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货币基金存流动性风险,应加强监管

第一财经 2018-11-02 18:03:27

作者:徐燕燕    责编:于舰

货币市场基金存在流动性风险,且风险跨市场传染特征明显,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引导其回归本源。

11月2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下称《报告》)。这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十四年发布《报告》。总体看,我国经济金融风险可控,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不过,《报告》坦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领域仍处在风险的易发高发期。对于我国金融行业稳健性做出总体判断——分行业看,银行、保险、证券行业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盈利能力相对稳定,金融市场整体运行稳健,但各行业均暴露出了一些风险点,亟需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性建设补齐短板,积极应对。

当前我国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

1.影响和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风险因素在增加,特别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由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对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构成负面影响。

2.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也可能引发全球流动性收紧,并对新兴市场国家形成外溢效应。

3.国内方面,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中多年累积的周期性、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风险正在水落石出,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4.调整体制机制性因素需要一个过程,化解潜在的风险隐患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任务依然艰巨。

那么具体有哪些细分领域将是下一步监管关注的重点呢?

1.银行业压力测试显示,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风险来源,银行体系对整体信贷风险恶化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但部分重点领域风险需引起关注。

2.货币市场基金存在流动性风险,且风险跨市场传染特征明显,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引导其回归本源。

3.部分保险公司资本不实、大股东利用控制地位进行利益输送以及监管套利等问题凸显,需要加快完善制度,提升资本及股权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4.关注地方监管的各类机构和交易平台、快速发展的加密资产等领域风险。

我国经济金融风险可控,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

《报告》认为,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关于未来一段时期金融改革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大政方针和顶层架构已经确立,2017年底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2018年“两会”后又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监管体制也做了调整。在新的架构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切实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更加有效,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管理理念和框架逐步确立,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强化。在推动防范化解风险的各项政策时,金融管理部门也十分注意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加强预期引导。

2017年以来的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得到遏制,金融风险总体收敛,金融乱象得到初步治理,资管业务逐步回归代客理财本源,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有序打破,市场约束显著增强,金融机构合规意识、投资者风险意识显著提升。总体看,我国经济金融风险可控,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