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有了夜生活才更健康,这才是4D魔都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一财经 2019-06-26 22:10:34

作者:缪琦    责编:杨小刚

上海的夜生活,有文化。

在黄浦江岸的核心地带举办一场美食啤酒节,这是上海“东方渔人码头”市场部经理张春梅一直想做的事。

但要在上海新的标志性滨水区办一场接地气又不影响江面整体景观的美食啤酒节,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包括原食药监、工商管理等职能)、消防等多个部门的沟通都不会容易。最近上海商务委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让张春梅看到了希望。

“借助上海推动夜间经济的大背景,(和各部门的沟通)会比较顺畅。”张春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地域的特殊性,这片区域对江面有严格的把控,不能和一般的商业中心相提并论。一方面这让周边的商业和休闲娱乐项目相对匮乏,一方面也要求运营者务必做好充分的预期和规划,确保品质。

上海这座“不夜城”需要烟火气,也需要更丰富的夜生活,而如何创造与居民和谐共生的繁荣夜经济,上述《意见》作出了制度性安排。

6月4日晚,游客在豫园夜市拍摄吃生煎包的照片留念。新华社图

夜间经济2.0时代

用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的话来说,“今年九部门联合出台《意见》,是上海大力发展夜间经济2.0版”。

《意见》提出,围绕“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三个特点,打造一批夜生活集聚区,推动上海“晚7点至次日6点”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

其中第一条就明确称,要建立“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夜间区长”由各区分管区长担任,负责统筹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各区公开招聘具有夜间经济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协助“夜间区长”工作。

这意味着夜经济的城市竞争,正进一步拓展到治理层面。

作为上海杨浦区政府于5月底任命的第一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五角场合生商业地产华东区总经理邓汝舜成为了上海“夜间经济”的智囊成员——从商业的角度,为政府在打造夜生活发展夜经济方面提供建议。

像邓汝舜这样的“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在杨浦还有7位,均为具有较深行业管理经验、来自不同商业企业的负责人。他们将统筹协调全区夜间经济发展的杨浦区首位“夜间区长”——该区副区长赵亮,共同推动当地夜市的繁荣。

在杨浦区行动之前,沪上首位“夜间区长”和首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已于4月率先在黄浦区上岗。

从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来看,夜间经济是增长的重要引擎,对经济贡献良多。以澳大利亚为例,在2015年,全国的夜间经济从业人员为117万人(含兼职人员)——澳大利亚最新统计的全国人口数也不过2500余万人。

在夜间经济消费上,统计显示约60%的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北京王府井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发生在夜间。

上海的上班族和外来游客人数众多,朝九晚五之后的夜间,有闲暇呼朋引伴,成为比白天更具潜力的消费时段。

夜间经济离不开“夜市”“夜宵”“深夜食堂”,以往绕不过去的一些政策门槛,也在《意见》中加以明确和规范:在夜市现制现售、垃圾处理等方面创新管理制度,打造环境友好、放心安全、有工匠精神的“深夜食堂”;试点放宽夜间外摆位管制,在夜间特定时段,允许有条件的酒吧街开展“外摆位”试点;试点在夜间特定时段将部分夜宵街、酒吧街所属道路调整为分时制步行街,并在周边区域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夜班公交线路等。

杨浦区大学路上的小饭店。来源:杨浦区政府官网

作为杨浦区新江湾城的唯一综合型购物中心,悠方广场(上海)运营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片国际化社区尤其需要也特别缺乏夜生活的亮点。

按照已经申报的项目,悠方计划今年8月在湖畔旁组织为期一个月的夜间集市,除了商户、旋转木马等游乐设施,还会定时提供表演和爵士乐,增加符合夜生活的啤酒、冰饮等,以满足周边家庭对休闲生活的品质需求。

“生活在这里的家庭居多,很多人下班到家都挺晚了,需要更多形式来放松和家庭互动。悠方希望提供更多便捷生活配套的同时,还能在整个河畔按照夜生活的模式打造一条风情美食街。” 据该负责人称,以往之所以不敢全面落实,一是悠方距离住宅很近,担心夜市经营遭到居民反感或排斥;二是如果要更多做餐饮业态,和工商等部门也要做充分的沟通,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如果能借助夜间经济的规划,把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解决了,无疑将提升整个社区的国际化氛围,对于区域其他衍生经济亦有帮助。

就目前的挑战来说,交通问题仍然需要政府的支持。“常规的夜市一般是到凌晨3点,上海已经将轨道交通延长到凌晨1点。这是较大的改变,但仍不能覆盖全部时段。”该负责人提出。

除了与城管、消防、市场监管等各部门的沟通,在清洁、卫生、噪音等问题,运营方本身也需要做出合理且更细致的规划。比如,点缀夜色的重要元素音乐、灯光,需要调整到合适合理时间段和音量,提前和周边物业沟通获得理解和认同。

作为夜上海特色消费示范区,黄浦区“上海158坊”在2018世界杯期间,成为了“魔都”夜间出行热度最高的地点。在世界杯期间,这里的餐厅和酒吧单日流量达3500~5000人。

158坊运营方上海大同延绿置业有限公司首席运营顾问古塔尔(Zane Goutard)建议称,目前夜间活动的行政审批涉及众多政府部门,希望审批环节和过程能够进一步精简。该公司的运营总监王功鸣则认为,黄浦区的商圈之间相隔较近,如果有专门的夜间公交车班线,就可把老码头、外滩源、兴业太古汇、158坊等商圈串联起来。

夜生活关键词

正式文件的出台,让魔都渐淡的“烟火气”有了恢复的动力,但和以往过于“烟火气”的外摆位和小商贩相比,上海希望找回和激活的是更具有品质,也更注重创新的方式和业态。

2018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季”开幕仪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新华社资料图

邓汝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认为的夜生活,更多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方式,也是和健康挂钩的,“夜生活就是晚上的生活形态。这种生活,不是传统的灯红酒绿,而是健康的生活。”

下班后的夜生活,可以是健身,和热爱运动的朋友一起夜跑或夜骑,也可以去看一场话剧、听一场音乐会,甚至可以在24小时开放的深夜图书馆开启一段夜读。这些形式及其品质,都将随着夜间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提升。

邓汝舜和他的团队此前就建立了不少社群,有体育运动,也有亲子活动,有社交媒体的线上互动,也有实体的见面活动。不少活动的时间都将从白天延伸到6点以后的夜间。

既是策划者也是参与者的邓汝舜喜欢烹饪,因此经常参加由五星级大厨组织的烹饪培训课,“白天没有时间,晚上也可以参加。这些活动逐渐会延伸至更晚。”

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的夜生活集聚区建设目标,邓汝舜他们计划在最近推出系列主题活动“Youngpu夜生活”,包括屋顶音乐节、户外啤酒节、深夜火锅节、上海夜读等。

文化显然是上海夜间经济的另一个关键词。《意见》指出,上海将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引进培育沉浸式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夜间文化艺术项目,对深夜影院、深夜书店、音乐俱乐部、驻场秀等夜间文化娱乐业态秉持包容审慎态度,并积极开发浦江夜游、博物馆夜游等多元化都市夜游项目。

去年10月19日,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图为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拍摄的演出现场

2004年就在158坊创办了爵士酒吧的任宇清认为,上海的夜生活很大部分是被文化支撑的。“一提夜生活,一些人会认为不健康,但上海的夜生活不是纯娱乐型、发泄型的内容,也不是泡脚、搓澡、看电视这类的内容,真正拉动上海夜生活的核心力量是文化。”他这样说。

任宇清把这些充满文化演出的酒吧视为一个个“文化根据地”,再往上才是剧院、大型节庆活动。他建议政府部门把新兴演出场所区分开,鼓励更多场所办更好的演出,同时支持引进一些经典、前瞻性的艺术内容,让夜上海的艺术文化更加丰富多元。

同样是首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创智天地项目总经理陈丽丹最希望吸引的是年轻人。在杨浦的网红街区大学路上,目前已经分布着80多家商铺,涵盖露天咖啡馆、文化书店、特色餐饮、创意零售等多种业态。经过十多年打磨,如今成为创业创新群体和年轻人夜间消费的新去处。

她表示,其中不少形式都适合做夜间经济,“原来没想到开那么晚,如果年轻人喜欢这些业态,会考虑把时间拉得更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