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金融支持小微民企效果初显,多家银行出台尽职免责举措

第一财经 2019-02-28 20:56:35

作者:杜川    责编:石尚惠

目前,多家银行已出台小额信贷业务尽职免责实施细则,为基层行及业务人员撑起“保护伞”。

经过监管政策一年的持续发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民企融资纾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从1月金融数据来看,小微企业贷款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量增、价降、面扩”的发展态势。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近来,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不断下行,贷款办理效率也在不断提高,贷款增量扩面,融资成本明显降低。

北京金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作为中国农业银行2018年11月的新增客户,首次授信流动金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利率执行基准下浮10%,为3.92%。

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银行内部存在“不愿贷、不敢贷、不会贷”的问题,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

2018年以来,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提高银行体系资金供给,并采取结构性货币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包括:在资本方面加快推进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在流动性方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通过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在结构性引导方面,三次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限额、降低支小再贷款利率、扩大MLF、再贷款等合格担保品范围;同时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等。

对于下一步央行将如何进一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今年1月,央行行长易纲表示,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关键是要建立对银行的激励机制,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而不是用下指标、派任务的行政办法。

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消除信贷人员“不敢贷、不愿贷”的“惧贷”心理,目前,多家银行已出台小额信贷业务尽职免责实施细则,为基层行及业务人员撑起“保护伞”。

小微企业“融资难”改善明显

为了让更多贷款更便捷流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管理部门不断放出实招,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今年1月,央行宣布将分两次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共一个百分点,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来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金融业务的发展,净释放约8000亿元长期增量资金,堪称大手笔。

“农行是定向降准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农业银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黄建勤表示,作为去年唯一一家提档的国有大行,提档后准备金率下调了一个百分点。“这对于增加农行的流动性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能力。”

对于定向降准带来的额外收益,黄建勤表示,将全部让利给小微企业。根据介绍,对各分支机构因减费让利造成的减收,农行通过小微贷款专属FTP产品和经济增加值补贴给予等额补偿,将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国家政策传导至基层行和客户。

实际上,自2018年以来,央行综合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TMLF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滴灌。与此同时,通过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纾困民企融资,政策效果也在显现。这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水平下降、1月份社融规模放量增长,都可以得到印证。

央行1月数据显示,央行加大流动性支持,市场资金价格下移,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继续下行。2019年1月,新发放的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水平为6.16%,环比下降0.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21个百分点。

从信贷投放效果来看,记者了解到,2018年,自央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部门出台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多项政策措施以来,多家银行普惠小微企业客户持续增长。例如,台州银行数据显示,2018年全行贷款中,500万元以下的贷款户数占99.59%,金额占比约85.57%;100万元以下的贷款户数占比93.77%,金额占比51.74%,户均贷款额度37.49万元。

而在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方面,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2018年,中信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6.10%,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法人贷款平均利率4.86%(含贴现),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2019年1月末,招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5.42%,比去年一季度下降85个基点。

在近日召开的2019年央行金融市场工作会议上,央行表示,2019年将全面深化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发挥债券融资支持作用,强化“几家抬”政策合力。

监管“指挥棒”解决“惧贷”

“不敢贷的问题在小微金融服务中比较突出。”黄建勤表示,前几年,小微企业风险集中暴露,风险事件频发。银行出于审慎经营的原则,对出现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认定较为严格。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在贷款投放中,为了抑制不良贷款的过快增长,多数银行对信贷人员实行不良贷款终身责任追究。导致信贷人员压力很大,放贷时有所顾虑。由于不良贷款责任追究认定严格且复杂,造成银行出现“不敢贷、不愿贷”,缺乏积极性的现象,这也间接成为了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

中信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谷凌云称,“银行的责任认定流程很复杂、认定标准不够清晰,针对小微企业的尽职免责制度很难真正落地。”

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银行普遍存在的“不敢贷、不愿贷”现象,目前,多家银行均已建立起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体系、容错纠错机制,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免除相关人员责任,以激发基层机构和人员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

例如,谷凌云表示,针对小微企业,中信银行在全行风险偏好中明确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实施了差异化拨备计提政策。在建立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体系的同时,提出尽职免责的管理原则,围绕产品、审批、尽职等方面进行细化,明确只要无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相关人员即可认定尽职免责。

从去年起,农行进一步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出台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尽职免责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对于不存在道德风险但在服务民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予以容错免责,打消基层行开展业务的惧贷心理。

“我们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机制。在全行绩效方案考核中,专门列有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相关指标,考核权重设置占比较高,通过考核的‘指挥棒’,调动分行积极性。”黄建勤称。

黄建勤表示,做好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定要激发基层行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考核激励机制要跟上;另一方面,要让基层行及客户经理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能算清“经济账”。“不吃亏、自身愿意做、主动做,小微金融业务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针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难点和焦点问题,金融管理部门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措施给予引导和支持。比如,央行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松绑险资参与化解股权质押风险等。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9.7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末高2.4个百分点。1月份增加2109亿元,增量是上年同期的2.6倍。普惠小微贷款保持了较快增长。

金融支持民企融资还在不断深化。近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等八方面共23条举措,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月26日,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央行将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布局,发展定位于专注微型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和信贷市场体系。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