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彭博李冰:波动不影响外资增配人民币债券,延长交易时间成重要诉求

第一财经 2019-08-23 19:01:22 听新闻

作者:周艾琳    责编:于舰

将汇率对冲成本计入后,五年期中美国债利差为40bp,国开债为73bp,而印尼国债为-80bp。

7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境内债券规模首次超过2万亿元,是中国债市的一个新里程碑。8月,中国市场迎来利率、汇率的“双波动”。这究竟对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有何影响?外资青睐哪些品种?如何进一步加速并便利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针对上述问题,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李冰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尽管汇率对冲成本目前有所上升,但外资增配人民币债券的决定或趋势并未因此而改变。“将汇率对冲成本计入后,五年期中美国债利差为40bp,国开债为73bp,而印尼国债为-80bp。可见,人民币债券的相对吸引力仍强。”

8月23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等三部门发布了关于延长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交易结算周期的联合通知。李冰对记者称,延长交易结算周期是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投资者在结算操作方面提供更大灵活度。“期待更多便利境外投资者举措推出,比如延长交易时间目前已经是外资的另一个主要诉求,24小时交易也将会使全球债券具有高流动性和交易便利性。”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逐步延长交易时间已在监管的考虑之中。

汇率、利率波动难阻外资购债

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破7,后来又有回调,市场人士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将持续增强;8月20日,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首度亮相也标志着“利率并轨”改革的启动。

8月以来,新兴市场股、债整体而言都较前一段时间面临一定赎回压力。不过李冰对记者表示,即使人民币波动,中国债券收益率依然有吸引力。随着投资者越来越担忧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各国央行纷纷超预期降息,市场资金涌向避险资产。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去年10月的3.25%高位跌至近1.5%。目前中美利差接近150bp,达到2017年下半年水平,明显高于中美利差的中枢水平。

彭博数据显示,全球负收益率债券的总量不断创出新高,已经突破15万亿美元。根据穆迪的评级,在所有评级不低于中国的经济体中,中国国债收益率最高。

不过,由于近期汇率波动、加上美元流动性宽松,美元/人民币汇率1年掉期升至300点附近,导致外资投资人民币债券的对冲成本上升,“但这并不会改变外资增配人民币债券的决定。”李冰称。由于境外投资者很多通过掉期交易将美元换成人民币后投资中国债市,因此掉期成本也是考量之一。

“变化可能在于,外资会延长融资成本的锁定期限。例如有些机构以前倾向于锁定7天的人民币融资成本,现在可能会延长到6个月等。”他称。

7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首次超过2万亿元,其中国债仍是首选,约占全部外资持有量的六成。但新趋势在于,政策性银行债成为投资新宠,外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持速度,境外机构持有国开行债券量在过去一年内增长62%,同期,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国债和农业发展银行债券各19%。

在李冰看来,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对债市长期利好。因为新机制创造利率下行空间,将带来债市收益率下行的契机。同时又可以延缓利率下行的速度,使中国债券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利差优势。未来,银行可能会增加债券的购买量。

延长交易时间成外资主要诉求

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从今年4月起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将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完成在该指数中的占比约6%。这次纳入也使得外资增配中国债市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延长债市交易时间已成外资的重要诉求。

“之前我们去全球多地进行投资者路演,对于投资中国债市,延长交易时间是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李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全球的惯例是,做市机构会在纽约、伦敦等全球各地派驻交易人员,存在一个全球交易风险敞口(Global trading book)的概念,例如纽约交易员下班后就会把他的风险敞口转交给亚洲,亚洲下班后转交给伦敦,这是一个24小时的循环交易机制。”李冰说。

对于中国而言,这也许将是未来的必经之路。“美国作为最成熟的交易市场,15年前的美债也并不是24小时交易的,例如15年前机构只在纽约时间段报价,交易员回家了就不报价了,也就没任何交易了。但最后在各方的需求推动下,美债市场变成24小时交易的市场。”李冰表示,中国延长交易时间的可能性很大,最初可能无法直接延长至24小时,但可慢慢过渡。

持续吸引外资任重道远

吸引境外机构长期投资中国债券市场仍任重道远。

在过去5年,中国债市逐步开放。李冰表示,未来一系列制度仍需完善,例如明确3年后的税收制度、提高做市商能力、发展评级市场、提升新发行债券信息透明度、丰富衍生品工具 (CDS 、IRS、国债期货等)。

李冰说,“国债、政策性金融债是外资试水的开始,未来将逐步轮动到高评级信用债、中低评级信用债等,这意味着风险敞口扩大,会提升外资管理市场和信用风险的需求。”

在李冰看来,如果中国信用债要被纳入国际指数,关键之处在于改变评级机制,“境内评级方法论做的评级如何与国际机制并轨?如何让境外投资人更顺畅了解到中国境内的债市风险?也并不能简单将境内的2A评级直接和境外的2B并轨,而是需要慢慢找到一套本土化评级标准。”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