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龙飞船”的启示:中国的颠覆式创新正在路上

第一财经 2020-06-01 19:11:24

作者:钱童心    责编:宁佳彦

近几十年来中国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步,未来中国仍需依靠政府、企业和科研界的合作,以及鼓励原创科研等力量共同推动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发展。

马斯克在载人“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实现对接后激动地跳起来。他扬起双臂说道:“探索精神是真正发自人们内心的东西。这是人类制造的一艘飞船,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为实现这一目标,马斯克和SpaceX团队努力了18年。这家仅拥有6000人的公司,成为民营航天企业高效的典范。

马斯克和SpaceX的成功,也激励了国内科创领域年轻的创业者和科学家们。近几十年来,中国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步,科学家精神受到弘扬,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了磅礴之力。未来,中国仍需依靠政府、企业和科研界的合作,以及鼓励原创科研等力量共同推动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发展。

创业家要有梦想

当所有人都在为SpaceX载人飞船首飞任务成功拍手叫好时,马斯克已经开始了一个更加雄伟的计划——使人类成为星际物种。征服火星一直都是马斯克的梦想。

马斯克提出的一些曾经被认为天马行空的幻想,如今都在一步步地接近现实,无论是超级铁路项目、脑机接口项目、还是载人飞船项目,他把未来几十年的愿景展现在人们面前,投资人趋之若鹜,为他疯狂砸钱。

凭借与NASA的长期合作,曾经一度濒临破产的SpaceX击败了美国航空巨头波音公司。就在上周,SpaceX再获3.462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了360亿美元。

“你可以说他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战略家,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幻想者。”一位国内科技领域投资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而更关键的在于,马斯克树立了一个“梦想者”的英雄形象,让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以他为榜样。在技术的推动过程中,这种英雄主义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加利·雷歇尔(Gary Rieschel)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很多中国朋友都告诉我他们想乘坐SpaceX的龙飞船去太空看一看,人们有了钱之后,就会想去追求一些冒险的事情,这很正常。”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经理、全球合伙人徐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个能够激励科研工作者和创业者前进的模范,对于鼓舞士气非常重要。徐杨还说,我们需要有支持每一个创业者梦想的土壤。

培育支持创新的土壤

“如果没有创新的土壤,就不可能产生面向未来几十年的前沿技术,如果不允许创业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就会遏制了企业创新的火花。”一位国内民营航天企业的投资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中国如何孕育出支持创新的土壤,让科研工作者和创业者的梦想能够生根发芽,这是推动新时代科技进步最为重要的问题。

在今年的两会上,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发表了题为《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的演讲中提出了进一步健全激励科技工作者干事作为的体制机制。

葛均波院士表示,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成就了邓稼先等科学家研制“两弹”的成功。他同时强调,应尊重科技工作者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进一步补齐科研管理短板,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激励力度,提升科技工作者获得感,发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作用,把科技生产力充分释放出来。

近些年来,中国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葛均波院士率领团队历经十余年攻关,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XINSORB,这款自主研发的医疗器械产品今年早些时候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一创新走在了全球技术的前沿。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很多基础研究理论和重大的技术突破中,缺乏中国科学家的主导,近代中国的创造发明中仍少有颠覆性意义的成果。

究其原因,这与中国对于科研人才的评价体制有重要的关联。学界和产业界一致认为,对于颠覆性的创新,应该给予宽容、理解和支持,并且不能割裂基础科研与产业的联系,对未来产生影响的颠覆性的创新技术,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机制,以战略眼光来看待。

以发明家詹姆斯·戴森创立的戴森公司为例,公司到2019年在新技术中已投入25亿英镑。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非常重视年轻工程师的想法,他认为年轻人的设计很容易被外界否定,但如果能够得到重视和支持,很可能会发展成为颠覆性的作品。为此,戴森专门成立针对年轻工程师的大奖,鼓励年轻人创新。

“原创的科学研发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国家的应用科学和原创科研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徐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研发经费,项目筛选,应该考虑到原创的因素,我们需要鼓励做科研、搞原创的人,让他们不是只去到国外或者大型的跨国企业才能实现梦想。”

“中西方文化是有一些底层的不同,比如西方文化鼓励挑战和冒险,中国文化更加求稳。”陈海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但是创新就是‘九死一生’的冒险,社会应该给予创新者更多鼓励、尊重和宽容,舆论的引导也很重要。”

企业和风投可发挥主导作用

颠覆式创新研发也离不开风投机构和企业的力量。

“做原创的科学家需要初创启动资金,但他们很难被风投发现,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能让企业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徐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另外应该进一步加强商业领域与政府的合作。”

以航天领域为例,马斯克的SpaceX成功的背景是美国削减了航天科技的预算,美国宇航局(NASA)将研发任务外包给民营企业,民营资本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资金。

启明创投的雷歇尔认为,只要有一个好的创新环境,中国完全有能力诞生一个SpaceX那样的航天领域明星企业。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中国拥有强大的技术、资金的支持,同时也能长期坚持,这和美国发生的事情是一样的。”

雷歇尔表示,中国的体系允许商业企业多大程度上进入航天领域,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政策的支持一定是可以加速研发的。”他说道。

一位中科院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家确定方向,市场主体充分竞争是有必要的。美国也有自己的举国体制。”

近几年来,在包括信息通信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面向行业的领域,国家已经向民营资本逐步开放,也为这些领域的投资带来重大的机遇。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中国超过60家创业企业涉足商业航天产业,有包括星际荣耀、零壹空间、蓝箭航空在内的至少三家民营公司有运载火箭的计划,预计2020年我国航天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可以参考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模式,让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协同发展,由企业来主导创新模式。

一位上海某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创始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需要像贝尔实验室这样的模式,贝尔实验室上世纪几乎改变了美国的科技研发,改变了通信行业,也诞生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目前在中国仍然是脱节的,创新不仅仅是学术界的事情,企业应该作为主力。”

瑞士量子通信技术公司ID Quantique创始人、日内瓦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吉森(Nicolas Gisi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创新需要开放的思想和强大的经济基础,企业和科研界的合作需要相互信任,信任是基于自由开放的基础。”IDQuantique是从日内瓦大学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全球首家将量子通信技术商业化的企业,如今其业务覆盖欧洲、美国和亚洲。

吉森教授认为,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科技民营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仍然仅限于中国本土,虽然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但这仍然会限制企业朝着更大的目标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