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中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国际投资者不必过度担忧

第一财经 2020-02-19 13:59:58 听新闻

作者:冯迪凡    责编:盛媛

张明表示,中欧还加快推进投资协定谈判,仅过去两个月就密集举行了两轮谈判,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疫情将对经济带来多大的冲击?

当地时间18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在布鲁塞尔记者俱乐部,就新冠肺炎疫情及中欧关系等问题举行媒体吹风会。张明表示,疫情造成工厂延迟复工、服务业需求减少,对中国经济势必产生一定影响,但这是有限的、短期的、可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削弱中国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需求,更不会动摇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方向,国际投资者不必对此过度担忧。

张明还指出,今年是中欧建交四十五周年,目前双方正在按原计划推进各项工作,为相关高层交往做好准备。“我们还加快推进投资协定谈判,仅过去两个月就密集举行了两轮谈判,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他说。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                    来源:中国驻欧盟使团网站

国际投资者不必过度担忧

张明表示,中国政府在应对疫情提振经济方面拥有足够的政策空间。

他分析道,春节后,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向市场注入1.7万亿人民币流动性。中国政府还推出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组合拳”,有关政策对内外资企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将有效帮助外资企业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世界银行认为中方举措对稳定市场发挥了关键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对中国政府采取的财政、货币和金融措施表示支持。张明表示,我相信,这些积极举措也将有效降低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市场带来的风险。

他说,据统计,目前全国重点地区口罩、防护服企业的复工率近80%,重点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率为94.6%,石油石化企业复工率达96.8%,电网和发电企业复工率达83%,民航、铁路、水运运输网络均正常运营。同时,特斯拉、霍尼韦尔、空客等外资企业也已逐步恢复生产。这些都是积极信号。

张明表示,除了中国因素外,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各国如何应对。

“我要强调的是,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唯一值得恐慌的是恐慌本身,而不是病毒。”他说,“世卫组织(WHO)反复表示,不建议对华采取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因为这首先会加剧恐慌情绪,其次会干扰疫情防控。”

张明说,包括欧盟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听取WHO建议,采取了合理的防疫措施,我们对此表示理解。

"但令人遗憾的是,恰恰是一些防疫能力强大、防疫设施先进的发达国家率先采取了过度的限制措施,这与WHO的建议相违背。”他说,“我们希望有关国家客观、理性看待疫情及中方防控工作,按照《国际卫生条例》有关规定及WHO提出的专业、权威建议,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避免对国际人员流动和自由贸易造成不必要干扰。”

中欧加快推进投资协定谈判

张明表示,去年年底新一届欧盟机构就职后,中欧领导人同意继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中欧关系实现平稳过渡。

“在签署民航领域协定、如期草签地理标志协定等进展基础上,我们还加快推进投资协定谈判,仅过去两个月就密集举行了两轮谈判,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张明说。

此前,欧盟驻中国大使郁白在1月中旬的记者会上亦表示,欧盟希望在今年内结束中欧长达七年的全面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而他基于三个理由对其前景充满信心。

首先,郁白认为,从时间表的角度来说,谈判双方有条不紊地走在正轨上。“谈判的频率已经加快,我们的谈判已经充分覆盖了绝大多数的重要领域和重要要素,每个月都能看到新的进展。在12月中旬的时候,我们也如期收到了中方的清单出价。可以说,我们已经获得了所有谈判需要的要素。”郁白表示。

其次,中欧领导人皆公开表态,传达出希望在今年内完成协议谈判的意愿。郁白称,这提供了很强劲的政治上的势头。

另一个让郁白胸有成竹的原因是,欧盟和中国的企业切实需要这份协议,谈判也已经看到了曙光。郁白称,中国政府从2013年起宣布将采取进一步的市场开放举措,而去年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相关政策的出台,比如在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投资保护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方向,都和过去七年中投资协议的谈判目标十分一致。

郁白称:“这三个原因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氛围,有助于推动谈判的进展,在2020年前达成协议,但协议的内容永远比时间节点重要。”

据商务部信息,1月16日-20日,中欧双方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中欧投资协定第26轮谈判,在协定文本和清单出价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并且对今年的谈判安排作出了规划。

就中欧高层交往,张明透露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发展,但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筹备工作没有停止,双方已确定会晤将于晚些时候在北京举行。(记者高雅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