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工程院报告:福建浙江重庆生态文明水平最高,全国排名厦门第一

第一财经 2019-04-22 13:43:33

作者:章轲    责编:汪时锋

“项目组预计今年中国生态文明指数可以突破70分,达到良好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组组长刘旭说。

“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目前,全国有哪些地方具备这些特征,并且表现优异?答案已经有了。

中国工程院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组今天(22日)发布《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二期)项目研究成果和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福建省、浙江省和重庆市在全国省区市中生态文明指数排名前三位。厦门市、杭州市、广州市、珠海市、长沙市、三亚市、惠州市、海口市、黄山市和大连市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前十位。

“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是这些地方的显著特征。”在今(22日)天上午的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组组长刘旭介绍,2017年中国生态文明指数为69.96分,总体接近良好水平。

他说,2015年至2017年我国生态文明指数得分提升显著,37个城市生态文明指数显著上升,198个城市生态文明指数明显上升。

刘旭介绍,生态文明指数以全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为单元,采用综合加权指数法评估市生态文明指数,以各市生态文明指数平均值计算省和国家生态文明指数。在等级划分上,得分80分以上为优秀(整体上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70分至80分为良好(整体上能达到国家良好水平);60分至70分为一般(整体上能达到国家达标水平);小于60分为较差(整体上未能达到国家达标水平)。

具体评估指标包括生境质量指数、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单位建设用地GDP、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强度、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共17项评估指标。

前三位省区市生态文明指数得分。资料来源:中国工程院

厦门城市景观。摄影/章轲

评估结果显示,厦门市和杭州市生态文明指数得分超过80分,已达到优秀水平。刘旭介绍,排名前列的省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整体良好,各个领域发展比较均衡,特别是绿色环境和绿色设施领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效率提升是我国生态文明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刘旭说。评估结果显示,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发挥了巨大成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取得了可喜进展。

“项目组预计今年中国生态文明指数可以突破70分,达到良好水平。”刘旭同时表示,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文明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均衡仍然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突出问题。

刘旭说,与经合组织(OECD)和高收入国家等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环境质量、产业效率、城乡协调等主要生态文明指标差距明显。另外,我国城乡协调、产业优化方面得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17项评估指标中有7项刚刚达标,城乡收入比还没达标,仅有53.68分,处于较差水平。

中国工程院2013年启动“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重大咨询项目,提出了中国未来十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在此基础上,2015年又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二期)”重大咨询项目,由徐匡迪、钱正英、陈吉宁等为项目顾问,周济、刘旭任组长,共有20多位院士、200多位专家参加研究。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院士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工程院要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新兴国家高端智库的高度,做高品质项目 、出标志性成果,以高标准咨询,促高质量发展。当前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咨询研究,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

项目组表示,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注重八项重点任务,包括培育生态产品生产,使其成为新兴产业,将生态资源资产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扩大生态生产产业的就业;坚持绿色驱动产业的生态化转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项目组还建议,将建设“零碳无废”社会目标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推动能源革命实现低碳发展,推进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循环发展;培育全民生态文化自觉和绿色生活方式;创新生态资源资产为核心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绿色科技创新工程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