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从优化营商环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鼓励民间投资等多方面推出一批新举措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民间投资同比持平,结束了此前连续5个月的负增长。
支持各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务实举措,加快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强大政策合力。
大力推动消费新热点转化为就业的新渠道,带动相关领域就业增长。
进一步加大惠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强化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保障,支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2.3%
1-2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涨幅较去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3%和21.6%,均明显快于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
把促消费和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是今年提振消费的一大亮点。
原则上争取前三季度基本完成深化提升行动既定任务,最后一季度全面扫尾提升。
一些先行指标数据从工业、投资、消费等不同领域反映出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升。
扣除春节错月影响,2月CPI同比上涨0.1%,当前物价温和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作为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空天技术等众多战略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的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
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年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食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2月份的对比基数,导致今年2月份同比受上年价格变动的影响为负。
2024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同比增加了21.8%,占到了投资总额的40%以上,在集成电路、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立足天津实际,坚持因地制宜,把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作为工作抓手,扎扎实实地做。”
包括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等。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