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推动成立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是为了进一步统筹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研究力量,积极推动有研究能力、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市场人士,定期或不定期就市场关切的重大改革、监管政策和市场形势组织研讨交流,围绕资本市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研究,提升对资本市场重要政策的论证、分析、研究能力。
“实际权益投资比例明显提升。”据他介绍,截至2025年9月底,北京辖区基金公司管理权益类基金1090只,规模1.94万亿元,权益类产品数量同比增长19.0%,规模增长25.56%。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
金融监管核心部门负责人齐聚发声,释放出一系列力挺实体经济的政策信号。
《若干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
奖金可达百万!证监会、财政部征求意见,“吹哨人”奖金上限将大幅提升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与“精度”同步提升。
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中的担当作为?对此,吴清也给出了具体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同时,报告明确,要稳住楼市股市,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据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3月5日介绍,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这是第一次。
每一次“小作文”的广泛传播都给资本市场带来明显扰动,对投资者交易决策造成严重困扰。
从目前查处的案件来看,立体惩防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快。
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是明年稳增长的关键。
回看2024年,一财记者用24个热词总结中国和世界。
武建勇表示,很多时候“内卷”是以零和的理念去参与市场竞争,以“踩踏”的方式去发展,给整个产业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现在出海“避卷”也成了一小部分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
目前财政等有关部门正在加快推进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体系的建设,路线图也已经很明确,相关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都在研究制定过程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将有更多准则和指南陆续发布。
会议从稳股市、深化改革、服务经济回升向好以及提升监管效能等四个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伍超明认为,经济基本盘向好筑牢股市企稳基础。会议明确要求“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预计2025年名义GDP和企业盈利回升的概率均较大。
并购重组业务一直都被称为投行“皇冠上的明珠”。但这一说法,长期以来更多只是存在于教科书和投行的招聘广告中。不过,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并购很热,但到底有多热?能持续多久?对这一问题,有监管人士表示,“很热”但是“也没到风起云涌的程度”,投行人士则反映,“全员搞并购”已经逐渐成势,但是从有信心有兴趣到最后撮合成功“还有漫长距离”。

第一财经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