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克强要求有效投资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重大项目抓紧开工

第一财经 2018-12-04 18:23:17

作者:冯芸清    责编:汪时锋

今年国务院已多次强调促进有效投资。

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强调促进有效投资,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被摆在重要位置。

新华社消息称,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部分省(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破难前行,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

李克强指出,要着眼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带动扩大社会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需要、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开工建设,尽早发挥效益。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数十年工业化发展,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有了相对成熟的发展方式,但是这些投资方式很多只适用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而有效投资更适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思路。

“也就是说,不是大搞规模建设,只注重量上的增长,而是把重点放在补结构性短板上,注重质的提升,解决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切实问题,把钱用在刀刃上。”刘哲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务必使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

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包括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对接发展和民生需要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等。

7月26日,李克强考察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川藏铁路拉林段施工现场时再次表示,我国目前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要加快补齐这个短板,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巡视员刘世虎认为,稳定有效投资,有利于加快补齐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短板,提升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扩大再生产良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势明显。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83442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其中,民间投资301664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8.7%,比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6个月加快。

到10月份,基建投资增速出现了年内的首次反弹,1-10月累计同比增速从9月的3.3%反弹至3.7%。同时,制造业投资依然维持着从4月份以来改善的势头,1-10月份累积同比增速上升0.4个百分点至9.1%。

此外,各地也针对扩大有效投资推出多项举措。10月19日,浙江省举行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56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8130亿元。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在仪式上表示,抓投资就是抓后劲,就是抓未来的经济增长。

11月7日,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仅明确提到投资数额的投资就超过60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项目分量最重。

12月3日,四川省集中开工156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近6900亿元,涉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民生及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供给侧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基建补短板只是短期内稳增长的权宜之计,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制造业“补短板”来推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刘哲认为,在补短板方面,软硬都重要。在硬环境方面,除了进行必要的道路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还要注重网络建设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更要在软环境方面力求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的进入门槛,优化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让民营企业资金能投资、敢投资、放心投资。同时,适应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新需要,进一步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地区的文化环境。”刘哲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