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信证券拟收购广州证券,弱市中券业“强者恒强”

第一财经 2018-12-24 21:00:15

作者:李隽    责编:黄向东

两者相差20多倍的营业收入和13倍的净资产,可谓是“象吞蛇”的交易,经纪业务市场份额相加,让中信证券有望重新赶上华泰证券。

成交低迷的日子,券商其实都不那么好过,收购兼并抱团取暖可能是一个好办法。12月24日晚间,中信证券(600030.SH)公告称,拟发行股份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消息一出来引起业内高度关注。

按照业务规模来看,两者相差20多倍的营业收入和13倍的净资产,这一笔收购可谓是“象吞蛇”的交易,中信证券加上广州证券在经纪业务的市场份额,有望重新赶上华泰证券(601688.SH),中信证券能否借此并购重夺经纪业务“一哥”地位?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证券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中小券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市场低迷的环境下,被收购是个选择,大券商也可以借此提高市场份额,行业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已经成为共识。

营业收入相差超20倍,净资产相差13倍

中信证券公告称,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拟发行股份收购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方为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越秀金控,000987.SZ),上半年广州证券已经陷入亏损。

越秀金控2018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证券业务总资产483.02 亿元,较2017年底增长13.72%;净资产112.72亿元,较2017年底基本持平。公司证券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4.58%;净利润-0.30亿元。”

其中,证券经纪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下降2.71%。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2018年上半年,证券业务的代理买卖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1.43 亿元,行业排名第59位;托管证券市值1469.81亿元,行业排名第41位;股基成交额5097.79亿元,行业排名第46位。2018年上半年,证券自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下降12.11%。

2018年上半年,中信证券营业收入近200亿元,超过广州证券20多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5.6亿元。净资产方面,中信证券上半年为1534.55亿元,是广州证券的13.6倍。中信证券各项业务的行业地位都远远高于广州证券。

中信证券称,自2018年12月25日开市时起停牌,力争在不超过5个交易日的时间内复牌,为完成本次交易为目的,将对广州证券部分下属资产是否纳入最终合并重组范围等具体细节进一步协商。

其实在中信证券计划收购抛出之前没两个月,越秀金控才完成了对广州证券的全面收购。2018年9月前,越秀金控已在广州证券持股67.235%,其余32.765%的股权由富力地产(02777.HK)等六家公司持有。2018年8月,交易对价共62.64亿元,越秀金控向原六家股东发行发行总共4.44亿股,每股定价12.99元,合计约57.64亿元,总交易对价中其余部分,由越秀金控现金支付。截至2018年10月8日,6名股东合计持有的广州证券32.765%股权已过户至越秀金控名下。

深圳一位投行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中信证券和越秀金控达成协议,可以是通过换股的方式进行,这样的话不涉及额外融资安排,关键是换股比例如何让双方都满意;行业来看,2018年成交低迷,中小券商有不少出现亏损,被并购而“抱大腿”是情理之中,对大券商而言,可以借此马上巩固市场份额。

经纪业务能否重新追上华泰?

并购后的中信证券,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有望重夺经纪业务“一哥”的市场地位。

2011年赴港发行H股以后,中信证券就并未在市场再融资,不过其竞争对手倒是无论股市的牛熊,都“圈钱”的不亦乐乎,中信证券某些业务已经无法保证其“一哥地位”,比如经纪业务落后于华泰证券,目前处于重新“奋起直追”的状态,这次并购广州证券或许可以带来一定的契机。

中信证券半年报称,2018年上半年,经纪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代理股票基金交易总量(不含场内货币基金交易量)市场份额6%。越秀金控半年报称,证券业务强化分支机构的力量,零售客户数量稳步增长,股基交易市场份额由年初的0.4220%提升至0.4501%。

华泰证券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股票基金交易量7.58万亿元,行业排名第一。以此计算华泰证券市场份额为6.6%,可见中信证券加上广州证券6.45%的份额,使得未来重新追上华泰证券的希望大增。

上一个券商并购的知名案例,是中金公司(03908.HK)收购中投证券。深圳某知名券商前高管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过去中金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构业务发力,但对零售客户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财富管理板块出现一定缺失。2016年中金收购中投证券之后,把中金的“短板”补齐了,获得了大量的零售客户基础,未来如何发展自身的财富管理业务,是成长的关键所在。

龙头券商融资潮塑造“强者恒强”格局

近一年A股市场的弱市中,多家大券商的再融资额度合计逼近千亿元大关。大量再融资以及权重指数成分股调整都给券商股造成一定压力,不过随着股指期货“松绑”以及科创板的推出,大券商也有望受益于相关政策。

2018年年初蓝筹股的牛市末期,申万宏源(000166.SZ)和东方证券(600958.SH)分别完成了120亿元的定向增发融资,A股之后再次陷入大跌的怪圈,不过这并没有挡住券商们对融资的渴望。先是华泰证券完成融资141亿元(计划金额为255亿元),然后广发证券(000776.SZ)150亿元融资方案已经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海通证券(600837.SH)计划融资200亿元已经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兴业证券(601377.SH)计划融资80亿元,国信证券(002736.SZ)也计划融资150亿元。

国信证券在非公开增发预案中提到:“在监管趋严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大背景下,证券行业、正通过业务转型、科技赋能和国际化驱动增长。具备资本实力、创新能力及国际业务能力的大券商占据更大优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成为了行业共识。公司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最有影响力的大型证券公司之一,本次非公开发行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资本实力”。

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表示,2015年以来证券行业进入整顿规范周期,证券行业风控指引新规、覆盖全业务链的监管政策等陆续出台,严监管下行业洗牌加速。2017年六大券商(中信、国君、海通、招商、广发、华泰)净利润集中度为47%,较2015年提升12个百分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