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要持续推进制造业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第一财经 2019-07-24 13:25:32 听新闻

作者:邵宇    责编:任绍敏

作为中国经济开放的桥头堡、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和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上海必须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好带头与模范作用。

对于经济数据,存在一个较大的误区,即对于“重要性”的理解,往往基于数字的大小,或所占份额的高低。比如,要回答哪个产业对上海最重要,一般做法是将上海的GDP进行分解,看三大产业的贡献。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上海的GDP总额是32680亿元人民币,一二三产业所占的份额分别是0.3%、29.7%和70%,所以得出结论,第三产业最重要。当然,这个结论不能算错,但仅仅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重要性,则可能出现偏差,高估第三产业的重要性,而低估第二产业的重要性。且不说第二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作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并非分离,第三产业的产出很多是衍生于第二产业的。比如第三产业的金融服务业就与制造业密切相关。

对于上海的定位,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实际上应该是金融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结合,二者不可偏废,相辅相成。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才是一条金融服务实体,自主、良性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人类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当前已经形成了中、美、德三足鼎立格局,各自作为亚洲、美洲和欧洲三大产业链的核心而存在。2019年2月7日,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发表文章——《美国将主宰未来的工业》,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量子信息科学和5G四大产业纳入其中。针对高端制造业和量子信息科学,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分别于2018年10月发布了《国家在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规划》和2018年9月发布了《国家在量子信息科学上的战略概述》。除此之外,德国在发布工业4.0计划之后,2019年初又发布了《国家工业战略2030》,倡议欧洲国家应该形成合力,参与全球竞争。

二次世界大战后,制造业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日本、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和中国内地都是受益者。其原因在于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在本轮科技革命中,随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和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普及应用,部分先进制造领域向发达国家回流的“逆转移”趋势初现端倪。未来一个时期,国际上围绕市场、技术、资本和产业转移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赢一场没有硝烟却关乎民族未来的产业制高点争夺战。

作为中国经济开放的桥头堡、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和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上海必须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好带头与模范作用。某种意义上来说,若上海落后了,就是中国落后了。上海必须认识到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性,绝对不能将其孤立来看,因为产业的分类本就是人为的。

一方面,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因为制造业本身就是创新密度较高的产业。先进制造业的企业创新具有技术更密集、竞争性更强、产业链更长、集中度更高的特征,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象征。

另一方面,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既可以借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本优势,又可以带动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借科创板开设的契机,上海应该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得天独厚的优势,培育出一批在全国和全世界都有竞争力的科创企业。

总而言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一,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其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能为传统产业提供优质的技术保障,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其三,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配套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第四,由于创新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培育新的商业模式。

当前,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势与劣势共存:优势方面,上海制造业发展基础全国领先,制造业转型比全国早5年,通过企业间兼并重组,上海的产业组织、产业分工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业已接近 70%;而劣势方面,从民营经济和创新环境来看,还有待继续提高。上海央企、国企、外资占GDP比重达75%,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跟外省市比还有一定差距;土地、人口、生态环境、城市安全,是上海制造业发展的四大刚性约束。如何取长补短,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当前应该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尽快培育一批新的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加快上海制造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升级。

(作者系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