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何再次“闯关东”?多听听年轻一代的声音

第一财经 2019-09-27 10:56:02 听新闻

作者:王巍    责编:任绍敏

看东北的未来,要给东北更多的可能性,要让更多“调皮捣蛋”的想法在东北试验、容错。闯关东,首先是思想上要有新的突破。

我是东北人,长期从事财经领域的工作。东北振兴中央高度重视,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东北的历史。历史上东北曾有过多次经济崛起,不了解历史经验,是很难创造未来、真正提振东北信心的。

闯关东是一个老词,当年为什么闯关东,有很多原因,用今天的话说首先还是因为开放。

从历史角度看东北

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及南洋通商大臣,三口通商大臣驻天津,管理牛庄(辽宁海城)、天津、登州(烟台)的通商事务。这是东北开放的起点。

东北第一次经济崛起和铁岭人赵尔巽有关。他在东北做过多年盛京将军,1911年任东三省总督。牛庄开关之后,他在东北陆续开了几十个地方海关,采用地方政策,严格来说“瞒”了清政府。当时东北几乎所有城市事实上都开放了,相当于贸易自由区。俄国、日本、韩国、英国都进来了。东北的大豆、油染布、酒厂等全面开放。今天我们熟悉的沈阳古瓷牌香烟就是1911年英国人在沈阳建立的烟厂生产的。

赵尔巽的第二项改革,是把满清的皇家土地也就是官田推向市场,通过买卖变成私人的,这是了不起的改革,处理不好要掉脑袋的。东北的土地在19世纪90年代到上世纪初自由开放,这就为人口大迁徙带来了基础。他还在沈阳建立了东北官银号,然后财政统一。

赵尔巽的第三个改革,是鼓励全国人民到东北来逃荒。当时全国水灾,加上义和团运动和之前的太平天国运动,山东、河北深受影响。大量灾民跑到东北,东北欢迎灾民,鼓励建房,给予补贴,支持青壮年劳力。这是闯关东的重要背景。

当时还有个情况很有意思,只要有人告诉赵尔巽,其他地方有什么好政策,他就说拿到东北先干。

此外,在俄国、日本争夺东北铁路时,赵尔巽提出要抢建中国的铁路。当时日本人控制了大连港,中国控制的是锦州和营口两个港。营口港是民间的,锦州港是官方的。赵尔巽全力推动大豆生产,东北大豆曾经占全世界60%的销量,皮草也很厉害。这时候的东三省经济是领先全国的。

东北经济崛起,交通条件很重要。俄国1891年开始修西伯利亚大铁路,它缺出海口,提出穿过东三省修一条道,就是T字型的大铁路。为此李鸿章同意签了《中俄密约》,这在今天看是不平等条约,但没有这条铁路就没有齐齐哈尔、大连和哈尔滨。大连100年前是一个叫青泥洼的小渔村,哈尔滨、大连和长春都是由于铁路才出现的。

因为这些原因,就出现了闯关东这一人口大迁徙。1860年,东北正式开关时,大约只有300万人,1945年统计有4000万人。3700万人在不到100年内迁徙到东北,全世界都没有这么厉害的人口流动。欧洲人去美国,100年内才去了3400万。

在赵尔巽之后,东北本土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叫王永江,做过财政厅长,也做过省长,给张作霖出谋划策。他抓修铁路,修了七八条地方铁路,他也是最早的金融家之一,鼓励成立私人银行,统一货币,发奉票,当时奉票在韩国、日本都流行,整个东三省和俄国都可以用奉票。后来宋子文帮蒋介石也是学王永江。王永江在辽宁帮着张学良打了两次战争,全是靠发债券,同时做铁路建设。

在伪满洲国时期,在鞍山发现了铁矿,在抚顺建立了现代煤矿,铁矿煤矿互动,奠定了东北的矿业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几乎在所有工业领域都领先全国。东北是资源大省、重工业大省,而且是战备大省,所以没搞轻工业,没太管消费生活。改革开放后,民生消费驱动,东部和南部沿海起来了,东北慢慢掉了下来,成了“老大难”问题。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个“老大”的贡献,沈阳产业金融博物馆里有一张图,仅沈阳市一个城市在1950年到1980年间,就有超过50万技术工人支援全国,全国各地有100多个项目有沈阳的投资,各地的显像管厂、制药和机械制造企业,很多都是从沈阳一个城市出来的。比如东北制药总厂起源于日本在沈阳开的武田制药,新中国成立时分了一半到上海,就是后来的上海医药集团。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再分一半到湖北,就是湖北医药集团。80年代经济改革再分一半到石家庄,就是今天的华北制药。

东北的未来最重要的是听市场的

这些年我一直关注关于东北的各种讨论,我的基本感觉还是“刻舟求剑”,就是希望做特区,希望用国家政策。事实上,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美国的底特律,都曾领先过,后来都沦落了,所以不能简单地靠某个政策,以为这样就能点石成金。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听市场的,要看未来的市场在哪里。

主导未来的力量是什么?一个是互联网革命。我前几天参加阿里巴巴20周年庆典,阿里巴巴从一个曾经被质疑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第二种力量是全球化的力量。全球化时代,一个地方有没有资源不重要,有没有资源获得能力才重要。日本没有资源,但可以在全世界收购资源。迪拜在一片沙漠下也做成了现代化城市,而且人气非常旺。

第三种力量是80后、90后、00后的力量。他们是自我选择的一代,会给你面子,会听你话,但内心有自己的选择。

东北的未来要听互联网年代的召唤,全球化的召唤,年轻一代的召唤。如果振兴东北的论坛请的都是35岁左右的人来主讲,会更有价值。应该让他们来主导我们的思想,让他们来决定未来东北应该怎么生存。

用传统思维看东北,总觉得衰落了,有点遗老遗少的观念。我不喜欢参加50岁以上的人组织的论坛,我喜欢80后组织的论坛,我感觉下一代比我们阳光,比我们有更多选择,我每一次参加他们的活动心情都特别振奋,觉得有希望。

我们现在的功利主义太强,看东北发展都是用“能不能产生GDP”、“能不能留住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东北就应该持续成为大机器,充满肌肉,有这个必要吗?东北有过青春期,现在能不能有一段更年期?

要相信东北的自调整能力。不一定和别的地方是一样的道路。乔布斯到印度待了一段时间,最后成就了iPad的想法,他从印度获得了灵感。我们今天的问题其实不是GDP的问题,是有没有新的价值观和文化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价值观传达给世界的问题。看东北的未来,要在这个背景下,要给东北更多的可能性,要让更多“调皮捣蛋”的想法在东北试验、容错。因为未来绝对不是我们思维的延续。闯关东,首先是思想上要有新的突破。

(作者系中国并购公会创始会长、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秦朔朋友圈”微信朋友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