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中国经济论坛2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时代创新发展与改革

第一财经 2018-11-12 13:46:52

责编:王艺

科技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破题之举,要在创新源头、创新转化和创新生态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科技部部长:创新既要有知识也要有胆识

王志刚:颠覆性技术大量涌现的时期即将到来。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在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节目中指出,科技革命引发的深刻变化表现为:科技突破加速明显,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带来新的社会风险。技术创新供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颠覆性技术大量涌现的时期即将到来。竞争导致的产业生态重构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产业扶持政策是重要的引领。科技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破题之举,要在创新源头、创新转化和创新生态三个环节上下功夫。他强调,创新既要有知识也要有胆识。

王志刚 科学技术部部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加速突破应用,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

科技革命引发的深刻变化:科技突破加速明显 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 同时带来新的社会风险

一是变革方向日益清晰,一些前沿科学和重大技术领域的群体突破态势更加明显。二是变革的速度明显加快,各领域深度交叉融合,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对传统产业产生“归零效应”。三是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世界格局,世界各国都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举措。四是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社会风险,社会公共治理面临新的挑战。

科技创新正在加快推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和经济形态的转型,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为传统产业赋能,加快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供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 颠覆性技术大量涌现的时期即将到来

我们理解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要把握好一个充分条件和一个必要条件。首先,技术创新供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随着若干重要领域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颠覆性技术大量涌现的时期即将到来。集成电路、数码相机、核能利用、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等是广泛认同的颠覆性技术,改变了整个产业结构甚至人类的生活方式。面向未来,量子信息、碳材料及器件、合成生物学、超构材料、过程化学及催化、脑成像、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是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颠覆性技术。

竞争导致的产业生态重构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政府产业扶持政策是重要的引领

其次,竞争导致的产业生态重构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与技术创新供给原动力相适应,商业模式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创新是助推力,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的完善是重要支撑,政府产业扶持政策是重要的引领。

科技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破题之举 要在创新源头、创新转化和创新生态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破题之举就是科技创新。要在创新源头、创新转化、创新生态三个环节上下工夫。一是做好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这篇大文章。二是提高创新转化的效率。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制度障碍,大力推动科技型创业,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

三是营造创新良好生态。完善法律政策、社会文化环境,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借此机会,我也想就如何实现创新简单谈一谈个人的认识。首先,创新就是从人的观念上的突破开始的,比如说火的利用,当人碰到火的时候首先想到灾难,但由于用火烧食品,人类文明就进了一大步。

创新既要有知识也要有胆识

同时创新还需要胆识,既要有知识,也要有胆,没有胆不能创新。因为创新的风险很大,创新要承受失败的成本,所以创新要有胆识。最后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创新已经从小众到大众,科技部在提倡创新的时候,往往讲这么几个要素:第一创新主体是科技人员,第二创新的切入点是科技人员拿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切入点,第三个检验创新的成果是看科技型企业和对科技型产业的贡献,第四个特点从创新开始就应该是国际化。将政府的决策主导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加强科技宏观统筹,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增强科技创新的体系能力。

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路径一:优化科技力量“新布局” 加快构建面向2035的完善布局

一是优化科技力量“新布局”。加快启动科技创新2030,构建面向2035年的科技攻关系统完善布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推动企业加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国家实验室,调整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路径二:谋划科技发展“新蓝图”

二是谋划科技发展“新蓝图”。谋划编制2021—2035年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出2035年跻身创新国家前列的实施路径和重大举措。

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路径三:激发科技改革“新活力”

三是激发科技改革“新活力”,切实增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协调对接,促进改革集成、政策配套、体系建设协同推进。

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路径四:构建科技创新“新生态”

四是构建科技创新“新生态”。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和创新网络。

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路径五:打造区域创新“新高地”

五是打造区域创新“新高地”。加快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建设更多创新省份和创新城市,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打造一批新的区域增长极。

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路径六:开拓创新合作“新空间”

六是拓展创新合作“新空间”。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扩大自身科技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创新合作能力。提升中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影响力和贡献度。

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路径七:弘扬求真务实的“新风尚”

七是弘扬求真务实的“新风尚”。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面向未来,科技创新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科技体制改革仍需破冰前行,要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新创造活力,让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谢谢大家!

宁高宁:中国企业未来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将减少

新环境下中国企业必须具备归零的思维。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节目中指出,新环境下中国企业必须具备归零的思维、长远的思维。未来中国企业将减少技术引进,增加自主研发;由于创新能力差距,未来中国经济的区域分化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竞争加剧,没有技术的企业将面临困境;中国企业的自主研发实力需要“倒逼”。

宁高宁 中化集团董事长

我们过去所谓的中国人喜欢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个好像越来越会比较难了。实际上我们过去从改革开放以来,很大的一个技术进步确实是学来的,自己在基础上再发展起来的。未来可能就有困难了,像过去一样相对比较友善、比较分享的环境里面,甚至比较支持的环境里面,现在带来疑问了。今天我们面对这个环境,不能靠低成本了,不能仅靠量了,不能靠替别人加工了,企业的思维要变化。

新环境下中国企业必须具备归零的思维、长远的思维

企业必须有归零的思维、重新开始的思维,必须有长远的思维。在这儿我简单做几个判断。

未来中国企业将减少技术引进 增加自主研发

未来下一步第一个判断,未来引进技术一定会减少,自主研发一定会开启,中国人一定会有好的科学家、好的研究室、好的技术出来,但需要时间。我所在的中化,我自己就知道它有很多可以储藏的,还有很多研究室,还有十几个研究所。过去研究所都为了自己吃饭,连饭馆都开了,卡拉OK都开了,去挣钱。今天肯定不这样了,反过来重新的要进入一个研究过程,但这个需要时间,这是第一个判断。

未来企业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将减少

第二个,过去政府的政策影响比较大,因为货币、税收、汇率、利率、关税、政府支出对这个产业影响比较大,但下一步政府的政策余地灵活性会减小,为什么?因为政府大部分的规则也必须按照一个国际通行的贸易的、金融的、产业的政策来实施,这样宏观的作用会相对减少。

由于创新能力差距 未来中国经济的区域分化将进一步加大

第三个,中国会更加的经济发展分化,区域分化已经开始了,上海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深圳也不同了。十年前每个地方都是10%的GDP增长,今天不是了,分化了。为什么分化了?产业分化了,为什么产业分化?技术分化、创新分化了。前几天我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深圳和上海的经济好是因为创新,特别持续来讲。

企业竞争加剧 没有技术的企业将面临困境

再一个从企业来讲,企业分化了,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全方位的竞争,对靠规模、靠劳动力成本、靠政府支持的企业就更加困难了。大家就会看到未来不光是好企业、坏企业,是有技术的、有创新的企业和没有技术的企业的差别,这对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我所在的中化集团在今年年初提出来“科学至上”,完全以技术的标准来评价所有的投资、所有的回报、所有的企业的运营。没有技术不做了,没有战略方向的技术的引导不做了,只做创新的东西。

科技企业里长期的自主研发的和一般引进的、一般应用性的也会有变化了。注重创新的企业家,注重技术的企业家,创造了企业价值,创造了市值,同时企业进步也会更大。

中国已积累较强研发能力

我也预计,如果真的有一阶段的有十年、二十年的技术半封锁类的东西,对我们是有利的。因为中国人今天已经不是1978年了,不是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积累了很强的研发的能力在我们身上。但这个怎么实现出来?中国人必须要逼他一下。

最后,我觉得全社会整个对企业创新、经济发展的评价都要改变,中国确实走到了这个阶段,会有几年困难时期的。但是中国人一定可以把它做好的!谢谢大家。

王一鸣:中国要推进科技创新必须要解决体制问题

科技人员脑力和知识的投入与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都是投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节目中指出,必须通过体制创新来推进科技创新。产权激励是最好的激励,要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推进科技成果初始权益的分配改革,采用“确权在先”制度;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的研究投入,增强源头技术供给;理顺政府和市场在推动创新发展中的关系,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要扩大创新体系的开放度,放松对创新要素流动的管制。

王一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们科技创新还存在薄弱环节和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来研究解决。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科技创新需要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创新体系效率和扩大开放创新

第一,创新激励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高端领军人才数量不足。特别是职务科技成果的产权激励机制还不到位,科技人员的创新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比较重人才引进的数量,轻人才建设的环境。

第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短板还比较明显。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的比重长期徘徊在5%左右,远低于美国、法国、英国15%到20%的水平。

第三,科技投入比较分散、低效,创新体系整体效率还不高。尽管近年来科技研发投入增长较快,研发经费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投入强度我们去年是2.12%,超过了欧盟创始国的平均水平。但科技投入比较分散,产出效率不高。

第四,开放创新还不足,对国际创新资源利用还不充分。

必须通过体制创新来推进科技创新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体制机制,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弥补制度短板,通过体制创新来推进科技创新,取得新的突破。

产权激励是最好的激励 要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

第一,我们要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产权激励是最好的激励,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体制改革目标模式中就强调要实现产权有效激励,科技体制改革同样要考虑产权有效激励的改革目标,要承认科技人员的脑力和知识的投入与所在单位的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都是投入,科研人员应该分享共同投入形成的科技成果的产权。目前我们科技人员创新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根源就在于激励机制还不到位,特别是产权激励机制不到位。

推进科技成果初始权益的分配改革 采用“确权在先”制度

探索赋予科技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推进科技成果初始权益的分配改革。也就是说立项之初,或者说立项之前明确科研团队与单位之间在知识产权处置和科技成果分配的比例,让科研项目研究与研发人员的收益直接挂钩,激发科技人员创造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它的核心就是分割确权在先,“确权在先”即先确认职务发明人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再进行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这比“确权在后”有更大的制度优越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确权在先”有几个好处。一是产权明晰后好做事儿,明晰了产权,人就有了动力,他就会忘我地投入;第二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如果预期不稳定,他就不会长期地投入和努力;第三,只有个人拥有产权,他才会有最大的动力去考虑产业化,因为只有产业化了他才会实现收益;第四,事先进行确权可以解除单位,包括高校和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

目前我们要探索落实产权激励的政策,特别是要明确和细化职务科技成果、股权与激励对象、方式、条件和程序,使这些政策能够真正落地,最大程度地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加大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的研究投入 增强源头技术供给

第二,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的研究投入,增强源头技术的供给,增加研发经费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比例,以基础研究的突破引领性原创成果、战略性技术产品的重大突破。要改革科学研究项目的决策机制,优化科学研究的支出结构,实行分类评价和分类管理。对自有探索的研究项目,可以实行同行评议为主;而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项目,则以目标评价为主,这个是可以区分的。

理顺政府和市场在推动创新发展中的关系 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

第三,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关键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在推动创新发展中的关系,政府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在企业无力和不愿投入的环节增加投入。在政府层面要进一步优化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特别是要保证市场的公平准入,减少垄断,为各种所有制、各种规模、各种技术路线的企业提供公平获得创新资源和参与竞争的机会。

要扩大创新体系的开放度 放松对创新要素流动的管制

第四,扩大创新体系的开放度。要放松对创新要素流动的管制,鼓励国外高端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放宽外籍高端创业人才办理签证和绿卡的限制,简化其创办科技型企业的审批,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促进跨国公司融入中国创新体系。谢谢各位!

(以上内容为王志刚、宁高宁和王一鸣在“2018浦江创新论坛”上的发言节选)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