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阅读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改革需要找准切入点,医疗体制改革有望率先突破

第一财经 2019-01-06 14:37:03

作者:孙行之    责编:李刚

1月5日,王永利的新书《世界金融大变局下的中国选择》发布,他认为,目前,在医疗、教育、住房三大系统中,只有医疗体制改革有望被率先突破。

《世界金融大变局下的中国选择》新书发布现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金融可以说是基础差、发展快、成就大、问题多,现在已经到了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候了。”中国银行原副行长、执行董事王永利辞去工作,花了大半年时间写成的《世界金融大变局下的中国选择》,是一本帮助金融从业者认识并应对金融变革、把握货币金融本源和发展逻辑的书。

1月5日下午,《世界金融大变局下的中国选择》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首发。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朱启贵、《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倪建达,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等参加了首发式。

《世界金融大变局下的中国选择》共分四部分,既有关于货币金融的系统知识,也有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货币金融巨变历程的梳理,还提供了新技术背景下金融发展趋势的探析。

《世界金融大变局下的中国选择》

王永利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在《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看来,王永利的书写有一个宏大的框架,从货币出发,到金融,再到经济、科技,其思考范围也不局限于中国,而是扩展到全球。这套框架现在还处在初步状态,后面还有非常大的深化可能性。她还提到,对一名微观金融实践者来说,撰写这样一本书也是非常特殊的经历。因为,这需要从纷乱的微观经济工作中抽身而出,重回经济金融最本源的问题,进行宏观的、系统的思考。

在首发式之后的论坛上,王永利就目前的中国金融形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产阶级缩水、小资本和传统产业难以为继,这是普遍发生在发达国家的问题。中国也面临着“僵尸企业”的问题,而且同时存在于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之中。

“中国40年改革开放之后,现在已经到了一轮新的更深刻、更广泛的时候,如果推不出来新的改革开放的话,中国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走不出来。”即便如此,王永利认为,在世界所有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改革可调整余地最大的国家。

改革历来是十分艰难的。“我们早就说要改革,但真正怎么改,大家挑毛病是很容易的,真正找出来一个,哪怕是稍微利大于弊的改革方案来落地实施,都是很不容易的。”在王永利看来,改革需要找准一个切入点,目前,在医疗、教育、住房三大系统中,只有医疗体制改革有望被率先突破。

因为在医疗系统中,药品和器械本身是个工业产品,很容易量化。“由于原来的体制、机制问题,使得这部分产品被层层加码,价格虚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看病难、看病贵。这直接涉及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也涉及到脱贫攻坚战的问题。”王永利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