球化发展提供借鉴,并为相关改革开放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疫情带来的影响是显著的,人们的生活方式、部分的经济活动都发生了变化。
上周欧洲发达国家新增确诊创下6周新高。9月美国季调后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7%,好于市场预期。
随着疫情趋于缓和,发达国家经济活动明显恢复。
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全球投入品价格上升压力增加,未来上游价格压力可能向下游传导,推高全球通胀。
疫苗的接种提振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12月两个地区的ZEW经济景气指数均出现反弹。
美国供给端恢复加快,但三季度开始疫情反弹与财政支持减弱的背景下,美国消费复苏动能减弱。
11月欧元区综合PMI为45.1,再次回落至收缩区间。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同样受阻。
8月开始,疫情再度暴发导致主要国家强化防疫措施对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7月下旬以来,欧洲发达国家疫情加速蔓延,尽管各国并未施行大规模封城,但不断强化的防疫措施已经给欧洲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美国消费继续复苏,其中零售消费已基本恢复。欧洲国家疫情蔓延已经在部分国家对经济复苏造成负面影响。
8月,尽管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活动仍在恢复,但疫情蔓延与强化的防疫措施已经开始拖累消费者信心的恢复。
随着经济活动恢复,美国零售、住宿与商业服务等行业也出现了明显的就业增长。
欧盟国家经济活动仍在复苏,8月欧盟19国经济景气指数升至87.7,已连续4个月上涨。但在不同国家中,经济活动复苏的表现开始分化。
自7月初欧洲主要国家疫情反弹以来,各个国家逐步收紧防疫措施减缓疫情蔓延,这给欧洲经济活动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多数国家7月PMI就业指数都比1-7月更高,意味着全球就业市场整体改善,其中美国7月就业指数回到了扩张区间。
疫情使得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难,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根据最新公布的2季度经济数据,美、德、法、意四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9.5%、-11.7%、-19.0%、-17.3%,均为有数据以来最低水平。
宏观经济、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