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力推AI赋能新经济,中国以开放心态邀全球合作

2018-09-17 23:01:52

作者:钱童心    责编:任绍敏

习近平强调,中国正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将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就在9月17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称“AI大会”)召开前,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称,人工智能在未来十年有望为全球经济增速增加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将对全球经济产生13万亿美元的贡献。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17日开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AI大会发来的贺信中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把握好这一发展机遇,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需要各国深化合作、共同探讨。中国愿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各国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

习近平强调,中国正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将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中国愿意在技术交流、数据共享、应用市场等方面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根据国务院去年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AI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上海将依托科教资源、应用场景、海量数据、基础设施等优势,以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视野,聚焦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和人才集聚,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

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劣势

李强说,随着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城市运行等领域的全面拓展,“人工智能+”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拥抱人工智能才能拥有未来。

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着哪些优势和劣势?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机器视觉领域专家史建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由于长期投资于教育,并且大力资助基础设施研究,因此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先天的领先优势,中国虽然在知识的积累方面有较大的鸿沟,但在应用场景方面有较大的优势。2030年也许是一个比较好的赶超美国的时间目标。”

也有专家认为,中国的信息优势显著。人工智能专家、斯坦福大学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吴恩达称,比如在国内,有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美国大学、公司新推出的技术,相反,中国发明的新技术或推出新产品时,美国人却很少能看到相关报道。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充满期待。他同时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当前的研究和发展存在两个劣势,其一是中国对计算机系统工程一向重视不够,我们在计算力、硬件方面很强,有全世界排名数一数二的超级计算机,但系统工程会是下一个阶段的重要壁垒。另一个缺陷是算法和背后的理论,下一步人工智能的突破一定是在算法方面,会从理论着手,这方面国外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基础,但我们相对而言还处于弱势,需要更加关注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

姚期智在AI大会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今后的二三十年,人工智能一定会在科学界、产业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希望中国在下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能够取得一些原创性的、有知识产权的成果。”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下一步,要坚持以需求引领发展,强化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大力加强人才培养。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使人工智能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AI大会开幕演讲中表示。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AI大会上演讲时称,人工智能是一场跨国跨学科的工程。任何一个国家、企业都不能拒绝这场奥林匹克竞赛。他说:“中国和美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一直有很强的互补性。从技术研发到软件落地,需要全球共同推进。美国技术先进,中国应用场景丰富,需要共同协力。”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AI大会上演讲

人工智能2.0:应用驱动创新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还会催生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重构。这样的背景下,AI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包括在计算机芯片、医疗影像、无人驾驶、智慧城市和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虞晶怡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天的大会主要传递了三点信息,第一是提出了命运共同体,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是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事情,而是事关全人类福祉的问题。人工智能依靠的是取之不尽的数据资源,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合作大于竞争。”

“第二是提出了应用驱动的人工智能创新,也就是人工智能的2.0版本。中国和美国不同,人口数量巨大,中国在养老和教育方面都有大规模的需求,这种需求推动了技术的发展。”虞晶怡说。

上海科技大学是人工智能高校联盟的倡导者之一,虞晶怡表示:“人工智能的基础发展不能只靠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公司来推动,而是一个产学研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主要做基础的研发,公司推动产业化落地。这次各个高校集自己所长,跟工业界有很多密切的联系,服务工业界,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有实际的应用场景的。”

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交叉发展成为业内最受关注的领域。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医院、公司实施的上海脑-智工程项目早在2015年就陆续迎来了寒武纪、科大讯飞、联影医疗等一批研发团队加盟。

上海脑-智工程总负责人、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院士出席了本次AI大会,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海脑-智工程是由上海发起的一个很独特的项目,2014年开始筹划,2015年逐渐出台,2016年开始有成果,汇聚了一大批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医生和企业家,共同探索脑与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比如通过底层数据的挖掘,对脑疾病的诊断、药物开发等领域产生影响。这是一个最接近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项目。”

张旭称,上海脑-智工程项目实施以来,获得了来自上海市政府和临港管委会、经信委、科委等多方面的支持,支持基础科研和技术研发等。“人工智能行业跟传统的科学研究、产业发展都不太一样,单一的支持可能行不通,我们需要政府不同部门、社会各个层面的支持,包括投融资方面。”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在谈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场景时,吴恩达表示,在政府的支持下,未来将有许多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在中国快速落地。以警察指挥交通为例,人工智能技术很难完全自动识别警察的手势,但当警方和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合作后,这一技术壁垒就可以打破。因此,很多做无人车、医疗、金融、农业等的企业,有了人工智能技术后,还应该再想想需要做什么事,不需要做什么事,更好地实现应用场景落地。

麦肯锡在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70%的企业至少采取一种形式的人工智能,而相当大的一部分大公司则将全线采用人工智能技术。

产学研一体化推动人工智能落地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除了政府的支持、学界的努力,也离不开企业的推动。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马化腾、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科大讯飞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庆峰等大咖云集此次AI大会,并畅所欲言。

马云提出:“人工智能并不是某项技术,而是一种思考方式。未来三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入社会方方面面,改变制造、服务、生活。”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演讲

他表示,上海服务业占的比重超过70%,上海服务业水平、人才素质,这是最早的先机。未来制造业依赖的是数据,是服务业,引进的是资金是人才,因此未来制造业的竞争核心将在服务业发达的城市。

沈向洋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归结于三个因素,并将此概括为“两大一精”。他表示:“首先,是越来越多因为互联网和物联网带来的大数据。第二,云计算带来的强大的计算能力,让我们轻松驾驭全球的信息,让我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计算,去获取和处理信息。第三,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精准算法已经可以支持我们自主地完成相当多的复杂任务。”

沈向洋还在大会上宣布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成立。作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微软亚洲研究院诞生了一批人工智能企业的创业者,其中包括商汤科技的徐立、旷视科技的印奇、依图科技的林晨曦等。

沈向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海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一体化进程,借鉴全球经验,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美国大学在工科院系,鼓励教授与工业界合作,教授每周有一天可以在企业里做顾问,比如很多教授和微软研究院做项目,合作进行产品开发,这样他们可以看到工业界具体的应用,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不只是写一篇论文。

刘庆峰则认为,人工智能需要人机耦合以及全球开放的合作。人机耦合不仅仅是技术发展趋势,更是社会伦理的要求,人和机器结合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才是未来人工智能应该有的状况。

刘庆峰还指出,下一步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是主要有三点。第一,算法突破,能不能让人工智能不用大量的数据训练,能够自主学习,把行业的人工智能变成通用人工智能;第二,脑科学和数学建模方法能不能相互结合。第三,人机耦合一定是人和机器相互协作,提高效率。

马化腾同时表达了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担忧。马化腾称,需要充分考虑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今天,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可能变成一把“万能钥匙”,能够释放过去所有人类技术和工具的潜能,必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数字经济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上海国际数字茶博会即将开幕

此次2024上海国际数字茶博会以“数联茶博、城势起浪、融创未来”为主题,将致力于用大文化连接新消费。

04-08 14:44

数据训练基建:驱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升级

2024年3月30日,2024北京AI原生产业创新大会暨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成果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办,会上,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3000P智能算力投入使用,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启用,发布10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数据总量逾150PB,覆盖多模态语料,涉及20个领域应用场景

04-02 00:45

博鳌数字经济论坛闭幕 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关键动力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的召开,数字经济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03-30 16:22

政策产业共振,低空经济元年已至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发展低空经济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在政策产业共振下,低空经济概念持续火热,2024年或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

03-29 02:47

“十五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如何提升发力“铁公机”

在当前正在开展的长三角国土空间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等编制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和系统谋划新的“铁公机”建设体系。

03-18 20:1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