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乐退市 传统零售业洗牌潮来了吗?

人人乐退市,反映了传统零售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新业态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

版次:A012025年07月08日

乐琰

曾经被誉为“民营超市第一股”的人人乐(002336.SZ)退市了。日前,人人乐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于7月4日摘牌。

人人乐的退市并不让人意外,多年连续亏损,已经让人人乐关店止损,但显然此举也并未使得人人乐的业绩有明显改善,最终只得退市。而人人乐的退市也让更多投资者的目光聚焦到了零售企业。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这几年整体零售市场承压,不少零售商都在缩水或转型,即时零售、会员店、折扣店等新业态的崛起,更是分流了传统实体零售商的生意。有不少业者估测,明年应该会有更多传统零售商关店或转型新业态。

加速扩张不一定是好事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开信息了解到,人人乐成立于1996年,有过辉煌时期,最初设立华南、西北、西南、华北四个运营大区,网点覆盖几十个城市,实现跨区域连锁经营,跻身中国连锁百强。2010年,人人乐在深交所上市,打造全国门店150家。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上市15年,人人乐收盘总市值的巅峰时刻出现在2010年1月15日,约为136.68亿元。2015年,人人乐的收盘总市值也多次超过100亿元。

然而,随着电商的崛起、开店成本的高企等,实体传统零售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以前我们拓展门店都是多多益善,总觉得能拿下的就拿下来,既是完成拓展KPI,也是占据商业位置,不让竞争对手有机会。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快速扩张的后果就是要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还有连锁管理的挑战。有时候自家品牌开店位置太近,还会造成内部竞争。”张明从事实体零售业十多年,对于同行的情况非常熟知。

他说,与此同时,实体店免不了租金、水电和人工成本,价格很难降到最低,而电商则可以大幅降价,这就让实体店越来越难做生意。

果不其然,近几年,人人乐持续亏损。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人人乐连续3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均为负值,2023年财务报告被出具了带有“与持续性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到了2024年,人人乐报告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下降49.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0.17亿元。

无奈之下,人人乐只能关店止损。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人人乐拥有门店32家,全部为直营门店。2024年,公司新开门店1家、关闭45家门店、转让15家门店。

尽管已经在大量关店,但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以来,人人乐的收盘总市值不曾超过30亿元。7月3日收盘,人人乐的股价为0.36元/股,总市值约为1.58亿元,相比鼎盛时期的百亿元总市值,严重缩水。

从会员店卷到前置仓,传统零售商的大挑战

人人乐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传统零售商们都在面临的挑战。

在人人乐退市之前,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大部分门店都已经关闭。家乐福中国进入国内市场已有30年。许多近期前往仅有的几家家乐福门店的消费者均反馈,超市门庭冷落,处于清货状态,商品种类少但价格虚高。

就在今年6月,ST易购(002024.SZ)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的控股子公司荷兰家乐福(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近日与上海有安法律咨询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1元人民币对价出售持有的宁波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杭州家乐福超市有限公司、株洲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沈阳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标的合计出售金额为人民币4元。

从业绩来看,不少传统零售企业的业绩也在不同程度地下滑。

拥有大润发、M会员店等品牌的高鑫零售(06808.HK)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25财年业绩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收715.5亿元(约99.5亿美元),同比微降1.4%。永辉超市(601933.SH)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4.79亿元,同比下降19.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79.96%。中国中免(601888.SH)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7.46亿元,同比下降1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8亿元,同比下降15.98%。

“大家所面临的挑战都差不多,除了成本问题,如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几年会员店、折扣店开始崛起,高性价比成为关键词,相比之下,老牌标准超市和大卖场的商品和价格优势不再。可以看到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甚至是关店之前的家乐福都在卷会员店,而奥乐齐则直接以折扣小店业态出现,租金成本低且商品性价比高。这就分流了传统超商的生意。”资深零售业分析人士沈军表示。

新业态的出现挤压了人人乐这类传统零售商的盈利空间,高性价比的商品卷的是供应链。“我们现在压力很大,每周都要发掘新品,天天看数据。问题是要开发一款爆品是非常难的,从选品、审核工厂、审核商品到测试等都要有一个过程,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采购规模才能获得低成本和高性价比的商品。我现在几乎一直在全国出差,开发新品。”长期从事实体零售采购业务的王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正当传统零售业还在商品供应链领域奋力一搏的时候,新的挑战又来了——即时零售。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团加班“闪击”阿里,即时零售开启“补贴大战”。“即时零售在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直接抢了传统大卖场的生意,比如淘宝闪购、美团闪购还有一些新零售的前置仓。这样一来,传统零售商的生意更难做了。”张明无奈地说。

在不少零售业内人士看来,按照市场从门店卷到商品、供应链、前置仓、配送各环节的趋势来看,接下来的零售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传统零售商只有转型才能有生机,比如从服务方面向胖东来学习、从配送方面向电商模式靠拢或者从供应链开发方面向会员店取经,也可以引入人工智能(AI)改善经营。业界估测,明年会有更多传统零售企业面临关店或转型的抉择。

(文内张明、王平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