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家热议六个“稳”,最好的货币政策应是平稳预期

第一财经 2018-11-13 22:22:31

作者:徐燕燕    责编:石尚惠

不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千万不要折腾”,货币政策是为了实体经济服务的,平稳预期是最好的货币政策。

“稳中有变”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运行给出的新的判断,并进一步提出了“稳就业、稳金融、稳贸易、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六个“稳”的工作部署。

11月13日,第一财经金融峰会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的一场题目为“全球货币政策调整与未来”的圆桌讨论中,多位专家就当下国内对于经济局势的新提法以及货币政策的走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如何理解“稳中有变”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表示,10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四季度的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提出了稳中有变的基本判断,并对下一步的工作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个人认为和亚洲金融危机相比,现在中国经济在经历一个增长动能的转换。从前三个季度数据来看,服务和消费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来源,占到60%~70%的份额。”管涛称。

7月31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往往被认为是为下半年经济定调的一场会议,在这场会议上,中央首次提出了“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的说法,并强调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贸易、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六个稳”工作。

10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开篇即再次提及当前中国经济稳中有变,并首次指出“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不过,在管涛看来,尽管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存在下行的压力,但目前就业情况不错,这和这些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有关系。同时,杠杆现在已经稳定了,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更加有持续性。

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潘敏表示,对于当下的宏观经济形势,目前党中央已经做出自己的判断,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1~9月份GDP同比增长6.7%,但是从总需求端来看,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较多。

潘敏认为,目前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冲击很重要原因就是去杠杆,经济系统去杠杆压力比较大。 其次,市场流动性、货币供应量这几年增速是两位数之下,经济还没有完全摆脱靠资金运转的体制,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比较快,整个经济体缺血会比较厉害。

针对六个“稳”,潘敏表示,这里面对于金融来讲,杠杆和流动性是最核心的。他认为,稳杠杆的过程中,首先不仅要稳金融部门的杠杆,而且要稳住家庭和企业部门的杠杆。

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战略研究总监谈黄小军认为,不光是对家庭甚至是对非金融企业的杠杆也应该稳,但在时间落地以及机制设计上要特别小心,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机制是不一样的。

最好的货币政策应是平稳预期

谈及货币政策的走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上,对于货币政策目标有三点重要的变化:第一,提出“在利率、汇率和国际收支等之间保持平衡”;第二,指出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要求“高度重视逆周期调节”;第三,要求增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

管涛认为,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主要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货币政策近年以来通过杠杆、对冲操作,实际上流动性还是比较充裕的,可以说利差已经大幅收窄了,但最新数据仍然显示,人民币信贷增长还是不尽明显的,主要问题不是货币总量问题,而是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杠杆需求问题,这要通过金融供给的体制创新,疏通货币政策到实体经济的传导。

潘敏认为,货币政策对于稳增长效果来说是有限的或者说不确定的。他进一步指出,还是应该靠结构性的改革,比如说像现在的供给侧改革,消除系统性风险,才可以推动经济稳健、长期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剑平对比美国和日本的经验表示,六“稳”总结一句话就是稳定预期,只有把实体经济的后顾之忧稳定住,才有更多时间关注科技和创新。在他看来,不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千万不要折腾”,货币政策是为了实体经济服务的,最好的货币政策应是平稳预期。

黄小军表示,中国在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中表现不脆弱,甚至是非常强的。基于这样的情况,中国货币政策可以根据目前特殊的情况做一些安排。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