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线上新经济:疫情催生买菜平台铁粉

第一财经 2020-04-08 20:14:46 听新闻

作者:王海 ▪ 邱智丽    责编:彭海斌

叮咚买菜、本来生活、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平台的业绩在疫情期间都迎来爆发式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很少出门,上海的在线经济愈发活跃。

生鲜电商订单也随之起飞、用户大增,许多原本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习惯生鲜电商的用户,只用了一个月就成了“到家服务”的铁粉。叮咚买菜、本来生活、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平台的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

40岁以上的用户增加了237%

对于订单的爆发,配送员最有发言权。曹亮是每日优鲜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配送站的一名配送员。

每天早上7点,他需要来到配送站点,将当天送到站点的蔬菜、水果、肉类等商品进行拣货、打包,然后9点左右开始一天的配送。今年37岁的曹亮在上海已经生活了20多年,“以前正常情况下,每天可以接60~70单,疫情期间每天的接单量可以达到110单左右。”曹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接单系统是每日优鲜自主开发的App,在接到用户订单后,系统会根据用户所需配送的位置自动派单,距离3公里范围之内。

蔬菜的周转期一般是1~2天,如果卖不掉,公司会进行返仓、报损。“生鲜产品一般可以做到日清,报损的品类主要是蔬菜。”曹亮表示,每日优鲜在上海的配送站约200个,每个配送站大约有10个配送员。

每日优鲜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一个月内,每日优鲜累计售出了2亿件商品,累计售出蔬菜30735吨。而网购生鲜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专属行为,根据来自每日优鲜的数据,它40岁以上的用户增加了237%,其中九成都是在儿女的帮助下学会的手机买菜。

不只是曹亮,李明(化名)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也深有同感。作为本来生活旗下微特派的一名配送员,“以前正常情况下是每天40~50单,现在能达到100单以上。”李明告诉记者,工资按照“基本工资+提成”的模式,平均每送出一单计费3元左右,冷冻、冷藏的货物相对于常温的货物运送费用高一点。“(工资)这两个月还可以,比年前多大几千块钱,现在每月能达到一万多元。”

自1月31日起本来生活开启民生生鲜保障配送专项工作,一方面,精选民生保障品,让更多用户受惠;另一方面,多种类搭配,满足家庭餐桌的各种需求。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本来生活网精选的多种类民生商品呈现明显增长,其中蔬菜供应总量较往年增10余倍。

布局前置仓

流量红利加速中国生鲜电商迅猛发展,上海本土互联网企业叮咚买菜就是其中一匹“黑马”。

据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透露,疫情期间叮咚买菜日订单量基本维持在40万~50万单,客单价从60元上涨到100多元,翻了一倍。春节期间每日新增用户超过4万,每天供应的蔬菜超过1000吨,2月份月营收就实现了12亿元。

为了解决春节期间供应链紧缺和运力不足问题,叮咚买菜一方面派出了上百名采购人员前往江苏、云南、山东等农产品基地进行直采,呼吁当地农民和企业返工增加供应。另一方面,迅速调整了配送方式,通过预约的方式进行集约化配送,并借助共享员工的方式,增加配送人手。

叮咚买菜CEO梁昌霖认为,疫情倒逼用户向线上迁移,加速了用户习惯固化和泛化进程,但相较于订单量的激增,如何留存用户更为重要。生鲜电商的确迎来春天,但生鲜电商并非单纯的流量生意,背后离不开复杂的供应链生态体系。

疫情期间生鲜电商能够如此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得益于前置仓模式的布局。生鲜产品销售方利用冷链物流提前将产品配送至前置仓存储待售,客户下单后,由前置仓经营者进行包裹生产以及“最后一公里”的上门配送。

在业内看来,疫情期间的流量红利解决了生鲜电商长期存在的客单价、复购率低等问题,也为生鲜电商探索可行的盈利模式提供契机。目前叮咚买菜在上海有250多个前置仓,很多站点已经实现盈亏平衡,如何在稳定单价、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将盈利模式打造出来,并迅速实现复制,是接来下叮咚买菜的重点工作。

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团体标准《前置仓管理规范》自4月1日开始实施,此次实施的标准,对前置仓业态在经营模式、业务范围及卫生管理三个方面做了明确规定。第一,前置仓业态的经营模式以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或预约到站自提方式向顾客提供商品,服务站不得直接售卖交易;第二,前置仓的业务范围以包装生鲜食品为主,服务站内不得现制现售食品;第三,卫生管理和防疫要求更加严格、常态化,同时该标准鼓励前置仓运营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三无退货”售后服务。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指出,疫情期间,生鲜食品手机下单、线下无接触配送到家的前置仓服务模式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这一期间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主流前置仓企业为全国30多个城市、3000多万家庭提供了“到家服务”,尤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最多。前置仓团体标准实施,通过标准规范企业行为,有利于政府备案监管和作为社区菜篮子、便民服务的基础设施。

“生鲜电商如果能够通过持续的、确定性的服务,获取用户信任、养成消费习惯,就能不断打穿消费者钱包份额,在迎来长期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驱动中国农业经济的升级与改造。”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