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开门红”不红,险资入市心有余力难足

第一财经 2019-01-29 21:38:02

作者:杨倩雯    责编:陈天翔

从几家大型上市寿险公司今年开门红预售的数据来看,尽管比去年“134号文”影响下的惨淡开门红有所好转,但是整体仍表现承压。

“开门红,全年红”。保险公司开年冲业绩的头等大事从去年开始就在监管和整体市场环境的裹挟下骤然走淡,而今年影响犹在。

从几家大型上市寿险公司今年开门红预售的数据来看,尽管比去年“134号文”影响下的惨淡开门红有所好转,但是整体仍表现承压。

第一财经记者从一家大型险企高管处获得的数据显示,在四家A股上市寿险公司中,截至1月中旬的“开门红”预售数据中,除了一家同比上涨超过100%以外,其他几家均有不同程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在10%-40%之间。

不过,多位寿险公司高管对本报表示,目前险企有淡化开门红的趋势,转而更加注重全年保费收入均衡。

开门红预售承压

1月中旬,各家上市险企纷纷发布自己的2018年保费收入情况。从各家公告数据来看,大部分险企去年12月单月保费增速在9%-26%之间。业内人士普遍分析,这是因为年底要尽力补上去年“开门红”不红所造成的目标缺口。而受此影响,各上市险企今年“开门红”预售的时间大部分较之前要晚。

“往年我们11月就要开始第二年的‘开门红’预售,但是2019年的预售到12月才开始,之前都忙着年底冲刺呢。”一名大型险企代理人对第一财经表示。

延迟开始的2019年开门红预售,目前的表现也难言出彩。从本报获得的同业交流数据显示,截至1月中旬,在四家A股上市寿险公司中,除了中国人寿开门红预售的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他几家公司均呈现10%-40%的同比下降。

据记者从行业内了解,中国人寿之所以能够在上市险企开门红预售中“一枝独秀”,是因为其产品策略。据悉,此次中国人寿在去年底的开门红预售阶段主打产品是一款预定利率达到4.025%的年金保险,颇具吸引力。不过,第一财经从多位不同保险公司的高管处获知,在市场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银保监会认为高利率保单有较大的利差损风险,因此近期已暂停此类高预定利率保单的审批。

上市险企开门红预售依然承压,原因何在?招商证券分析称,是因为大额的年金保单销售不振,同时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策略。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险企不断升级保障型产品,产品结构转向期限更长的期缴保费产品。这种转变延长了寿险的负债久期,提供更稳定的现金流,避免短期赎回保单的流动性压力,使开门红进一步平缓。此外,居民收入放缓对消费性寿险和财险的冲击也比较大。

弱化短期收益目标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保险业“开门红”如今已走过20多年,由于往往采取大量激励措施吸引客户,因此成为保险公司的一个重要销售时期。

根据海通证券数据,由于储蓄型产品件均保费可观,开门红阶段在全年保费的占比很高,部分年份1月保费收入占比高达25%左右,而一季度保费占比甚至可达到50%左右。1999-2017年,行业1月、一季度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分别由6%、20%上升至26%、48%。

在经历了“开门红”的飞速增长之后,近两年随着行业的转型和政策调整,开门红也进入了转型期。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表示,2018年开始开门红的重要性和力度下滑,主要是2017年10月“134号文”执行后险企准备不足;而且过去开门红的成因主要是理财型的万能险冲规模在年初销售,而这已经被134号文阻碍,转向长期保障型产品,而保障型的时限更长,保费和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更均衡,开门红也被迫淡化,过去1月保费同比冲高的现象在2018年初消失。

第一财经记者整理银保监会数据发现,相对于前几年开门红高速发展阶段1月保费占比的上升趋势,2018年1月原保险保费在全年中的占比从2017年的28.87%降至21.33%。

多名大型保险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目前险企有淡化“开门红”的趋势,转而更加注重全年保费收入均衡。

海通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婷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开门红有助于险企抢占市场先机、强化代理人队伍建设、推动产品研发与创新,有利于险企及早调整经营策略、投资部门及早筹划,但同时,开门红的冲业绩也使得销售误导较易发生,开门红通常选择理财型产品为主也不利于保险公司业务结构,同时涌入大量储蓄类保费收入可能引起投资失衡,亦不利于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保险公司真正健康的发展应当是弱化短期收益目标,建立长期平稳发展方针,以保费持续性稳定增长为目标,追求季度甚至月度之间的保费、价值均衡发展。”孙婷表示。

多名券商分析师表示,这两年加强行业监管后的开门红不红在短期确实会影响全年保费增速,但是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发展。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预测称,根据今年保费开门红新单负增长来判断,预计2019全年新单保费全年零增长或者小幅负增长,但是由于仍有续期保费支撑,新单加上续期保费的总保费全年可能零增长或者略微正增长。

尽管如此,行业分析师普遍预测今年新业务价值有望实现正增长。

孙婷表示,衡量保险公司投资价值的指标不在于新单保费,而在于新业务价值(NBV)。从过去数据来看,因为储蓄型业务的新业务价值率显著低于保障型业务,开门红在新业务价值贡献方面并不较其他季度更加特殊。况且近两年大型险企在开门红阶段实施保障与储蓄并重的策略,更有利于其新业务价值的增长。

招商证券则预测,开门红的规模保费下降,但价值保费有望超出预期,因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策略,同时拉长缴费期限,价值保费降幅明显低于规模保费,预售阶段有部分公司价值保费甚至接近持平,预计后续三个月长期保障类销售的推动下,价值保费有望实现正增长。

影响救市力度

去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监管层开始鼓励险资入场。1月28日,正值证监会主席刚刚更迭之际,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鼓励保险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这一表态被市场视为更进一步地鼓励险资救市。

尽管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专项产品迅速落地启动,也有消息称保险公司调研了多家上市公司,但业内人士依然感叹,“开门红”不红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救市力度。

“如果说2015年时险资还有点‘姿色’,那这两年开门不红,保险资金增量有限,可谓心有余而力稍显不足啊。”一名大型保险资管公司高管对记者感叹。

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之后,原保监会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权益类投资占比的提高、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投资蓝筹股的比例进一步放开等。随后,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的公告此起彼伏。据记者统计,2015年至少有35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十家险企参与其中,以2015年12月31日的市值计算,举牌所涉标的共涉及市值超过2500亿元。

从举牌涉及的账户来分析,多数是中小型公司的万能险资金。相对于传统保障型险种相当部分保费需要进入风险保障账户,彼时疯狂发展的万能险,几乎所有保费均进入投资账户进行投资,因此万能险也成为了举牌资金的绝对主力。

不过,随后开始的针对万能险的一系列监管政策以及行业的整体转型,使得行业内万能险保费出现断崖式的下跌。记者梳理银保监会数据发现,2015年及2016年,主要体现万能险保费收入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规模保费中占比均超过30%,2017年这一比例迅速下降至18.18%,2018年略回升至23.02%。

而从2018年上市险企的半年报可以看到,保险公司在股票上的配置也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中国太保2018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的股票持仓在投资资产中占比4.8%,较2017年年底下降0.7个百分点;中国平安这一比例为9.5%,较2017年末的11.1%也下降了1.6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分析,2018年及2019年整个行业依然处在转型期,“开门红”不红也限制了整体保费和资金运用余额的增量。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和2018年末,资金运用余额较年初的增长率分别为11.42%及9.97%,而2016年末这一增长率为19.78%。今年开门红承压,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金运用余额的总体增量,从而影响股票投资的增量。

不过,上述大型保险资管公司高管也表示,无论是出于救市目的还是对于保险资金本身的资产配置,优质股票标的永远是保险公司的重要投资标的,优质成长股和蓝筹股也是大型保险公司始终会重点配置的品种。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