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将推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举措:争取开放项目先行先试

第一财经 2019-07-22 20:02:43 听新闻

作者:胥会云    责编:秦新安

最新通过的《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提出,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在“外资33条”、“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之后,上海又将推出新一轮的服务业扩大开放举措。

7月19日举行的上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提高上海服务业改革深度和开放广度,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五个中心”建设能级。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构筑国际人才集聚高地,助力上海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这也意味着,上海将加快服务业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

服务业开放大趋势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年5月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介绍,2018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2.2%,高于第二产业11.5个百分点,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行业部门和经济增长主要的驱动力。

也因此,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积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成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也有利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不过,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长期保持逆差。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二位。其中,服务出口17658亿元,进口34744亿元。

尽管总额规模创历史新高,但2018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只占同期外贸总额(30.51万亿元)的17%。

而上海在全国服务贸易总量中占比颇重。以2017年数据来看,上海服务贸易总额1955亿美元,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量的28%,位居全国第一。

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把优先发展服务贸易作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要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举措之一就是要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支持特定区域率先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从国家层面来看,需要上海做好风险压力测试,进一步推进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肖本华说。

今年6月25日,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杨朝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结合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和缩减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快推动上海服务业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

近年来,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在全国扩大开放举措持续出台的同时,上海也连续出台相关举措,以创造一个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从2013年起,上海在6年时间里,通过从190项压减到了37项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持续推进了对外开放的压力测试。

基于越来越短的负面清单和越来越大的开放度,从2013年9月至2019年4月,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新设外资企业1.1万多户,占比从自贸试验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

而即将启动建设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也将为上海推进新一轮服务业开放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落实情况汇报,支持自贸试验区在改革开放方面更多先行先试。会议提出,抓紧研究在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服务业开放的举措,为更高水平开放积累经验。

7月17日,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听取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汇报。

会议指出,要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积极探索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聚焦关键政策,体现操作性;聚焦整体突破,体现系统性;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体现精准性;聚焦重点产业发展,体现导向性。

上海服务升级加码

从2017年的“外资33条”,到2018年的“扩大开放100条”,再到2019年将要出台的《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肖本华说,上海这几年的对外开放呈现了务实和纵深推进的特点,推动了上海外向型经济取得有力进展,对外贸易稳中有升,利用外资企稳回升,金融开放稳步推进,国际营商环境整体优化取得新的突破。

以服务贸易为抓手加大开放力度,做大做强“上海服务”,推动了上海实现利用外资的结构效益“换挡”,也推动着上海转型升级,提高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上海应进一步强化服务业方面的优势,也需要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肖本华说。

接下来,外资还将迎来政策面的更多利好。

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了11项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涉及银行、保险、券商、信用评级等多个金融领域。这些开放措施不仅使得相关领域的准入限制放宽,而且开放时点也实现前移。

比如,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的过渡期,由原定2021年提前到2020年。

随着7月31日的到来,全国版的负面清单、自贸区版的负面清单,以及外商投资鼓励清单将要落地;《外商投资法》于明年1月正式实施,下半年将是我国继续扩大改革开放政策密集出台的关键时期,也将使得外资服务业获得一个更大的中国市场。

一系列开放的加码,也为身处开放型经济体制压力测试区的上海,提供了更大的开放空间。

基于上海已有的产业基础和更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上海的策略是,争取开放项目在上海的先行先试。

比如,作为金融资源的集聚地,上海在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外资金融机构占上海所有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近30%。6月10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时任上海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郑杨表示,在之前向金融监管部门上报三批共31个金融业开放项目后,近期又将上报第四批8个项目。

先行先试的效果,也正在持续显现。

今年5月30日,上海举行外商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有38个项目,投资总金额达492亿元。这其中,就包含了首创性的项目:美国摩根大通公司投资8亿元人民币,在上海设立中国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在上海设立中国首家外资控股保险公司。

不仅是全国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外资控股保险公司的设立,去年以来,上海还实现了特斯拉新能源整车项目、穆迪(中国)有限公司等的落地,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信用评级等开放领域零的突破。

由此,上海正在形成总部经济为主、服务经济为主、研发经济为主的利用外资新格局。

今年上半年,上海外资规模保持增长,呈现“快中趋稳”之势。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设外资项目3247个,同比增长49.2%;合同外资228.63亿美元,同比增长6.3%;实到外资97.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9%。

而从结构上看,科技服务业已成为上海吸引外资增长最快的行业,上半年,实到外资8.1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倍,主要集中在电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研发等领域。与此同时,以百时美施贵宝、苹果电脑等企业为代表,上海上半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3家,其中亚太区总部14家,新增外资研发中心8家。这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实到外资30.72亿美元,同比增长9.4%,占上海上半年实到外资总额三成以上,成为上海实到外资两位数增长的第一大推动力。

“上海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应率先推进制度型开放,利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的契机,营造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制度环境,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外开放。”肖本华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