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每年3000亿买能源,80%却用美元支付? 欧盟发倡议力推欧元挑战美元霸权

第一财经 2018-12-06 17:44:16

作者:冯迪凡    责编:王蕾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方,欧盟却用美元支付80%的能源进口账单,在痛定思痛中,欧盟决心要在未来的国际能源合约和交易中更多使用欧元。

美国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一事为欧盟敲响了警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方,欧盟却用美元支付80%的能源进口账单,在痛定思痛中,欧盟决心要在未来的国际能源合约和交易中更多使用欧元。

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项酝酿已久、旨在提升欧元国际地位的行动倡议《朝着欧元更强国际化地位前行》(下称“倡议”),并在其中指出,要在关键战略性领域更多使用欧元。欧盟此举旨在加强欧元在国际支付中的作用,并将其作为储备货币来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

欧元和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所占比例(来源:欧盟委员会)

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行动与能源事务的委员卡涅特(Miguel Arias Cañete)直言,加强欧元在能源投资和贸易中的国际地位,将有助于降低能源供应中断风险,并提高欧洲企业的自主权。

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史世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方面对于欧元的国际地位,以及强势欧元的追求由来已久,且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今年9月的”盟情咨文“中已经透露,欧盟方面在提升欧元国际地位问题方面,在今年将出台具体计划。

敲响欧盟货币主权警钟

欧盟委员会努力发展欧元国际角色的举动,反映出法德等欧盟核心国家意识到,不应再寄希望于不可预测的美国盟友了,而令欧盟痛下决心的,正是美国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一事。

5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欧盟和伊核协议中剩下的五国(包括英、法、德),则继续支持这一协议。11月5日,美方重新启动对伊朗能源、航运等领域制裁,要求其他国家停止购买伊朗原油,否则施以连带制裁。而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严重威胁到在伊朗开展业务的欧洲企业,尤其是在业务中采用美元结算或是在美国融资的欧洲企业。

此次,欧盟委员则专门就在能源领域更多使用欧元问题发布了建议书,建议推动在国际能源合约和交易中更广泛地使用欧元,在石油、精炼产品、天然气交易中使用欧元计价。

欧盟在该建议书中明确写到,“例如对伊朗实施重新制裁这样的案例,就体现了某第三国在其司法管辖区域外采取单边司法活动的行为,考虑到该国近期对国际规则治理和国际贸易造成的的挑战,这些行为都为欧洲经济和货币主权敲响了警钟。”

欧盟委员会在建议书中指出,其提议旨在降低由于第三方国家的行动而导致能源供应中断的风险。

欧盟经济事务专员莫斯科维奇(Pierre Moscovici)称:“在全球经济中广泛使用欧元,可以更好地保护欧洲公民和公司免受外部冲击,使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更具弹性。”

具体而言,该建议书指出,希望将欧元作为欧盟成员国与第三方国家之间能源合同的默认货币,以及为原油创建以欧元计价的价格基准。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些提案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们若被采用,就极有可能会颠覆全球能源市场。其原因在于,目前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方,根据欧盟方面给出的数据,欧洲每年进口价值3000亿欧元的能源(约合2.34万亿人民币)。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此前亦指出,虽然其中(这3000亿欧元的能源)只有2%来源于美国,但欧盟却用美元支付80%的能源进口账单,这是荒谬的;并且,欧洲企业购买欧洲制造的飞机也用美元结算,这同样是荒谬的。

此外,该建议书还指出,欧盟还将考虑采取行动,增加飞机制造商(如空客)和商品市场对欧元的使用。

“这只是一个开始"

目前欧元在国际支付方面的份额与美元相近,已经超过35%。 不过,欧盟委员会也在上述文件中坦承,“使用哪一种货币最终是由市场参与者决定的。”

对于即将迎来二十岁生日的欧元,其国际地位在2007-08金融危机大幅下降后却未能恢复。目前美元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货币,全球60%的主权债券发行和全球外汇储备均以美元计价。欧元虽然是第二大全球货币,但其在上述两个市场的份额仅占20%。

欧盟委员会亦指出,美元的主导地位是由于其较高的流动性、较低的交易成本以及其在商品和衍生品市场中作为基准的使用所决定的,且这些特权在短期内难以动摇;然欧盟委员会也指出,强势的欧元不仅对欧洲、而且对更广泛的世界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将“有助于提高国际金融体系的弹性”。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即指出,“今天的建议只是一个开始。”

据悉,欧盟委员会下一步将与各相关方进行磋商,包括邀请各成员国领导人在欧盟峰会上对此进行讨论。欧盟委员会将于明年夏天发布各方磋商的最终结果。

(实习生郝爽言对此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