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社论:“稳投资”重在实效

第一财经 2019-09-05 22:16:27 听新闻

作者:社论    责编:杨小刚

在“稳投资”中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作用,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在“六稳”中,“稳投资”是一个重要方面。近来,继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投资”之后,9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投资方面再次进行专题研究。

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措施更加具体,指向更加明确。其中包括,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扩大使用范围等。据一些研究机构的预计,2020年提前下达的专项债额度最高可达12900亿元。

虽然地方政府专项债只是国家整个投资盘子的一部分,但此时决定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无疑反映了加快加大投资、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紧迫性。无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均离不开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尤其要在“稳投资”中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作用,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可以预见的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等举措,将有利于专项债更快使用见效,促进地方政府优化安排项目进度,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规模。

这里要强调的是“稳投资”重在实效,也就是要形成有效投资。有效投资不仅强调投资方向正确,也注重投资效率。

首先,在投资方向正确方面,要防止在加大投资力度背景下,地方上项目一哄而起,并因此导致无效及“半拉子”项目产生。这在历史上有不少教训。为此,就要在投资方向上形成“负面清单”,就提前下达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而言,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

事实上,近两年专项债的近七成资金投向了土地储备和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其中土地储备占了三成多。因为发债用于土地储备可以为地方卖地筹集更多收入,这就是地方非常依赖的土地财政。以今年6月份发行的5268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投向为例,投入土地储备约1903亿元,占比约36%。投入保障性住房、棚户区区改造约1849亿元,占比约35%。

同时也有“鼓励清单”: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总体上要求项目必须有收益,要优选经济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群众期盼、迟早要干的项目。

其次,投资必须有效率,“效率就是金钱”这句话永远都不过时。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两条“时间概念”上的措施: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上;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

但是,需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现在,在地方政府财政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有钱花不出去,尤其是一些地方发债资金长期闲置在账上花不出去,白白支付巨额利息。二是,有了钱乱花,没有钱也敢花。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工作的“绩效”,用有限的财政实力做一些“一刀切”的过头事。比如,有的县为了所谓环保目标取缔网箱养鱼,为此需要付出几十亿元财政补贴,而财政又拿不出这么多钱,以至于该县重新成为财政贫困县。

按照“资金跟项目走”的要求,专项债额度向手续完备、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项目倾斜,这一条无疑为一些地方政府“乱花钱”或“钱花不出去”戴上了紧箍咒。为此,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项目评估体系,不能单纯为效率牺牲其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投资的需求依然巨大,也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抓手。要发挥好投资的重要作用,关键是要紧扣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选准投资领域和项目,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