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8月国民经济“成绩单”揭晓,多家机构火速解读丨大事记

第一财经 2019-09-16 14:39:33

作者:一财资讯    责编:罗懿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19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宏观经济数据。对此,多家机构火速做出解读。
鲁政委:8月经济数据趋稳 消费市场呈现三大特点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19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宏观经济数据。其中,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2%,比上月加快0.13个百分点。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96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0628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对此,多家机构火速做出解读,以下为要点汇总:

鲁政委:8月经济数据趋稳 消费市场呈现三大特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8月份的数据来看,整体上我国内需在国际环境变化的背景下表现出了很强的稳定性。具体来说,如果从国民经济的三大行业来讲,服务业表现的比其他行业更为稳定,第二,从消费投资外贸来看,消费这部分也比其他的行业更为稳定,而从销售来看,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的这些销售,包括高科技这些领域都有更快的增长,其中呈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快于城市,二是服务快于有形的制造业商品,三是线上快于线下。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建议及时启动降息

从需求方面看,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都有所回落,基建投资仍较低迷。下阶段,随着对制造业和民营营业信贷支持力度的加大,有望修复企业信心提振生产。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5%,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稳定形成一定支撑。从主要指标上看,房屋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累计增速都有所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增速已经连续7个月负增长。在“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房贷利率不会降低等政策引导下,信托、按揭贷款等资金渠道收紧,房地产融资约束增强,高增速的保持将具有压力。

总体上看,8月,国民经济基本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也要注意到,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加,政策调控难度提升。下阶段,提振内需对经济稳增长十分重要。财政政策要继续加力提效,继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落实专项债相关政策,充分动员社会资本等资金,拓展基建资金来源,促进基建切实发挥托底作用。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一方面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我国降息时间窗口已开启,应尽快下调MLF利率,通过新的LPR形成机制,引导贷款利率下降,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定经济增长预期。

华泰宏观:全年消费不悲观,预计仍有韧性

华泰宏观认为8月的台风等异常天气、以及环保限产等因素,对工业生产形成了一定负面影响。8月下旬公布的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部分行业盈利累计同比增速呈现修复迹象,可能是前期减税降费积极效应的体现。该机构表示,今年四季度或是PPI同比的阶段性低点,PPI和工业企业盈利有较强正相关性,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望在今年末至明年初同比转正,继续关注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及效应体现。未来企业盈利的修复或有望提振生产信心。

该机构认为,汽车消费处于筑底阶段,下半年汽车基数渐高也有影响,预计未来汽车对整体消费仍有拖累,但随着二阶拐点出现负向拖累有望逐步缓释。该机构认为,年内社零当月数据可能出现波动,但累计同比数据将总体趋稳;各类消费刺激政策频出,主要布局在挖掘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结构和推动消费升级等方面,符合用供给侧改革解决总需求问题的思路,但对整体消费提振有限。对全年消费不悲观,预计仍有韧性。

今年基建投资呈现出结构分化特征,铁路投资较为强劲,华泰宏观认为主要源于中央财政支持、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而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主要是市政工程类)1-8月同比增速仍在零附近,地方政府基建资金来源仍然受限。国常会提出要加快专项债发行安排、形成有效投资,该机构认为政策对冲对于基建投资有一定正面意义,但年内短期呈现明显正面影响的可能性有限。预计年内基建投资继续体现结构分化,总体增速较难出现大幅上行。

房地产开发投资自4月以来的高点,5-8月已经连续四个月增速回落,基本符合预期。华泰宏观认为此前房地产投资增速维持高位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土地购置支出滞后计入投资的因素,其二是建安投资相比去年有所回升。在资金链压力下,未来建安投资增长的持续性仍然存疑。仍然维持房地产投资未来下行的判断。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