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创新高!5月外储增61亿美元,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化是主因

第一财经 2019-06-10 14:48:50

作者:杜川    责编:林洁琛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

继4月小幅微跌后,5月,中国外汇储备恢复正增长,较4月末上升61亿美元。此外,中国黄金储备已连续第6个月增加。

6月10日早间,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5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10.04亿美元,规模达2018年9月以来最高点。环比来看,5月外储较4月末增加61亿美元,增幅0.2%。除了今年4月出现首次下滑外,中国外汇储备自去年10月起持续增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2019年5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5月,全球贸易摩擦升级、英国退欧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推高市场避险情绪,美元指数和全球债券指数有所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

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外储变动

对于5月外汇储备增加61亿美元,债券估值因素有较大正面贡献。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影响5月外汇储备额度变化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全球主要国家债券指数有所上涨,导致估值增加;二是,汇率折算影响大体稳定;三是,5月份资本流出增加,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的影响。

一直以来,美元指数的上涨会导致外汇储备中其他非美货币折算为美元时出现折价,导致储备账面下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刘建认为,“5月,欧元、英镑贬值,日元升值,粗略估计汇率估值因素对外储负向贡献有50亿美元左右。”

但刘建也表示,债券估值因素对外储有较大正面贡献,5月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等主要国家国债利率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美国国债利率从2.5%大幅降至2.1%,对外储有较大贡献。

此外,刘建认为,5月人民币汇率贬值可能带来一定的资本流出压力,但预计跨境资金流动整体平衡。据统计,5月境外机构继续净增持人民币债券,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陆股通的资金流出。

王春英称,未来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可能加大。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将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为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提供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底央行开启黄金“买买买”模式后,中国5月黄金储备规模继续增加。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黄金储备798.25亿美元(6161万盎司),4月末为783.49亿美元(6110万盎司),环比增加51万盎司。自2018年12月以来,中国黄金储备已连续6个月增加。

汇率弹性提升有助分化贬值预期

近期,汇率市场波动加大,特别是6月7日,离岸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走低,最低突破6.96关口。6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8925,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945,上个交易日官方收盘价6.9161。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走贬给官方储备造成一定程度的下降压力。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认为,5月官方外汇储备主要受估值因素对冲汇率贬值的影响。但同时,全球债券收益率下跌对储备估值影响在300亿美元左右,对外储估值构成正面影响,综合上述因素,外储5月重回正增长,保持稳定。

针对近期汇率波动,央行多位高层也密集表态,管理市场预期。

5月31日,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7”不见得要当做是汇率的底线,汇率也不必过分关注所谓整数位,中国依然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决定机制。“总体而言,如果把它(7)当作底线,这可能有点反应过度了。”

6月7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回答媒体提问,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红线”时表示,不认为某一个具体数字(汇率)会更加重要,人民币汇率是一个连续和平滑的数字。

易纲同时称,人民币增强弹性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有益,因为它发挥了经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通过汇率调整,得以平衡国际收支,得以管理人们的预期。“我认为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将继续采用这种市场化机制。”

而从近期央行多次在离岸市场发行央票等措施来看,央行并未通过大幅抛售外汇储备来干预汇市,央行的操作目标仍然从逆周期宏观审慎的角度维护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分析称,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分化单边的汇率贬值预期,汇率的灵活调整有助于缓解国际资本外流的压力,有助于反向溢出效应的发挥,有助于加强国际间货币政策协调,汇率弹性提升有助于改善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