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订阅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复合消费场时代,如何最大化实现内容赋能电商?

第一财经 2019-12-20 22:36:08

作者:CBNData    责编:陈玉桦

如何在用户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吸引潜在消费者?龚萌菡认为,内容可以解答这个难题。复合消费场下,新的消费链路内容可以关联到每一环,捕捉消费者的注意力。

复合消费场时代,如何最大化实现内容赋能电商?

2019年12月20日,由第一财经、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主办的“顺流而上·2019第一财经数据盛典”在上海举行。本次盛典,集结各行各业的先行者与观察家共计三十多位重量级嘉宾,以及上百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和消费品牌,聚焦“增长”主题,共同勾勒出2019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领域最生动的图景。

作为国内消费大数据研究的领军者,CBNData旨在通过一年一度的数据盛典,搭建起国内最大的数据价值共享平台,用数据连接起企业间共赢的商业生态,聚力推动数据价值共享。现场近1000名行业缔造者、推进者、参与者,及媒体记者齐聚一堂,一起专注人群、流量、商品三大关键势能,立足消费数据视角,共同寻找消费下一个增长点。

盛典现场,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与阿里妈妈联合发布《新消费引爆新增长——复合消费场趋势报告》。基于CBNData消费大数据、阿里妈妈数据基础,在消费者需求扩大,渠道选择多元化的背景下,研究复合消费场时代的“C位利器”,洞悉IP赋予品牌的高流量与强裂变,同时分析线上消费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CBNData高级数据分析师龚萌菡)

(阿里妈妈内容商务总监李丹丹)

CBNData高级数据分析师龚萌菡表示,近年来,新消费一词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视野,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释放了更多的消费需求,驱动复合消费场的诞生,给品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消费已经连续五年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消费前景广阔。网络购物已成为常态,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规模已达到6.39亿。线上渠道对消费增量的影响不断深化。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4.82亿元,同比增长14.8%。

与此同时,消费体验在不断重构,消费场景不断泛化,消费者也面临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择。龚萌菡认为,新消费催生复合消费场,并产生了更为细分的消费人群,如下沉群体、Z世代、银发一族、千禧一代的爸妈。同时,因为触达渠道越来越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也被分散。复合的消费需求、场景的泛化,导致消费者的决策链路变得越来越难以琢磨,从而给产品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那么,如何在用户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吸引潜在消费者呢?龚萌菡认为,内容可以解答这个难题。复合消费场下,新的消费链路内容可以关联到每一环,捕捉消费者的注意力。

龚萌菡指出,完整的优质内容产生需要内外兼修,于内需要有强硬核的内质,于外渠道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优质渠道的建设对于实现最大化的赋能很重要。不过,这还不够。龚萌菡认为,多元内容渠道触达消费者后,越来越多的品牌会选择大数据营销工具,以实现更高效地触达消费者的目的,从而推动品牌与消费者加深关联。

回归内容本身,IP所带来的价值也是今年讨论的热潮。当前的IP已有了新的定义,成为高流量、高购买、强裂变、好口碑的口号。IP自带强大的粉丝基础,可以实现让消费者从直接种草到购买的直接链路,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消费力。

此外,高价值的IP也能实现高流量和强裂变。比如影视IP带来的销售高潮;动漫IP和品牌进行联名合作;直播、名人带货和KOL直播所带的消费势能;还有节日IP,比如天猫双十一。

龚萌菡指出,希望未来在IP价值的深度变现环节,可以用数据赋能,帮助品牌精准地找到合适的IP,同时基于阿里妈妈强大的数据优势资源,包括阿里云可以提供全链路的运营IP,来实现IP选择的深度应用。

据龚萌菡介绍,CBNData与阿里巴巴联合发布的IP消费影响力榜单,正是基于过去一年各大IP相关消费者的消费深度和消费行为,从IP的消费辐射力、影响人群、购买力、消费转化率等五大指标深度、立体探索了不同IP所带来的消费影响力。通过这一指数见证过去一年当中有着优质表现的高价值IP。

阿里妈妈内容商务总监李丹丹表示,今年非常有幸和CBNData共建这一榜单。双方合作的初衷是,基于阿里巴巴平台,把IP消费转化能力的真实数据公诸于众。据她介绍,榜单数据可分三类来看,分别是影剧综IP、动漫IP以及文创IP。

李丹丹透露,除了上述IP,体育IP、名人IP也在研究之列,后续还将丰富维度,比如增加性别、年龄等细分数据。此外,希望未来能够增加更新频次,将公开数据提供给消费者和营销专家,帮助达到其实现更好的营销效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