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年初全球货物贸易指数恐仍疲软,WTO如何看新冠病毒疫情影响?

第一财经 2020-02-18 20:12:44 听新闻

作者:冯迪凡    责编:杨小刚

WTO谨慎指出,目前新爆发新冠病毒疫情及对其的防治效果将会影响商品贸易指数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在没有将新冠病毒疫情相关影响计入此次数据的基础上,世贸组织(WTO)最新发布的货物贸易晴雨表(Goods Trade Barometer)显示2020年初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看起来仍将疲弱。

WTO货物晴雨表的基准值为100,此次截至2月为止录得95.5,低于去年11月的96.6。通常低于100的读数表明贸易增长低于中期趋势。

WTO警示称,未来这一情况有可能受到新一轮全球健康威胁的影响。

该机构贸易统计的数据还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额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0.2%。尽管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长数字可能会略有回升,但并未显示出有持续复苏的迹象。

WTO指出,这意味着2020年第一季度货物贸易同比增长可能会再次下降,不过要等到今年六月才会公布相关官方统计数据。

此前,WTO总干事阿泽维多(Roberto Azevedo)在上月底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同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进行对话时曾指出,WTO预计2020年的贸易增长形势要好于2019年。2019年全球贸易扩张2%,今年预期同比可以达到约2.7%的增幅。“我们仍在下跌通道中,但也没有特别戏剧化的变化出现。”

集装箱运输、农业原材料贸易持续下降

世贸组织货物贸易晴雨表通过采集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就当前世界货物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拐点提供早期信号,每季度更新一次, 通常数值超过基准值100时表明全球货物贸易趋向增长,低于100则表明全球货物贸易趋势疲弱。

此次,从各分项上来看,从去年11月开始,商品贸易指数就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到集装箱航运指数(94.8)和农业原材料指数(90.9)进一步下跌以及汽车生产指数(100)停滞不前的影响。

同时,尽管出口订单指数(98.5)、航空货运指数(94.6)和电子零件指数(92.8)均低于基准水平,但这类指数似乎已稳定,并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会逐步上升。

不过,WTO谨慎指出,目前暴发新冠病毒疫情及对其的防治效果将会影响商品贸易指数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如前所述,WTO此次并没有将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因素计入此次的晴雨表之中。

此前阿泽维多指出,WTO预测2020年的贸易扩张增长是在1.7%~3.7%区间内,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比历史趋势要低。

“这不是太值得庆贺的事情,2019年大概是十几年以来全球贸易扩张形势最差的一年了。”阿泽维多指出。

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影响溢出效应有限

除WTO外,近期国际机构和统计机构也纷纷出台相关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都已指出,中国有足够的政策空间来应对新冠病毒疫情,中方的努力减少了对世界经济影响的风险。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即表示, IMF已经开始全面评估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但“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她指出,就经济前景而言,随着工厂重新开工、库存得到补充,中国经济有望迅速复苏;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V形”增长,即经济活动出现下滑后迅速回升,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相对可控。

就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格奥尔基耶娃说,疫情对经济和价值链的影响方式仍不确定。

与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时相比,中国经济对世界的意义要“大得多”,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彼时的8%升至19%,亚洲和全球其他地区一体化程度也更高。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回暖,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程度有望得到控制。

格奥尔基耶娃说,随着未来一周至10天内更多数据发布,IMF将继续仔细评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完善经济预测。

欧盟在《2020年冬季经济展望》(下称“展望”)中则指出,欧盟的推定基线是,在当前情况下,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所造成的冲击主要是指一季度,但其全球溢出效应相对有限。

展望指出,目前新冠病毒疫情对于中国服务业影响较大,特别是疫情暴发正好同新年假期重合。但是任何目前对于疫情同经济影响之间的评估都会受到较大不确定性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等因素。

展望并指出,随后伴随各种干扰情况的缓解以及生产和需求开始迎头赶上,可以推定经济将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中恢复,同时,宏观经济情况也可能因额外的政策刺激而得到缓冲。

不过展望也指出,新冠病毒疫情可能会对外贸和供应链产生影响,而德国工业界对此的敞口较大。

欧盟在展望中判断,尽管面临风险,欧洲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温和增长。

展望预测,欧元区GDP增长将在2020年和2021年保持稳定,为1.2%。就整个欧盟而言,预计到2020年和2021年,增长将略微放缓至1.4%,比2019年的1.5%略低。

(实习记者胡天姣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