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不惧关税威胁 市场押注“TACO交易”

版次:A012025年10月14日

李隽 安卓

A股拒绝“黑色星期一”,不少市场人士判断,这又将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

所谓“TACO交易”(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是指市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威胁下出现大跌时,投资者押注他最终会退缩,随后股市将反弹,投资者可以通过逢低买入获利。

10月13日,A股不惧特朗普加征100%关税的“威胁”,在资金“趁低吸纳”的主导下低开高走,上证指数最终微跌0.19%,报收3889.5点;在华虹公司(688347.SH)20%涨停带动下,科创板上涨1.4%,报收1473点。A股整体成交量达2.35万亿元。

A股的硬气也缘于美国副总统万斯释放的缓和信号。根据媒体报道,10月12日晚间,万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愿意与中国进行理性谈判。”

不少业内人士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学习效应”、资金趁低吸纳等原因,导致此次冲击比今年4月的关税风波要小。经历调整之后,部分个股会出现吸纳机会,不过也要警惕涨幅较大个股融资金额较高的风险。预计三季报超预期的上市公司四季度会有更突出的表现。

A股慢牛趋势不变

特朗普当地时间10月10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美国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征收额外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特朗普的推文引发全球大类资产波动,股债汇齐跌,中概股也出现大幅下挫。

不过,在经历了4月份“对等关税”的冲击之后,A股10月13日未复制今年4月7日的大跌,反而低开高走。不少市场人士判断,这又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

深圳市德远投资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伍周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宣称11月1日再决定是否加征关税,大概率是在双方谈判前施压,从而增加谈判筹码,市场下跌也不失为低吸优质股票的时间窗口,A股将延续自身的调整周期,调整后又将迎来新上涨周期。

银河证券认为,此轮美关税威胁的预期冲击程度大幅下降,政策稳市机制已提前就位,市场聚焦中长期政策预期,A股仍将“以我为主”。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2018年以来,特朗普多次对华加征关税。事后来看,经济和资本市场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经验规律的:一是关税从事后来看都是扰动,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很难被围堵和替代;二是面对外生冲击时,资本市场一般会先后经历一次性“计提”,再经历事件缓和带来的“冲回”和政策升温带来的“对冲”;三是相对于外部扰动,资产本身的安全边际是更重要的定价因素。

奶酪基金投资经理胡坤超则向第一财经记者称,本轮关税冲突对市场扰动弱于4月份,主要因为市场“学习效应”较强,4月初已经预演过一轮,关税政策是工具不是目的,未来缓和的概率较大。此外当前市场信心普遍好于4月份,同时本次关税范围也小于4月初,冲击相对可控和可预期。

华金证券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表示,长期视角下,A股慢牛趋势不变:一是当前盈利可能继续结构性回升,盈利的长期趋势仍受我国自身经济和政策影响;另外,信用可能继续修复,估值可能维持偏高水平。短期视角下,A股调整幅度有限,慢牛趋势下调整是逢低布局的机会。宏观层面看,邓利军称,中短期宏观流动性继续宽松,中国央行可能加大资金投放力度,美联储10月继续降息是大概率。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顾问李谦称,这一次的关税摩擦跟4月是不一样的,4月是美国官方发布的信息,10月这次主要是来源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的发言。

上市公司自信应对

经历了多年的贸易摩擦,A股不少上市公司也早已制定了完整的应对之策:产能出海,实现多元布局;抑或逐年降低对美市场的依赖度,将视线转向其他市场。

冠盛股份(605088.SH)就表示,为应对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马来西亚工厂已有部分产品出口至北美市场。尽管与国内生产相比,马来西亚的直接制造成本及供应链稳定性仍逊于中国,整体成本约高出10%~20%,然而在叠加美国关税及对供应链稳定性的考量后,马来西亚产线仍具备综合竞争力。

锐明技术(002970.SZ)表示,公司一直非常重视全球业务不同地区的平衡性,在全球各主要市场均有业务落地,亚太、南美、中东、非洲等地区业务近年来快速增长,地缘政治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有限。

锐明技术称,现阶段,美国单一市场营收占比逐年降低,且公司越南制造中心于2023年投产运营,实现本地化生产制造,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关税问题并满足公司运营、产能需求,美国关税政策不会对公司收入和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特朗普宣布的将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多家上市药企表示影响有限,或是对美出口占比较小,风险可控,如华东医药(000963.SZ)、奇正藏药(002287.SZ)等;或是已在海外尤其是美国设有生产基地,如金凯生科(301509.SZ)称,公司主营小分子CDMO服务,在中美两地均设有生产基地,相关关税政策目前对公司业务没有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亿帆医药(002019.SZ)也表示,公司创新药产品亿立舒目前美国市场的制剂灌装由美国CDMO公司完成,并在德国进行包装和发货。近期公司一直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并不断优化其产品供应链及成本,已提前启动将该产品直接在美国本土进行质量放行和发货,若关税持续执行且合作方提出分摊增加关税的诉求,预计亿立舒最快明年起可实现从美国本土发货,该政策对该药品在美销售没有重大实质影响。

三季报未来将主导走势

从10月13日的盘面来看,半导体、有色金属、国产软件等为支撑大盘反弹的主要板块,科创板甚至全面翻红。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融资盘比例过高的个股需要警惕,接下来三季报将会主导更多个股走势,不过总体来看市场热点不会有太大变化,传统行业目前的机会并不大,科技成长中长期占优的情况将会延续。

10月10日当天融资余额为24257亿元,2025年4月7日A股融资余额为1.84万亿元。

一位广州私募人士则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投资者当前要留意部分融资余额较高个股的风险,也可以适当进行“高低切换”。三季报披露后,预计一些业绩超预期个股会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市场会不会出现风格转换?对此李谦预计,市场热点不会发生很大变化,还是以人工智能和“反内卷”为主线,消费、基建等板块暂时没有资金流入,业绩也未出现大幅增长,短期的切换有可能出现在同一个板块的“高低切”。

邓利军表示,科技成长占优的风格短期可能转成均衡,但中长期不变。首先,短期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上升,外部事件对科技成长有一定压制,同时TMT成交额占比和估值历史分位数均偏高,科技成长占优的风格短期可能转向均衡;其次,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政策支持和产业上行趋势在中短期均不变,且央行宽松周期下,海内外流动性中短期大概率维持宽松,科技成长中长期占优风格不变。

胡坤超认为,当前融资余额高于4月初,依然处于可控范围内,暂时看不到明显风险。不过个股层面,小盘股整体的融资余额更高,受市场波动影响可能相对更大一些。四季度历来容易发生风格变化,当前环境下,前期强势的科技半导体、有色、储能等板块,虽然涨幅较大,估值有一定提升,但是产业逻辑并未发生变化,同时不断有催化剂提振。另一方面的低位板块,比如内需传统消费等板块,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即使有资金高切低回避风险,持续性也有待验证,市场风格是否会发生变化,需要持续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