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布局下一代互联网,阿里巴巴将生态内应用作为IPv6试验田

第一财经 2018-12-06 19:35:21

作者:吕倩    责编:刘佳

国内IPv6进展缓慢、原因复杂,具体包括产业链支持周期冗长、落地应用层匮乏、盈利顾虑较重等方面。

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发展赛道中,中国处于追赶阶段。

2012年,全球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网络正式启动,截至目前,中国国内相关领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比在用户、内容、运营商、产业链等多层面支持IPv6发展的美国,中国政企正加足马力、携手追赶。

今年11月5日,工信部消息称,我国将加快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

12月6日,阿里巴巴宣布全面应用IPv6,并将淘宝、天猫、优酷以及高德地图等多个生态内应用作为国内首批落地IPv6技术的APP试验使用。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剑锋

为何必推IPv6

阿里巴巴集团CTO、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剑锋在讲话中强调,万物互联时代意味着连接更多设备与数据,中间存在很多技术性制约,例如IP地址受限,也正因此,今年六月,阿里云智能宣布联合三大运营商全面对外提供IPv6服务,希望在2025年前帮助中国互联网真正实现“IPv6 Only”。

这是张剑锋升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之后的首次公开露面。

11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进行新一轮组织升级。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集团CTO张建锋兼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原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出任蚂蚁金服集团总裁。同时,阿里宣布加强技术、智能互联网的投入和建设。

“六个月前,我们发布了IPv6云计算解决方案;今天,我们基本完成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系统的IPv6化——基础设施、云计算、应用、生态等各方面全面应用IPv6。”张剑锋称,“IPv6的大规模应用,不仅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短缺的问题,同时还能打破多种智能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向前发展。”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互联网所采用的IPV4协议地址长度为32位,总数约43亿个,IPv4地址已分配殆尽。如今风口之上的IoT、物联网、5G等前沿技术急需IPv6进行支撑。具体表现——地址更充分、管理更方便、端到端更透明、更大带宽、更加海量的终端等方面。

阿里云智能研发总经理蒋江伟称,IPv6与诸多前沿技术相关,如果端设备数量的大规模增加缺少IPv6,那这些业务均没办法展开;其次,IPv6的确定性与唯一性,其利于算法更精准,运营效率更高。“IPv6是一个政府与企业双双推进的大趋势,类似于当年智能手机出世,没有及时跟进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后来都落后了。”

过程与难点

阿里巴巴新零售技术事业部资深技术专家洪海表示,生态与技术最终都要落地于消费侧应用,逻辑上,越大规模的应用越利于催生整个生态成熟。也正因此,阿里选择内部生态三个典型应用产品来配合IPv6的落地——电商淘宝、娱乐优酷与出行高德。

据第一财经了解,为了在原有阿里云对接基础网络能力基础之上,将用户迁移过来,阿里云团队特意组建一套完整的IP地址库,以及一套完整监控体系检测网络质量。阿里巴巴网络总架构师蔡德忠表示,大概在去年年初,阿里内部即启动IPv6基础设施方面建设,之后由于云与应用层改造量巨大,又特意在内部成立技术小组,由阿里CTO、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剑锋亲自挂帅。

但不论国家或企业层面,IPv6搭建计划早已被提出,直至今日仍处于起步阶段。

宏观层面来讲,对比国际先进国家,我国的IPv6终端占比落后。目前世界范围IPv6终端占所有终端的18%,我国IPv6终端占比只有0.5%。此外,从全球经验来看,欧美发达国家IPv6的演进都经历了十年以上。国内IPv6进展缓慢、原因复杂,具体包括产业链支持周期冗长、落地应用层匮乏、盈利顾虑较重等方面。

此次阿里将自身生态内应用作为落地试验田,蒋江伟表示,优势在于自身业务产品、技术复杂度与深度足够丰富,系IPv6落地试验的天然试验场——如果阿里云IPv6产品出现缺陷,阿里自身架构的可控性可以弥补与完善;但一旦产品进行对外输出,不可控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故障与问题。因此他认为,不是所有厂商都有能力试验IPv6。

此外,阿里方面认为,客户自己升级IPv6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改造周期长,技术挑战大,质量不可控。从网络基础设施,到网关、管控和应用层面,用户需要重新设计并从头改造技术栈,在此过程中还要保证业务连续性稳定性,要求自身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与支撑能力。对业务的持续交付,对网络的QoS和SLA也提出很高要求。即使阿里自身的改造也要历时数年。

阿里云网络技术团队高级产品专家谭礼铨表示,从IPv4到IPv6是一个过渡过程,在新设备再不提供IPv4之后,才会慢慢过渡到IPv6only,“这个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长远来讲IPv4会退出历史舞台,但现在没法给出一个精确评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