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最晚的夜,挣更多的单 夜间工作者“不打烊”

夜经济为就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夜间经济从业者在各类保障包括法律上需要更多的支持。

版次:A012024年03月01日

陆涵之

2月22日,结束了春节休假的骑手赵磊,开始了春节后的第一次上班。不同于白天奔波在各大写字楼、商圈接送单的骑手,赵磊通常在每天的傍晚时分才开启一天的工作,他是一名夜间骑手。

加班到深夜的程序员叫了辆网约车回家,孩子深夜突然发烧的父母通过外卖平台在24小时的药店买到了退烧药,前一天下单的商品第二天就到了货——人们在夜间迎来休闲时分,消费需求并没有休息。

夜经济正在飞速发展:2016年以来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预计为48万亿元。

飞速增长的夜经济中,服务业者为了生活而奔波。他们是互联网平台的雇员,或者是自由劳动者,他们飞奔在午夜,成为夜经济中不可缺少但鲜有人关注的一部分。

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第一财经,夜间工作的人群增加与夜间市场整体规模扩大密切相关。随着消费者在夜间的消费娱乐以及各种活动的增加,夜间消费需求逐渐旺盛,带动了整个市场体量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相关的用工需求也逐年增加,容纳了庞大的劳动人口。这个过程中,网约车与夜间活动的频繁有密切关系,出行需求是夜间活动的重要特征。外卖主要与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有关,以及与部分人工作时间延长有关。近期跨境电商贸易上升的势头非常迅猛,近两年以20%的速度增长,相关从业者工作时间在夜间,对夜间消费的需求也在增加,外卖员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夜晚跑单的人

33岁的赵磊成为美团外卖骑手已有6年时间,夜间跑单也有3年。最初入行到决定夜间接单,收入是影响赵磊职业选择的核心因素。赵磊表示:“做骑手比较自由一点,同样的工作时长骑手收入比做其他工作稍微要高一点。对于像我这样没有学历和技术的人,这份工作还是挺不错的。在找到下一份能挣到这么多钱的工作前,肯定会继续跑。”

3年前,赵磊选择改为晚间接单,一方面是因为“晚上的价格更高”。因为收入高于白天工作而选择夜间接单的还有网约车司机。

南京网约车司机邢师傅成为网约车司机已有5年,跑单1年后邢师傅从白天工作转变为在晚上接单,每天下午6点出车,到第二天早高峰之前收车。邢师傅表示夜间接单一方面单价比白天高一些,另一方面晚上车少,不会出现堵车情况。

除了外卖、网约车这类新业态,也有从业者已在夜间工作超十年。快递干线驾驶员张师傅表示,他最初从事道路划线工作,和这份工作相比,干线驾驶员工作时有同事换班,不需要熬一整夜,因此他选择了换工作。同时,相较于快递的同城驾驶员,张师傅表示干线驾驶员收入略微高一些,因此坚持了十多年。

乌鲁木齐百草堂大药房克拉玛依东路店店长郝亚琴对第一财经表示,在2019年药店转为24小时营业后,她和几位同事开始了轮流值夜班,通常一周需要值1到2次通宵。“夜班经常会遇到一些顾客紧急用药,或者半夜有小孩发烧腹泻,或者有突发的外伤,这类紧急需求比较多,我们就会帮忙和处理。”

没有社交的人

虽然不少从业者因为较高收入选择夜间工作,但夜间工作通常有更多的挑战。

职业病是夜间工作者的挑战之一。邢师傅表示:“司机的职业病和白天跑单差不多,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是司机都会有的职业病,同时熬夜伤肝。”

郝亚琴表示,夜班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身体健康,“上夜班肯定有些‘熬’人,生活质量会有一些下降。”由于值夜班,郝亚琴和同事目前都习惯了晚睡,“不值夜班的情况下,晚上一两点也不会睡觉。因为养成了习惯,总感觉会有电话,或者顾客在微信上咨询用药。”

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外卖配送,相较于白天接单,夜间订单明显少于白天。但从受访者的态度看,上述情况并非坏事。

网约车方面,夜间跑车时空车情况较多,有时空车时间接近一半。但是邢师傅表示,目前夜间接单的收入与白天接单的收入相比几乎没有差别,自己还不考虑重新在白天接单,原因是习惯了晚上良好的路况后不适应白天的拥堵。

外卖配送行业同样如此。目前白天送单的价格和夜间送单价格相比价差缩小,但是赵磊依然选择夜间跑单。他表示虽然白天订单多于夜间,但效率并不高。目前,赵磊通常晚上8点出门跑单,跑单10小时左右,运气好的情况下能跑个70多单,一般在早高峰来临前回家。

夜间工作、白天休息带来的一大改变是没有社交,但是上述受访者纷纷表示这也避免了无效社交。82年出生的邢师傅表示:“目前日常没有什么社交,像我们这个年龄段无谓的社交该断趁早断”。

夜经济的底色

从就业环境看,部分从业者体感夜间工作的同行越来越多,竞争也更加激烈。

在赵磊看来,越来越多骑手开始从事晚间的工作。“现在晚上去任何一个地方基本上都能看见骑手,前几年不会。”

对于这一情况,赵磊的站长杨勇对第一财经表示,近年来选择跑晚高峰及宵夜订单的骑手在增多。一方面随着夜经济的进一步繁荣,许多用户选择在夜间下单,夜间单量比之前有所提升,自然能吸引骑手来跑。另一方面是因为夜间的许多时段,比如夜宵时段的订单,平台会给骑手一些额外补贴。此外,有些兼职骑手本身白天有工作,下班后选择跑单多挣一点。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23年将达到48万亿元。2023年期间中国居民夜间时段参与的主要业态为线上线下购物、餐饮宵夜、休闲娱乐和出游出行,参与指数分别为4.13、3.93、3.90、3.69。

根据T3出行《2023年度出行消费报告》,2023年,前往酒吧、夜市、深夜食堂等目的地的订单同比增长41%,深圳、成都、重庆、长沙、上海、杭州、东莞、青岛、苏州、广州是夜间出行需求最多的十大城市。

行业快速发展之际,也存在不少问题。

从反馈看,网约车、干线驾驶员等行业的从业者过去几年收入并没有增加。

邢师傅表示,最初网约车平台有补贴的情况下,夜间跑单的收入比白天收入更高。在平台取消了补贴后,每天的收入下滑了100多元。邢师傅表示目前的收入相较于此前“腰斩”, “刚开始跑网约车,月流水超过2万,现在一个月流水大约在15000元,减去车租、充电费等费用,每个月到手7000元到8000元。“

张师傅的工资已经多年没有上涨,“周围不少司机正从快递转物流,因为物流的时效要求比快递低,罚款也少”。

此外,干线驾驶员的工作压力在增加。张师傅表示,近两年快递公司对于干线运输的时效趋严,“以前时效要求是平均时速70公里,考虑到突发情况,司机的平均时速要大于等于80公里。现在时效要求75公里,路上就需要跑到90公里,有时甚至要跑到100公里。”

张毅表示,夜间是常规休息的时间,对从事相关职业的人群会形成生理的逆周期,客观看目前还有很多挑战。张毅认为,夜间经济的空间越来越大,文娱消费、休闲娱乐等场景都有较大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夜经济为就业渠道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另一方面夜间经济从业者在各类保障包括法律上需要更多的支持。夜经济是一个新的命题和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更关注相关从业者的就业环境。

(文中赵磊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