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G60松江段投资已超千亿,长三角10城年底有望“一码通行” |上海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19-04-23 19:18:50

作者:金叶子    责编:杨志

截至2018年底,仅松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年均增幅37%,工业固定资产总投资超过1677亿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科技要素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从上海松江为起点,串联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的G60科创走廊,已经开始了多方面的融合探索。

去年6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这也是2005年首次举行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以来的第14次会议。

已经运行了27年多的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在此次会议上有了更深层面的合作。不仅签署了涉基金、环保信用、基础设施、信息化领域的11个合作项目,审议并原则同意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共细化了320项具体任务。

这些涵盖交通能源、科创产业、商务金融等方面的事项,目前正由来自三省一市的20名工作人员在位于上海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联合推进。

去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各领域融合速度进入快车道。从基础建设、创新要素、产业融合多个方面有了更多实质性措施的落地。

G60科创走廊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高质量发展本身就包含科技创新的要素。长三角科研人才聚集,对于以后的一体化,尤其是至关重要的产业突破上,长三角就有优势。而在应用层面,在例如G60科创走廊就是一个很好的依托。“G60沿线城市都是科技要素集聚的城市。”

摄影金叶子

当第一财经记者来到位于上海松江的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里,一台机器人手臂正用写着“智造自动化装备解放人类生产力”几个字。再往里走,可以看到脑智基地非人灵长类克隆技术、阿里云的城市大脑、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机器人等不同形式的展示。

比这些模型、展板和电子屏更有说服力的是G60科创走廊的数据。作为长三角创新要素的集聚地,2018年,G60科创走廊,九城市R&D研发投入达到1598亿元,发明专利授权38202项、拥有授权专利28万项,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816家,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62个。去年9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中国先进制造业十大代表性集群”,G60科创走廊排名第一。

摄影金叶子

在近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站采访中,上海市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G60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高奕奕对第一财经等媒体透露,国家发改委编制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把G60科创走廊纳入其中。

高奕奕指出,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数据汇聚共享方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设性地提出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模式,在九城市范围内率先实现涉及证照办理等首批30个事项“一网通办”,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信息推送服务超过82000次,提供异地咨询服务超过2000次,提供异地证照服务超过400次。

而集聚了越累越多人力、资本、技术要素的G60还按照各自的产业禀赋成立多个联盟,例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材料技术创新联盟(金华)、机器人产业联盟(芜湖)、智能驾驶产业联盟(苏州),通过联盟的“抱团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机构的开放合作,进而减少产业结构的同质化现象。

在上海松江的库卡机器人工厂,库卡中国首席执行官王江兵告诉记者,全球机器人巨头及国内龙头企业均在长三角地区设有总部基地或研发中心,机器人产能占全国50%以上。得益于这里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等传统优势,库卡在长三角共设立了5家公司(上海四家、昆山一家)。“得益于G60科创走廊,我们也能够享受到长三角的人才资源、供应链资源、行业资源和客户资源。”

人力、产业、科技要素的集聚吸引了更多企业落地。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截至2018年底,仅松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年均增幅37%,工业固定资产总投资超过1677亿元。此外,2016年至今,松江区新增市场主体约 6.1万家,其中来自江浙沪皖的企业就有2.1万家。

库卡松江工厂  摄影 金叶子

上海大都市圈

如果说科技要素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城市群、大都市圈则是空间领域的延伸。从纽约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再到东京大都市圈,都市圈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引擎。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创造了全国近1/4经济总量的长三角区域中,上海与相邻城市已形成了空间形态的城市密集地区。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2017~2035》就将上海周边苏州、无锡 、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城市纳入同城化都市圈范畴。而国务院在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批复中也明确,要“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据悉,上海已就《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江苏、浙江两省修改完善意见。

在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良看来,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长三角城市群需要在新型城市合作中培育新的发展增量、形成发展新动能。

他告诉记者,在长三角区域发展历史进程中,上海的核心地区越突出,服务越好,整个长三角发展就越好,上海大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中的“强核”。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实力越强的城市,对外辐射带动作用也大多越强,特别是在上海的毗邻地区。

例如,以上海为中心,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6个地级市一起构成的上海大都市圈总面积为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000万,地区生产总值8万亿元,接近长三角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与全国的10%。

在一体化进程中,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代表的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则为都市圈建设提供了支撑。

在省际断头路方面,2018年,长三角地区省际断头路的9项重点项目中,盈淀路已建成通车,其余8项均已开工。

而在高铁网络中,如今也是以上海为圆心,一小时便能到达嘉兴、昆山、苏州、无锡、杭州等多个苏浙城市。上海铁路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未来沪苏湖铁路项目建成运营后,有望把湖州纳入到上海1小时都市圈范围内,进一步拉近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陆铭也曾对记者表示,轨交一体化对上海都市圈的形成意义非凡,在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半径50~60公里的地方,例如太仓、昆山、嘉兴、吴江等城市,目前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的密度和东京湾这种城市群还有差距。

“若未来能将高铁和城市地铁无缝连接,以后就会有更多上海周边城市居民乘轨交来上海市中心上班,一小时跨越省市通勤也会成为常态。上海居民也可以去苏浙生活居住。”陆铭说。

在城市轨交方面,三省一市也在推进轨道交通二维码互联互通。本月底,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合肥5城地铁二维码将全部互联互通。今年年底,长三角10个城市有望实现一码通行。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正式成立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同时也是能源消费、碳排放高度集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区域。

04-01 11:28

交通运输部:去年长三角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超70亿吨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3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70.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1亿标箱,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41.5%和38.5%,集装箱铁水联运量307万标箱,占全国的比重为30%。

03-20 18:13

两会看大都市乡村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以上海浦东惠南镇海沈村为例

上海乡村产业的新质生产力不在农业生产本身,而在现有城乡格局构成的优势特征之上,为此,上海乡村的建设资金不仅在乡村风貌方面发力,更需要加大在文化创意、业态创新、乡村运营、品牌运营、农业科技等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投入,重视综合性乡村人才的培育和挖掘。要以“基本农田保护”为前提,积极推动上海特色的乡村产业新质生产力。

03-11 10:41

上海虹桥如何跃升为“世界虹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3.0(下)

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具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示范意义。

03-01 14:40

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是全国近2倍,长三角协同创新有何新进展

长三角三省一市研发经费相比2018年的5951.89亿元增长了57.70%,占全国比重达到了30.49%

01-31 16:2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