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 中国《外商投资法》更有开放性透明度,美商界欢迎中国投资

第一财经 2019-03-26 22:12:11

作者:冯迪凡    责编:王蕾

艾伦表示,《外商投资法》从方向上看非常好,美国各层级欢迎中国投资,美商界反对将关税作为贸易谈判工具。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Craig Allen)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外商投资法》从方向上看非常好:该法案正朝着更大的开放性、更高的透明度以及为外国公司提供更多的机会、平等机会的方向(前进)。

去年7月接棒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一职的艾伦此前曾担任美国商务部负责亚洲事务的副助理部长和负责中国事务的副助理部长,早在1986-1988年期间就被派驻北京工作,此次他来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会,并在期间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

在贸易摩擦问题上,艾伦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美国商界来看,我们反对将关税作为贸易谈判工具。”对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改革后监管趋严问题上,艾伦表示美国欢迎中国的投资,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对美投资得以改善。

许多外国企业都在研究《外商投资法》

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外商投资法,该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外商投资法明确规定,我国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取消逐案审批制管理模式;对于禁止和限制外国投资者投资的领域,将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清单之外充分开放,中外投资将享有同等待遇。同时,针对外国投资者普遍关心的征收和补偿、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等问题,都作出明确的保护规定。

业内普遍认为,这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将提高投资环境的开放度、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对此,艾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很期待与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国商务部的合作,以确保在制定实施条例时,外国企业的声音能够被听到。

艾伦任职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是一个非政府、非盈利的组织,拥有200多家在中国经商的美国会员公司,会员公司既包括可口可乐等国际知名大型企业,也包括美国小型企业和服务业公司。“我认为,如果我们有效地合作,如果双方有效地沟通,如果我们给予彼此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现在的状况会大有改善。”他表示,“很多外国公司都正在研究外国投资法,并且想知道:我是否需要改变我的合资协议,这对我有什么影响?”

艾伦成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之时,正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显现、贸易摩擦屡屡发生之时。对此他表示,施加关税的时间越长,对双方损害就越大:关税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我们希望通过谈判彻底消除这些关税。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对美投资得以改善

自2017年以来,中国对美投资有所下降。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概念流向北美洲地区的投资 65 亿美元,同比下降 68.1%,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 4.1%。其中对美国投资 64.3 亿美元,同比下降 62.1%;加拿大 3.2 亿美元,同比下降 88.9%。

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作为《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一部分的《美国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FIRRMA)。这份法案赋予了CFIUS在对外资投资审查时更大、更多的权力。

艾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关于投资下降,梳理细节有点困难。不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已缩减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4%左右,因此在中国境外寻求投资的资金要较此前少;其次,由于中方资本流动问题,因此美国不再能看到像在2015-2016年时的一些非常大的或巨额的投资了;第三,在美方确实出现了新的投资控制,这些因素的结合起来,确实导致了2018年与2017年相比,(中国对美投资)大幅减少了80%。艾伦坦承,“对此我也觉得很遗憾。我希望在贸易谈判结束后,中国在美国投资的增长将会有所增加。”

“我们欢迎中国投资,欢迎中国公司雇佣美国公民,欢迎优秀的中国公司进行绿地投资、棕地投资或证券投资,欢迎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并希望他们盈利、获得成功,也会以公平和透明的方式对待(这些企业和资本)。”艾伦表示,“我知道每个美国州长和每位美国市长也都会重申同样的观点,我们欢迎中国的投资,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恢复中国的投资。”

艾伦认为有关CFIUS的法案早就应该进行改革了,因为此前相关法案只涉及兼并和收购,现在则扩大了范围,使其更具包容性,但其中是否应该考虑改革过度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这样的疑问也是合理的。“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数据,才能直接回应这个问题。”他表示。

(实习记者郝爽言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