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明年经济怎么走?这场“国”字头的会释放大量信息

国是直通车 2019-12-25 20:18:48

责编:罗懿

“明年我国经济发展可能遇到更大的下行压力、面临更复杂的局面”,在高层作出上述判断后,中国如何应对下行压力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2020年将至。在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经济将走出何种轨迹备受瞩目。

中国新闻社近日主办的国是论坛2019年会上,多位大咖就明年中国经济政策和走向发声,释放出大量重要信息。

下行压力怎样应对?

“明年我国经济发展可能遇到更大的下行压力、面临更复杂的局面”,在高层作出上述判断后,中国如何应对下行压力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原因既有国外因素,也有国内因素。从外部看,主要是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特别是受贸易摩擦影响;从内部看,主要源于中国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的攻关期。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

对此杨伟民指出,逆周期调节“既不能大水漫灌强刺激,也不能小水灌溉无感觉”。具体而言,积极财政政策的要点是提质增效,要在财政收入增长减缓条件下保持逆周期调节力度,就必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稳健货币政策的要点是灵活适度,即根据短期经济运行的边际变化,针对不同问题应用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则指出,宏观调控依托的工具、手段,是双重的。既要有逆周期调节,也要有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合理区间”既要有量的要求,也要有质的规划。除了GDP增速,还要考虑就业、民生改善、区域发展等,要把经济下行的压力转化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

实体经济是构筑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中国经济要顶住下行压力,就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防止出现脱实向虚、产业空心化等问题。

“只有把实体经济搞上去,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今年1至10月,全国实现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人民币,在确保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

他强调,未来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释放减税降费政策红利。

金融发展有何新动向?

即将过去的2019年,中国金融开放迈上新台阶,各领域外资准入门槛持续降低。下一步,金融发展还将有何动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表示,要把握好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时机和步调,在守住风险的前提下与更高水平的开放标准统筹平衡。稳步金融市场开放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走,实现开放从商品市场到要素市场,再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

但正如此前官方曾多次强调的,金融市场开放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建立在有效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基础上。

陆磊表示,要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我们一直采取‘先经常后资本、先长期后短期、先机构后个人、先流入后流出、先直接后间接’的渐进式思路有序推进。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开放道路,是应该长期坚持的路径选择。”

随着扩大开放稳妥有序进行,近年来中国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市场市值世界第二,债券市场余额世界第三,保险业保费收入世界第三。仅从绝对规模的角度看,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已经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但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难以满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说,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金融供给的效率。经济结构优化,要求金融资源配置重心进行转移。让经济的发展惠及居民群体,要求金融加大对民营、小微、“三农”等金融薄弱环节支持力度。

他指出,为了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中国金融机构要努力做好“四个增强”,即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增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增强全球服务的能力,增强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

中国市场吸引力何在?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外资对中国市场信心如何?

回答这个问题,可用一组数字作答:2018年,中国吸收外资额达1349.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1-11月份,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243.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并持续向全球投资者释放红利。

“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无可替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预计, 2020年,中国吸引外资金额或将达到1400亿至1500亿美元,稳居全球吸引外资第一位。

他表示,四大因素将为此提供支撑:一是明年1月1日中国将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二是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三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带动;四是全球生产要素的重组。

魏建国同时指出,明年中国吸收外资将呈现三个特点。首先是外资项目将出现大中小项目共同发力,明年10亿美元以上的中型项目可能会超过1000个,此外还有不少1亿美元以上的小型项目。其次是服务业和制造业并头齐驱。再者,东中西三个区域吸收外资将呈现齐头并进的局面。

“未来十年、二十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亦持类似观点,并给出了自己的三大理由。

第一,2018年中国人均GDP为9700美元,今年或超过1万美元,但还只是美国的六分之一,巨大差距意味着巨大潜力;第二,中国城镇化率仅为60%,发达国家则达到80%以上,未来城镇化进程还有十到二十年的发展空间;第三,中国有14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统一市场。

任泽平还提出了中国推进改革的六个方向:放开汽车、金融、能源以及相关的服务业;深化国企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大规模减税降费,让微观主体轻装上阵;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调动企业家、地方官员等积极性。他表示,未来中国如果能够推动以上六大改革,将开启一个经济新周期。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