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度企业经营状况保持稳定,预期情绪略有回调,投资信号则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显著改善。
中国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稳健与从容,正通过调整和布局探索新的增长曲线。
向市场注入确定性、提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心对于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疫情后生产活动有序恢复,成本上升趋势增强,价格上升趋势减缓,企业面临利润变薄风险。
我们采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Òscar Jordà教授开发的 局部投射法(local projection),利用英格兰银行、美联储和全球金融数据库的数据,分析了历史上这些瘟疫在疫情后10年内对关键经济变量GDP增长、通货膨胀、实际利率、出口增长和实际工资增长的影响。
建议政府对救助政策做出积极的预案,有效防范下行风险。
当前经济整体信心不足,消费减缓,2019年产业仍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因素。政策层面应立足长远、兼顾短期。
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覆盖面和严重程度均处历史高位。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无法真正提振产业经济。
长江商学院教授、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