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找回“消失的订单”

第一财经 2020-03-17 18:13:48 听新闻

作者:杨佼    责编:林洁琛

眼下确实需要资金渡过难关,但比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产业链的恢复。

“冬装库存还没有完全消化,春装也没有卖完,生产夏装的时节已经来了,虽然疫情防控形势已经积极好转,但消费需求还没有上来,开发完成的夏装产品也不敢生产。”在这个天气渐暖的广东仲春时节,刘平(化名)有点犯愁。

刘平是广州一家女装企业的董事长。2020年春节,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服装行业的节奏打乱了。在本是产销旺季的春节前后,服装行业的线下销售,顾客稀少、产品积压。企业纷纷转向线上经营,让这里瞬间变成了红海。

“线上线下各个渠道都恢复营业了,但生意还只是在慢慢恢复。”刘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在疫情爆发之初,监管第一时间出台了通过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等措施,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3月16日,央行正式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并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刘平的公司是这些政策的受惠者。由于纳税记录良好,银行很快就按最高额度发放了300万元的流动资金专项贷款,并很快到账。

眼下比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产业链的恢复,深圳一家企业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如果能够出台政策让市场逐步恢复,企业能够正常销售,对产业链修复更为有效。

消失的订单

不出门的时候,在抖音、快手卖家秀,不停给供应商、客户打电话,忙活一通之后,要到加工厂看看备料、生产线和线下门店的客流、销售情况。自从全国各地陆续复工之后,线上平台、工厂、门店这些地方,是刘平每天必须“光顾”的地方。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往年这个季节本来是生产、销售的旺季。冬装销售接近尾声,春装已经做出来了,夏装也将要开发、备料,很快也要生产。但在今年,这些繁忙的景象不复存在。尽管渠道推广的力度更大,但销售仍然未见起色。

“除了湖北以外,我们线下的渠道都恢复营业了,但是没有什么生意。服装不是刚需,现在消费欲望低迷。”刘平说。

刘平的企业本来以线上销售见长,但很多服装企业为了自救,纷纷杀入线上渠道。而线上容量本就有限,线上一下变成了红海。

严峻的市场形势带来的是销售大幅下跌。刘平说,公司2月份的销售比往年下降了60%~80%,3月份预计下降40%~60%,全年收入预计减少30%,利润可能亏损20%。

这并不是刘平们独有的困境。服装、零售行业的困难已经开始向上游传导,为制造业、零售业提供产品、技术的人工智能、新零售行业,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刘平的合作伙伴王董(化名)就是一个例子。

王董是深圳一家从事三维图形图像、人脸识别等软硬件技术开发、生产服务企业的CEO,主要客户就是零售、服饰企业,是国内数家大型家电、新零售企业的合作伙伴。1月份,公司与客户签订了上亿元的订单,2月份开始出货。但疫情爆发后,这些订单已经无法执行。

王董说,一些客户收入锐减,为了压缩支出,取消了订单,没取消的也无法执行,“市场一下子被冻结了”,每个月至少损失上千万的收入。

比起刘平、王董,张军(化名)的处境要好一些。张军是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创业期的自主创新型机器人企业,主要面向3C、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产品和服务。疫情发生后,下游企业开工不足、收入锐减,也减少了采购需求。

“1月只有半个月的收入,2月是零,3月过了一大半了,有些客户还没缓过来。”张军说,2、3月份,公司收入减少在百万级别。

作为热门投资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张军的公司在行业排名靠前,获得多家创投机构共计5000万元的投资。虽然收入有损失,但仍有较为充裕的现金。每个月七八十万元的支出,还不会影响公司运营,也没有太多融资需求。

上下游的压力

除了下游销售环节,疫情期间,企业还面临来自上游的压力。而上游环节,也承受着资金、复工率的压力。

张军所在的公司,属于人工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与硬件一体的公司,除了提供解决方案,主要生产机械臂、电动夹爪等硬件产品,而硬件产品的生产、供应受上游制约。

张军说,在以前,下单之后,上游厂商只要一周左右就能将产品生产出来,但目前受复功影响,至少需要两周才能完成生产。上游复工率不足,制约了生产和产品供应能力。

“最近口罩需求飙增,需要大量生产设备,本来是很好的机会,可是上游的机械加工总体复功率大概只有30%,产能明显满足不了需求。”张军说,虽然机会就在眼前,却未必把握得住。

而原有的市场也在减少。田军说,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本来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疫情发生后,企业收入锐减,技术改造的投入也就放缓了。

在服装行业,刘平也要面对同时来自上下游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服装行业的节奏被打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因此受到冲击。而下游零售、批发渠道商的压力又将传导给处于中间环节的品牌商,形成无法回款,影响下一季的生产。

“夏装已经开发完成,但不敢生产。”刘平说,品牌商回款减少,会影响向上游生产商付款。而上游备料、生产需要资金,收不到款就不能组织生产,加上消费预期不旺,下游渠道会更谨慎,品牌商也不敢生产夏装。

夹层企业的困境

房租、员工工资、市场营销等费用,一样都少不了,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不小的资金压力。刘平、王董的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资金压力。

“员工工资、门店租金、维持运营,每个月支出在百万以上。”刘平说,公司的资金储备还算充足,但也有压力。

王董的公司则除了人员工资、房租、运营等开支,还要支付贷款利息。“现在最需要的是流动资金,维持当前运营,并准备市场恢复后的经营。”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疫情期间的资金压力,央行、银保监会在疫情爆发之初,通过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等措施,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防止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3月16日,央行正式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并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此前的2月15日,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要求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企业扩大产能,全面服务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帮扶遇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加大春耕春种金融支持。

纾困金融政策的阳光已经照耀到刘平的公司。刘平说,银行支持的力度很大,利息也降了很多,最近公司以法定代表人个人担保、纳税记录为信用记录的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由于纳税记录良好,银行很快就按最高额度发放了300万元的流动资金专项贷款,目前贷款已经到账。

但并非所有的小微企业都这般顺利。申请贷款时,王董的公司就遇到了难题。和其他人工智能企业一样,公司固定资产不多,行业特性决定了公司是一家轻资产企业,不能提供充足的抵押物、担保,现在又面临经营不确定性,银行执行起来存在困难。

“这种情况只是部分存在的,只要额度充足、政策允许,银行都会铆足劲儿放款。”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人士说,对于有一定技术却没有充足抵押物的企业,目前存在困难,银行有些顾虑,毕竟风险还是存在,资产质量这根弦银行也不敢放松太多。

银行业人士也注意到了这类夹层企业的困境。某股份制银行高层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一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企业,虽然急需资金却既非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有没有足额抵押物,银行放款确有顾虑。最好的办法是从经营、资产负债、成本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拿出有针对性的办法,但这类企业数量较多,且多非头部企业,银行也不能全部覆盖到位。

企业是个生态链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好转,张军对市场的预期也比较乐观。他预计,4月中下旬最迟5月初,市场就可以恢复正常,公司的销售也逐渐步入正轨。

“订单如果能正常执行,就算不接新单,光年前签的合同,每个月至少也有一千多万的收入。”王董说,订单不能执行是资金问题的根本原因。

刘平也说,产业链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以服装行业来说,春季库存积压,夏季销售预期可能会大打折扣。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刘平的公司不得不压缩非刚性成本支出,酌量性成本尽量减少,与王董公司的合作,就属于酌量性成本,会在这方面减少几十万元的采购额。

“只要能熬过这段时间,有信心把我们的技术转化成订单和收入。”王董说,找到资金渡过眼前难关,并在完全复工后开足马力生产、抢占市场,是眼下的关键。

“企业是个生态链,一些最低端的不可避免的会被淘汰,中高端或者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要单独解决问题,有些企业还是可以复生的,需要摸清具体情况,生产、销售受影响的原因在哪里,采取针对性措施。”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希望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增加企业、银行的相互了解信任。

在王董看来,市场恢复需要时间,希望政策能在产业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对零售行业进行一定补贴,以提升消费活力,也能促使恢复部分订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