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约车市场新变数:“挑衅者”美团要转身做平台

第一财经 2019-04-25 22:22:50

作者:陈婷    责编:宁佳彦

“尔要战,便战”的互联网史上一大战役终于走向尾声。这一次,不管是跨界做外卖的滴滴,还是插足做打车的美团,似乎谁都不是真正的赢家。

“尔要战,便战”的互联网史上一大战役终于走向尾声。

这一次,不管是跨界做外卖的滴滴,还是插足做打车的美团,似乎谁都不是真正的赢家。

今年2月份,滴滴的国内外卖业务在公司业务大整改中几乎全军覆没。两个月后,美团在仅限上海、南京两地“瓶颈”一年多时间的打车业务,终于有了新的决断。

这一次,美团对外反复强调了“聚合模式”的概念。

具体来看,4月25日,美团宣布自家打车业务将在上海、南京将上线“聚合模式”,通过接入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神州专车等出行服务商,用户可以在美团一键呼叫多个不同平台的车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打车计划将以“聚合模式”在更多城市试点。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 ,“聚合模式”上线后,上海、南京的用户仍然能继续使用美团快车服务。但是除上海、南京外,未来美团打车在其他城市都将与取得合规资质的出行服务商合作,只以“聚合模式”开展试点。

美团这次对于打车业务保证了公司此前决定的延续性。

对于网约车业务,美团在去年9月上市之前就已经公开表态将不再拓展网约车业务。

今年3月份,美团在上市后的首份年报中也表示将在2019年继续降低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业务的亏损,对新业务更加审慎。

而这次从打车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成平台和平台参与者之一,也坚持了不会涉及大额补贴的政策方向。

“我们基于对目前市场变化的评估和研究做出这个决策,”有美团打车负责人透露,“新模式下,美团打车作为平台连接优质运力和海量用户,把互联网平台在用户需求理解、场景智能识别、交易技术架构、大数据实时预测等方面的能力开放出来,在提升行业整体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出行需求,提升消费者在美团平台一站式生活服务体验。”

如果撇开美团打车的两个自营市场——南京和上海,在“聚合模式”之下,美团的打车业务更像是高德搭建的叫车平台。不同点在于,高德以地图导航为入口,而美团的入口是定位生活服务平台的“吃”。

吃喝玩乐与出行的天然结合优势,此前曾将美团点评和滴滴逐步推向了对立面。

美团进入出行市场背后的逻辑是:美团点评希望在用户生活服务消费前后,顺便用其出行服务,所谓“一体化解决”。用户要消费外卖之外的生活服务,住酒店,吃饭、K歌、看电影等等,都与出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现阶段的情况是,不管是做外卖的滴滴,还是搞打车的美团,当下一家平台想要打通另一端成本都相当昂贵,结果也有可能不尽如人意。

美团上市后的首份年度成绩单已经充分展示了2018年收购摩拜以及与滴滴大战网约车的市场竞争残酷。

上述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2018年度,在排除优先股等特殊会计处理后,美团经调整的亏损净额为85.2亿元。

如果单就经调整后的净利表现来看,2018年美团出现了亏损扩大。2018年85.2亿元的经调整净亏损比去年的28.5亿元扩大了约两倍。

对此,美团方面在财报中给出的解释是主要受收购摩拜、发展出行等新业务持续投入的影响,2018年投入金额庞大的新业务投资,“某种程度上令整体盈利能力的增长幅度下降”。

上述财报也显示,美团2018年新业务及其他的毛利润为负的42.59亿元,毛利率为负37.9%,而2017年,这部分业务的毛利率为正46%。

在新业务中,去年上半年被美团收购的摩拜单车业务,以及同样是去年上半年开始正式投入的网约车业务是导致新业务亏损的重点。其中,摩拜贡献了45.5亿元的亏损。

上述财报显示,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贡献的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为15.07亿元,同期亏损45.5亿元。

目前,摩拜已经被整合进美团体系,而且业务开始更加聚焦国内市场。

有意思的是,通过并购快的和Uber的中国业务,滴滴一直被视为并购成长的寡头。

但是作为美团创始人,互联网圈中以爱思考出名的王兴曾经公开批评过这种模式,即使是在滴滴和快的合并的同一年,美团合并了老对手大众点评。

“只要客观规律存在,就会有第一第二。我们认为市场不需要一家独大,外卖领域美团外卖占61%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并不认为没有老二的空间。”王兴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认为,通过非产品竞争力和服务竞争力一家独大可能是短期的,可能会导致团队懈怠,导致消费者、合作伙伴会不满意,最后并不会发展得更好。

“你希望我们打车业务试点成功了么?希望?那你是代表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观点。”一年多前,王兴强调美团做打车只是做了一个合理的决策。

但是美团现在的打车模式和此前的决策的确走出了不同方向。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